更多“根部病害危害特点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在病害活动时期常用触杀杀菌剂来防治病害,它们能有效防治侵染叶茎的一些真菌病,但不能防治对草坪草()危害的病害。

    • A、真菌
    • B、细菌
    • C、根部
    • D、地上部

    正确答案:C

  • 第2题:

    根部病害症状有那四种类型。


    正确答案: 根部及根茎部受害,以皮层腐烂为主。如:猝倒病、茎腐病、白绢病、根朽病、紫纹羽病。
    根部及根茎部受害,形成肿瘤为主的。如:根癌病、根结线虫病。
    根部和干基部受害,木质部腐朽。如:蜜环菌根朽病、根白绢病。
    病菌自根部侵入,在维管束中定植扩展,引起植株枯萎的。如:木麻黄和油橄榄的青枯病、油桐枯萎病等。

  • 第3题:

    与枝干,叶部病害相比,林木根部的病原物在传播上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传播:主动传播,水流的传播,根部互相接触传播是重要传播方式

  • 第4题: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花卉根部的重要病害。


    正确答案:正确

  • 第5题:

    病毒病害的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田间病株多是分散,零星发生,没有规律性。
    (2)昆虫传播的病毒病,其发生特点与昆虫的活动规律紧密相关。
    (3)田间病毒病往往有复合感染的现象,症状与单一感染的不同,有的病毒病状随温度的变化有隐症现象。

  • 第6题:

    菌物所致病害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菌物病害的主要症状是坏死、腐烂和萎蔫,少数为畸形。特别是在病斑上常常有霉状物、粉状物、粒状物等病症,这是菌物病害区别于其他病害的重要标志,也是进行病害田间诊断的主要依据。

  • 第7题:

    植物病毒病害有哪些不同于其他类别病害的特点?防治原则有何不同?


    正确答案: 特点:不形成外部病症,只能看到病状易于区别产生病症的病害;病毒病害的一系统变色和局部坏死斑点为主,少有萎焉、腐烂等症状;病毒病害症状多从幼叶部分开始,在老叶上产生不明显的症状;由于病毒粒太小、传播方式隐蔽,症状不易觉察,防治以预防为主。

  • 第8题:

    常见中草药病虫害中危害根部的病害有()、根腐病、白绢病。

    • A、白粉病
    • B、线虫病
    • C、枯萎病
    • D、菌核病

    正确答案:B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根部病害的危害及特点。

    正确答案: 1、发病初期不易被察觉。
    2、不容易确切诊断病因。
    3、有时和枝干病害相互作用,容易混淆。
    4、病菌的分离方法要适当,有些病害还需要一些特殊的方法。要求一定的表面消毒剂,合适的培养基及适宜的温度。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大豆根部病害有哪些?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根腐病、菌核病、胞囊线虫病等。
    防治:
    (1)耕作制度:避免连作
    (2)选用抗病品种
    (3)种子消毒
    (4)加强栽培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判断题
    根结线虫病是危害花卉根部的重要病害。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根部病害危害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不易发觉
    2不易诊断:生物的/非生物,原生的/次生或腐生的
    3复合侵染
    4病原分离困难
    5大多有休眠体
    6大多根部病原是兼性寄生菌,有较广的寄主谱7根部病原大多直接侵入寄主植物,但部分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非传染性病害发生特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1).植物个体间不互相传染。(2)只有病状,没有病征。(3)田间大面积同时发行,无发病中心。(4)病性表现症状的部位有一定规律性(5)发病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改变环境条件后,一般可以恢复。

  • 第14题:

    根部病害的症状的病原非生物病原有哪些?


    正确答案: 非生物病原:
    1)真菌。
    2)细菌:青枯病、根癌病、须根病。
    3)线虫:根结线虫、短体线虫、剑线虫。

  • 第15题:

    根部病害的症状类型有哪些?


    正确答案: 1根部和根颈部受害,以皮层腐烂为主,如猝倒病、茎腐病、白绢病、根朽病和紫纹羽病
    2根部和根颈部形成肿瘤,如根癌病、根结线虫病
    3根部和干基部受害,造成木质部腐朽的各种根朽病,如密环菌引起的根朽病
    4病菌自根部侵入,在维管束中定植扩展,引起植株枯萎,如木麻黄青枯病

  • 第16题:

    苹果(梨)在什么时期危害,初侵染来自什么场所病害经什么传播,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苹果果实轮纹病从近成熟期开始发生,采收期严重发生,贮藏期继续发生。在果实上的典型症状是:初期以皮孔为中心形成水渍状近圆形褐色斑点,周缘有红褐色晕圈,稍深入果肉,随后很快向四周扩展,典型病斑表面具有明显的深浅相间的同心轮纹,病部果肉腐烂。初期病斑表面不凹陷。发病后期少数病斑的中部产生黑色小粒点,散生,不突破表皮。烂果失水后干缩,变成黑色僵果。病菌以菌丝体、分生孢子器及子囊壳在病部越冬,其中,病枝上越冬的病菌是该病的主要侵染源。此外,杨、柳、刺槐、山楂、桃等树上的枝枯病菌也是造成苹果果实轮纹状腐烂的重要侵染来源。病菌越冬后产生的分生孢子主要借风雨传播。

  • 第17题:

    植物线虫所致病害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1、线虫以口针对寄主植物造成机械损伤外,主要是穿刺时分泌各种酶和毒素,引起植物的各种病变。不同属的线虫引起的植物病害田间表现症状差别很大。
    2、主要症状有生长缓慢、衰弱、矮小、叶色失常、等类似营养不良现象;局部畸形,叶片干枯、扭曲、坏死,籽粒变成虫瘿等;根部出现根结、须根丛生、根部腐烂等。
    3、诊断和线虫病害和鉴定线虫时,一般可在植物受害部位,特别是根结、种瘿内分离出线虫,然后进行镜检。

  • 第18题:

    番茄上常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这些病害发生有哪些共同特点?制定这些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病害名称
    1、叶霉病2、灰霉病3、晚疫病4、早疫病5、斑枯病
    2)共同特点
    1、多次再侵染2、病残体上越冬3、气流雨水传播4、地势低洼、栽培管理不良时发病重。
    3)防治措施
    a、采用抗病品种
    b、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52℃温水浸30分钟,摊开冷却,再催芽播种
    C、加强栽培管理:轮作。合理密植,增强通风。及时摘除病组织,清洁田园。合理施肥灌水。
    D、生态防治:控制棚内温湿度,适当通风,适当控制浇水,及时排湿,降低温湿度。
    e、药剂防治:
    叶霉:50%扑海因,75%百菌清,47%加瑞农,60%多
    菌灵盐酸盐(防霉保)
    灰霉:50%扑海因,40%施佳乐,30%绿亨五号,40%菌核净,50%农利灵
    晚疫:72%普力克,25%甲霜灵,4%疫霉灵,72%克露,69%安克锰锌WP喷雾。或78%科博600倍,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800倍灌根。
    早疫:50%扑海因,75%百菌清,64%杀毒矾,80%代森锰锌
    斑枯病:64%杀毒矾,58%甲霜灵锰锌,75%百菌清,80%代森锰锌

  • 第19题:

    大豆根部病害有哪些?影响发病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根腐病、菌核病、胞囊线虫病等。
    影响因素:连作、气候条件、土壤温度湿度、播种期及深度、品种
    防治:耕作制度:避免连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

  • 第20题:

    问答题
    大豆根部病害有哪些?影响发病因素有哪些?如何防治?

    正确答案: 根腐病、菌核病、胞囊线虫病等。
    影响因素:连作、气候条件、土壤温度湿度、播种期及深度、品种
    防治:耕作制度:避免连作,选用抗病品种,种子消毒、加强栽培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根部病害危害特点。

    正确答案: 1.不易发觉
    2.不易诊断:生物的/非生物,原生的/次生或腐生的
    3.复合侵染
    4.病原分离困难
    5.大多有休眠体
    6.大多根部病原是兼性寄生菌,有较广的寄主谱
    7.根部病原大多直接侵入寄主植物,但部分病菌只能从伤口侵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根部病害的症状的病原非生物病原有哪些?

    正确答案: 非生物病原:
    1)真菌。
    2)细菌:青枯病、根癌病、须根病。
    3)线虫:根结线虫、短体线虫、剑线虫。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番茄上常发生的真菌性病害有哪些?这些病害发生有哪些共同特点?制定这些病害综合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1)病害名称
    1、叶霉病2、灰霉病3、晚疫病4、早疫病5、斑枯病
    2)共同特点
    1、多次再侵染2、病残体上越冬3、气流雨水传播4、地势低洼、栽培管理不良时发病重。
    3)防治措施
    a、采用抗病品种
    b、选用无病种子及种子处理。52℃温水浸30分钟,摊开冷却,再催芽播种
    C、加强栽培管理:轮作。合理密植,增强通风。及时摘除病组织,清洁田园。合理施肥灌水。
    D、生态防治:控制棚内温湿度,适当通风,适当控制浇水,及时排湿,降低温湿度。
    e、药剂防治:
    叶霉:50%扑海因,75%百菌清,47%加瑞农,60%多
    菌灵盐酸盐(防霉保)
    灰霉:50%扑海因,40%施佳乐,30%绿亨五号,40%菌核净,50%农利灵
    晚疫:72%普力克,25%甲霜灵,4%疫霉灵,72%克露,69%安克锰锌WP喷雾。或78%科博600倍,50%多菌灵磺酸盐(溶菌灵)800倍灌根。
    早疫:50%扑海因,75%百菌清,64%杀毒矾,80%代森锰锌
    斑枯病:64%杀毒矾,58%甲霜灵锰锌,75%百菌清,80%代森锰锌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