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杨树黑斑病发病规律?”相关问题
  • 第1题:

    杨树花叶病毒病主要是靠杨树无性繁殖或()侵染传播,同时,()接种也能使一些杨树发病。


    正确答案:嫁接;人工

  • 第2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发病规律和潜育期。


    正确答案: 发病规律:侵染循环
    潜育期:6-10天。

  • 第3题:

    杨树黑斑病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病斑出现在叶的正面,初为小圆形,后扩大至0.2-0.5mm,斑中央有乳白色胶粘状分生孢子堆。病斑多时,连成不规则的斑片。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

  • 第4题:

    如何掌握杨树灰斑病的发生规律?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生普遍,危害多种杨树品种,但以黑杨派及青杨派的杂交种易感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黑杨派、白杨派及其杂交种发病轻或不发病。6月初~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终止。

  • 第5题:

    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病为杨树灰斑病肿茎溃疡型,可危害多种杨树品种的幼苗和幼树,青杨派和青杨派杂交种普遍发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于6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为发病高峰,9月份停止。8~9月份表现出肿茎溃疡症状。
    防治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14d(天)喷1次,共喷2次。

  • 第6题:

    问答题
    如何掌握杨树灰斑病的发生规律?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中西部地区发生普遍,危害多种杨树品种,但以黑杨派及青杨派的杂交种易感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黑杨派、白杨派及其杂交种发病轻或不发病。6月初~6月中旬开始发病,7~8月为流行盛期,9月上旬终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问答题
    杨树黑斑病发病规律?

    正确答案: ①病菌以菌丝在落叶中或枝梢病斑中越冬,越冬菌丝在次年春产生新的分生孢子作为初侵染来源。
    ②病菌的分生孢子堆具有胶粘性,孢子需通过雨水稀释后,随水滴飞溅或随风飘扬传播。
    ③孢子和水滴接触时萌芽率较高,发病轻重与雨水多少有关。病菌侵染寄主后,在气温和降雨适宜时很快产生分生孢子堆,又能进行新的侵染,因此病害发生极为迅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发病规律和潜育期。

    正确答案: 发病规律:侵染循环
    潜育期:6-10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展规律以及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症状:
    光滑的树皮上产生水泡型溃疡,粗糙的树皮上产生水渍状病斑,后期失水下降,病健交界明显。后期下陷的病斑上产生小黑点-----分生孢子器,生长季节末产生有性子实体。
    病原:
    有性阶段:茶藨子葡萄座腔菌;无性阶段:小穴壳属bothiorella。
    发生发展规律:
    1.陕西每年两个高峰,5-6月,9-10月;2.具有潜伏生长现象;3.与品种,树势树皮含水量有关。
    防治:
    1.选育抗病品种(白杨和黑杨杂交);2干旱,冻害的预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依据杨树腐烂病回答下列问题。杨树腐烂病的发病因素。

    正确答案: 发病因素:与树种的抗病性,气候条件,土壤条件,造林及管理状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病虫害等有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向日葵黑斑病在向日葵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病菌侵染()、()、()、()、()和()等部位。

    正确答案: 叶片,叶柄,茎,花,花盘,果实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杨树花叶病毒病主要是靠杨树无性繁殖或()侵染传播,同时,()接种也能使一些杨树发病。

    正确答案: 嫁接,人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论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症状:
    1.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
    2.病部失水下陷,龟裂,产生黑色小突起,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交织状物3.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4.枯死或形成愈伤组织
    二)、病原:
    无性为半知菌亚门,黄金壳囊孢菌;有性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三)、侵染循环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潜育期6-10天,有再次侵染。
    四)、发病条件:
    1.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2.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的树木,树势衰弱的树木
    3.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薄容易侵入
    4.造林及管理情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害危害
    五)、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康壮苗
    2.造林后加强管理
    3.改善林地及周围环境卫生状况
    4.避免使植物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5.化学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 第14题:

    菊花黑斑病的病原及发生规律和防治方法。


    正确答案: 菊花黑斑病是由半知菌亚门,腔胞纲、球壳孢目、球壳孢科、壳针孢属的菊针孢菌侵染引起的。病菌的分生孢子生于分生孢子器内,分生孢子丝状、无色、以此侵染传播为害。病菌最适生长发育温度为24~28℃。
    症状:菊花黑斑病菌主要为害菊花叶片。叶片被害初期,出现褪绿色或紫褐色小点,逐渐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褐色或黑褐色,直径5~10毫米。病斑大小颜色和菊花品种有关,有时多个病斑可互相连结成大斑块,后期病斑中心转浅灰色,散生不甚明显的小黑点,即病原菌的分生孢子器。病株从下部叶片开始顺次向上枯死但不脱落,严重时,仅留上部2~3张绿色叶片。
    发生规律:菊花黑斑病菌以菌丝和分生孢子器在病株病叶和土壤中的病残体上越冬。翌年温度适宜是,分生孢子器于降雨后吸水溢出大量的分生孢子,借风雨传播,分生孢子主要从气孔侵入,侵入植株后大约20~30天开始发病。潜育期长短与菊花品种、温度有关。高温时潜育期较短。本病在菊花整个生长期均可发生,以秋菊发病最重。阴雨连绵、种植过密或盆花摆放密度大,通风透光不良,均有利于病害发生。连作或老根留种及多年栽培的菊花发病比较严重。
    防治措施:
    1.发现病叶,立即摘除。冬季深耕,埋除病叶,或轮栽。盆栽土应每年更换新土。
    2.加强水肥管理,注意氮、磷、钾肥适当配合,防止植株徒长。及时排灌,促使植株健壮发育,提高抗病力。
    3.阴雨天则少浇或不浇水,避免当头淋水且勿使盆土和田间过湿;适当调整田间和盆距行向,保持通风凉爽的环境。
    4.选健康无菌苗作繁殖材料,若老株带菌,应选择远离母株的脚芽,并用药剂浸渍消毒。
    5.选用较抗病品种,实行轮作深翻,更盆换土壤,并渗入砂质、营养土种植。盆土和田间、园圃土壤喷药消毒,可用50%复方多菌灵500~600倍液喷施,可减少病菌残存。
    6.发病期间喷洒杀菌剂,可选用75%百菌清600~800倍液,或65%代森锌500~600倍液,或1%波尔多液。每隔7~10天喷1次,连续3~4次。

  • 第15题:

    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 第16题:

    核桃黑斑病病菌由各种自然孔口和()侵入,引起植株发病。


    正确答案:伤口

  • 第17题:

    向日葵黑斑病在向日葵的整个生育期都可发病。病菌侵染()、()、()、()、()和()等部位。


    正确答案:叶片;叶柄;茎;花;花盘;果实

  • 第18题:

    填空题
    核桃黑斑病病菌由各种自然孔口和()侵入,引起植株发病。

    正确答案: 伤口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问答题
    杨树肿茎溃疡病的发病规律及防治措施有哪些?

    正确答案: 该病为杨树灰斑病肿茎溃疡型,可危害多种杨树品种的幼苗和幼树,青杨派和青杨派杂交种普遍发病。其中以小×黑、小青×黑和北京605最易感病。于6月初开始发病,7月份为发病高峰,9月份停止。8~9月份表现出肿茎溃疡症状。
    防治方法:在6月下旬至7月上旬,喷75%百菌清500~600倍液或50%甲基托布津600倍液或80%代森锌500倍液,14d(天)喷1次,共喷2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论述杨树溃疡病的症状、病原、发病规律以及防治措施。

    正确答案: 一)、症状:
    1.树干上出现水渍状病斑,皮层组织腐烂变软,酒糟味
    2.病部失水下陷,龟裂,产生黑色小突起,在潮湿或雨后,挤出橘红色交织状物3.皮层糟烂,纤维分离如麻状,易与木质部剥离4.枯死或形成愈伤组织
    二)、病原:
    无性为半知菌亚门,黄金壳囊孢菌;有性为子囊菌亚门污黑腐皮壳菌
    三)、侵染循环以菌丝、分生孢子器、子囊壳在病组织中越冬;风雨、昆虫传播;从伤口或死亡组织侵入;潜育期6-10天,有再次侵染。
    四)、发病条件:
    1.各地气温不同,发病迟早和侵染次数不同
    2.弱寄生菌,只能侵害生长不良的树木,树势衰弱的树木
    3.树皮含水量低有利于病害发生,树皮薄容易侵入
    4.造林及管理情况、树龄、林分结构、方位、密度和病虫害危害
    五)、防治:
    1.选用抗病品种,培育健康壮苗
    2.造林后加强管理
    3.改善林地及周围环境卫生状况
    4.避免使植物造成伤口,保护伤口
    5.化学防治多菌灵、甲基托布津200倍液、843康复剂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杨树黑斑病症状是什么?

    正确答案: 病斑出现在叶的正面,初为小圆形,后扩大至0.2-0.5mm,斑中央有乳白色胶粘状分生孢子堆。病斑多时,连成不规则的斑片。严重时,叶大部变黑枯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鉴别杨树黑斑病?

    正确答案: 该病在吉林省各地均有发生,危害杨树苗木、幼树叶片。通常在6月末幼苗长出3~4枚叶片时发病,7~8月进入发病盛期,9~10月为末期。鉴别方法为,被害杨树叶的背面有小黑点,逐渐形成黑斑。雨季时黑斑相互连片,迅速变黑并干枯脱落。受害严重的树木,全株形成光杆,梢部干枯。小叶及苗茎变黑全死,苗茎扭曲不直。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杨树烂皮病是杨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生部位在()。
    A

    叶部

    B

    枝梢

    C

    枝干

    D

    根部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