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合理密度确定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我国电价管理的原则是:合理补偿成本原则、合理确定收益原则、公平负担原则。()

    A

    B



  • 第2题:

    简述苗木密度的作用规律,以及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


    正确答案: (一)冠幅生长:随着密度增加,平均冠幅减小
    (二)树高生长:取决于密度范围,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
    (三)胸径生长: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密度越大,直径越小
    (四)单株材积生长:不同时期,树种影响不一样
    (五)林分干材产量
    (六)林分生物量
    (七)干材质量
    (八)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
    原则:经营目的,造林树种,立地条件,经营条件,培育技术措施,经济因素.

  • 第3题:

    如何确定各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正确答案: 确定各种鱼合理放养密度的因素很多,如鱼池的自然条件,饵料,鱼种的质量,饲养管理技术等。一般依据三个方面,即池塘要求的产量、鱼种的成活率和成鱼最终长成的规格。计算放养密度可参考下面的公式:亩放养量=计划达到的亩产量/养成鱼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还可以采用放养的经验法计算,即根据前一年池塘的实际饲养效果,来调整和确定第二年的放养量。
    以传统品种为例,亩放养量参考数为:春花鱼种(12厘米以上)肥水塘亩放养量400─500尾,其中鲢鱼占50%,鳙鱼占25%,草鱼占15%,鲤鱼占10%,每亩增放雄性?罗非鱼400─500尾。瘦水塘亩放养量200─300尾,其中草鱼占50%,鲢鱼占30%,鳙鱼占10%,鲤鱼占10%。

  • 第4题:

    玉米确定合理密度的一般原则。


    正确答案:一般晚熟品种生长期长,植株高大,茎叶繁茂,单株生产力高,需要较大的个体营养面积,应适当稀些;反之,植株矮小的晚熟品种,茎叶量较小需要的个体营养面积也较小,可适当密些;而植株较矮,叶片直立的品种可更密些。地力较差和施肥水平较低,每亩株数应少些;反之,土壤肥力高密度可以增大。

  • 第5题:

    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正确答案: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1、根据经营目的确定: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用材林生产的材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2、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喜光速生树种应稀植,耐荫慢生树种宜密植;干形通直宜稀植,干形不好的宜密植;树冠宽阔的宜稀植。
    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从生物学角度看,立地好的应密植;从经营的角度看,立地好有利于培养大径材宜稀植。
    4、根据栽培技术确定:造林技术过关,成活率高,应稀植;培育技术集约程度高,应稀植。
    5、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影响投资费用(苗木、整地、清理、栽植等)、经营费用(间伐、抚育等),应计算投入产出比。

  • 第6题:

    简述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的原则。


    正确答案: 要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一是适度安排投资总量,量力而行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首先财政要量入为出;其次,银行不搞信用超分配。
    二是瞻前顾后原则;固定资产再生产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绝大多数的建设项目是要跨年度建设的,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合理恰当,不能单从当年或某一年的平衡情况看,而应考虑整个计划期内财力、物力的保证程度,尤其是要注意在建规模的控制,在安排年度规模时要瞻前顾后,前后衔接,既满足新开工项目的投资需要,又要满足在建工程增加投资的需要。
    三是留有余地的原则。
    该原则要求做到投资四大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和外汇平衡。

  • 第7题:

    简述合理行政的原则。


    正确答案:是指行政主体不仅应到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内实施行政行为,而且要求行政行为要客观、适度,符合立法精神和目的,符合公平、正义等法律理性。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苗木密度的作用规律,以及确定合理密度的原则?

    正确答案: (一)冠幅生长:随着密度增加,平均冠幅减小
    (二)树高生长:取决于密度范围,对林分平均高影响不大
    (三)胸径生长:冠幅与直径生长成正相关,密度越大,直径越小
    (四)单株材积生长:不同时期,树种影响不一样
    (五)林分干材产量
    (六)林分生物量
    (七)干材质量
    (八)根系生长及林分稳定性.
    原则:经营目的,造林树种,立地条件,经营条件,培育技术措施,经济因素.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合理密度确定原则

    正确答案: 合理密度根据苗木质量与数量并重的原则确定确定原则:
    1、树种生物学特性
    2、苗龄及苗木种类
    3、苗圃地环境条件
    4、作业方式及耕作工具
    5、育苗技术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虾蟹类合理养殖密度的确定依据。

    正确答案: 池塘条件:面积大小、水深、换税率
    饵料种类和质量、池塘中敌害情况、苗种大小和数量、养殖方式、增氧设施、技术水平。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造林密度的确定原则、确定方法和种植点的配置。

    正确答案: 确定原则:
    以密度的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根据林种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经营条件确定造林密度;根据不同树种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确定方法:
    ①经验的方法:对过去人工造林的密度进行调查,判断其合理性和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②试验的方法:用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③调查的方法:调查不同密度下林分的生长发育状况,取得大量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参数确定造林密度。
    ④查图表的方法:依据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密度管理图或密度管理表确定造林密度。
    种植点的配置:
    ①行状配置
    正方形:株行距相等,树冠发育均匀
    长方形:行距大于株距,行内早郁闭
    正三角形:行距小于株距,相邻的种植点相互错开,树冠发育均匀
    品字形:相邻行的各株相对错开位置,树冠发育均匀
    ②群状配置
    植生组配置,簇式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状配置,群内植株密集、群间的距离较大。群的大小与立地环境条件有关,从3、5株到几十株,群的数量一般为成林的密度,群的排列呈规则或不规则的,随地形而定。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低产林改造、阔改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合理确定投资规模的原则。

    正确答案: 要合理确定投资规模,必须遵照以下原则:
    一是适度安排投资总量,量力而行原则。
    贯彻这条原则,首先财政要量入为出;其次,银行不搞信用超分配。
    二是瞻前顾后原则;固定资产再生产一般需要较长的时间。
    绝大多数的建设项目是要跨年度建设的,因此,固定资产投资规模是否合理恰当,不能单从当年或某一年的平衡情况看,而应考虑整个计划期内财力、物力的保证程度,尤其是要注意在建规模的控制,在安排年度规模时要瞻前顾后,前后衔接,既满足新开工项目的投资需要,又要满足在建工程增加投资的需要。
    三是留有余地的原则。
    该原则要求做到投资四大平衡:财政平衡、信贷平衡、物资平衡和外汇平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确定林分密度(或造林密度)的原则(依据)。


    正确答案: (一)根据经营目的确定(二)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三)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四)根据栽培技术确定(五)根据经济条件确定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应是: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

  • 第14题:

    简述虾蟹类合理养殖密度的确定依据。


    正确答案: 池塘条件:面积大小、水深、换税率
    饵料种类和质量、池塘中敌害情况、苗种大小和数量、养殖方式、增氧设施、技术水平。

  • 第15题:

    我国电价管理的原则是:合理补偿成本原则、合理确定收益原则、公平负担原则。()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6题:

    小麦合理密植的基本原则是根据地力、播种期、品种特性和( ),确定播种密度。

    • A、种植方式
    • B、产量水平
    • C、出苗率
    • D、分蘖率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简述甘蔗下种的合理密度范围。


    正确答案: 综合考虑当地自然环境条件、耕作制度、栽培水平等,下种量一般为:大茎种105×10-120×10/hm,中茎种120×10-150×10/hm,小茎种150×10-180×10/hm。

  • 第18题:

    简述造林密度的确定原则、确定方法和种植点的配置。


    正确答案: 确定原则:
    以密度的作用规律为基础,以林种、造林树种、立地条件为主要考虑因子,使林木个体之间对生活因子的竞争抑制作用达到最小,个体得到最充分的发育并在较短的时间内使林分的生物量达到最大。根据林种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经营条件确定造林密度;根据不同树种确定造林密度;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确定方法:
    ①经验的方法:对过去人工造林的密度进行调查,判断其合理性和进一步调整的方向。
    ②试验的方法:用不同造林密度的试验确定合理的造林密度。
    ③调查的方法:调查不同密度下林分的生长发育状况,取得大量数据后进行统计分析,计算各种参数确定造林密度。
    ④查图表的方法:依据当地主要造林树种的密度管理图或密度管理表确定造林密度。
    种植点的配置:
    ①行状配置
    正方形:株行距相等,树冠发育均匀
    长方形:行距大于株距,行内早郁闭
    正三角形:行距小于株距,相邻的种植点相互错开,树冠发育均匀
    品字形:相邻行的各株相对错开位置,树冠发育均匀
    ②群状配置
    植生组配置,簇式配置植株在造林地上呈不均匀的群状配置,群内植株密集、群间的距离较大。群的大小与立地环境条件有关,从3、5株到几十株,群的数量一般为成林的密度,群的排列呈规则或不规则的,随地形而定。适用于恶劣环境条件、低产林改造、阔改针。

  • 第19题: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正确答案:(1)根据经营目的确定造林密度。
    (2)根据树种特性确定造林密度。
    (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4)根据经营条件和社会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林分密度确定的原则?

    正确答案: 是随经营目的、培育树种、立地条件、培育技术和培育时期等因素变化而变化。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确定林分密度(或造林密度)的原则(依据)。

    正确答案: (一)根据经营目的确定(二)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三)根据立地条件确定(四)根据栽培技术确定(五)根据经济条件确定确定造林密度总原则应是:一定树种在一定的立地条件和栽培条件下,根据经营目的,能取得最大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造林密度,即为应采用的合理造林密度,这个密度应当在由生物学和生态学规律所控制的合理密度范围之内,而其具体取值又应当以能取得最大效益来测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如何确定各种鱼的合理放养密度?

    正确答案: 确定各种鱼合理放养密度的因素很多,如鱼池的自然条件,饵料,鱼种的质量,饲养管理技术等。一般依据三个方面,即池塘要求的产量、鱼种的成活率和成鱼最终长成的规格。计算放养密度可参考下面的公式:亩放养量=计划达到的亩产量/养成鱼平均体重×估计成活率%,还可以采用放养的经验法计算,即根据前一年池塘的实际饲养效果,来调整和确定第二年的放养量。
    以传统品种为例,亩放养量参考数为:春花鱼种(12厘米以上)肥水塘亩放养量400─500尾,其中鲢鱼占50%,鳙鱼占25%,草鱼占15%,鲤鱼占10%,每亩增放雄性?罗非鱼400─500尾。瘦水塘亩放养量200─300尾,其中草鱼占50%,鲢鱼占30%,鳙鱼占10%,鲤鱼占1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正确答案: 确定造林密度的原则:
    1、根据经营目的确定:林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用材林生产的材种不同,造林密度不同。
    2、根据造林树种特性确定:喜光速生树种应稀植,耐荫慢生树种宜密植;干形通直宜稀植,干形不好的宜密植;树冠宽阔的宜稀植。
    3、根据立地条件确定:从生物学角度看,立地好的应密植;从经营的角度看,立地好有利于培养大径材宜稀植。
    4、根据栽培技术确定:造林技术过关,成活率高,应稀植;培育技术集约程度高,应稀植。
    5、根据经济条件确定:造林密度影响投资费用(苗木、整地、清理、栽植等)、经营费用(间伐、抚育等),应计算投入产出比。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