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森林立地因子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立地组成因子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立地组成因子包括:
    1)气候因子:温度(极端温度、平均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土壤酸度、石砾含量、土壤侵蚀状况、土壤含盐量、成土母质和母岩等。
    3)地形因子: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变化,可以重新分配气候和土壤条件。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凸形平形凹形。
    4)水文因子:水文因子在平原或沙地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在山地水文因子常常不被考虑。
    5)植被因子:地表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等都影响将要栽种树木的生长。此外,植被还是其他立地因子的综合反应者

  • 第2题:

    简述森林立地分类途径?


    正确答案: 1)植被因子途径:
    A.林木生长效果的应用。林木生长效果应用于立地分类和评价,主要采用的指标有地位级、地位指数、生长截距等。
    B.植被组成、结构到呢个特征的应用。
    2)环境因子途径:考虑气候土壤、地形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3)综合多因子途径
    (1)前苏联乌克兰学派。
    (2)德国的巴登-符腾堡立地分类系统。
    (3)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吃呢工程综合分类系统。

  • 第3题: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正确答案: 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2)植被因子。
    3)人为活动因子。
    4)森林立地的主导因子。
    (1)主导因子:造林地上对森林植物生长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2)主导因子的确定方法:
    A.对生活因子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大的那些环境因子。
    B.可能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那些环境因子。

  • 第4题:

    简述森林立地类型划分的方法。


    正确答案: (1)按主导环境因子的分级组合;
    (2)按生活因子的分级组合;
    (3)综合法;
    (4)用立地指数代替立地条件类型。

  • 第5题:

    简述立地因子调查。


    正确答案:(1)线路调查
    (2)典型样地
    (3)立地因子调查

  • 第6题:

    简述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


    正确答案: 通过立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某一立地类型上生长不同树种的各自的适应程度,因而,可在各立地类型上配置相应的最适的林种、树种,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适地适树和合理经营的目的。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因子特点。

    正确答案: (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2)植被因子
    (3)人为活动因子
    (4)森林立地主导因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立地因子概念及分类?

    正确答案: 立地条件中的各种环境因子叫做立地因子。造林种草地的立地因子是多样而复杂的,影响林草生长的立地因子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包括三大类,即物理环境因子,含气候、地形和土壤(光、热、水、气、土壤、养分条件因子);植被因子,含植物的类型、组成、覆盖度及其生长状况;人为活动因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森林立地的物理环境因子是()、()、()、()。

    正确答案: 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质量评价的目的意义。

    正确答案: 通过立地质量评价可以确定某一立地类型上生长不同树种的各自的适应程度,因而,可在各立地类型上配置相应的最适的林种、树种,实施相应的技术措施,以达到适地适树和合理经营的目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分类途径?

    正确答案: 1)植被因子途径:
    A.林木生长效果的应用。林木生长效果应用于立地分类和评价,主要采用的指标有地位级、地位指数、生长截距等。
    B.植被组成、结构到呢个特征的应用。
    2)环境因子途径:考虑气候土壤、地形与林木生长的关系。
    3)综合多因子途径
    (1)前苏联乌克兰学派。
    (2)德国的巴登-符腾堡立地分类系统。
    (3)美国和加拿大的多吃呢工程综合分类系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立地组成因子包括哪些?

    正确答案: 立地组成因子包括:
    1)气候因子:温度(极端温度、平均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
    2)土壤因子: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土壤酸度、石砾含量、土壤侵蚀状况、土壤含盐量、成土母质和母岩等。
    3)地形因子: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变化,可以重新分配气候和土壤条件。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凸形平形凹形。
    4)水文因子:水文因子在平原或沙地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在山地水文因子常常不被考虑。
    5)植被因子:地表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等都影响将要栽种树木的生长。此外,植被还是其他立地因子的综合反应者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森林立地分类


    正确答案: 立地区划和分类单位组成的统一6级分类系统立地区域;立地区;立地亚区立地类型小区;立地类型组;立地类型组立地分类依据
    1)系统区划单位的划分依据:地貌、水热状况、岩性等的分异。
    2)系统分类单位的划分依据:地形、土壤、植被、水文等立地因子的差异

  • 第14题:

    森林立地的物理环境因子。


    正确答案: ⑴气候:大尺度—水热组合,决定着植被分布
    特点:稳定、简单
    ⑵地形: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
    特点:稳定、直观,易于调查和测定;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⑶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与树木高生长密切相关;比较容易测定;综合性强)。
    ⑷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 第15题:

    森林立地主导因子


    正确答案: 对林木生长发育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因子,称之为主导因子。

  • 第16题:

    影响森林立地的三大因子:()、()和()。


    正确答案: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 第17题:

    简述森林立地分类的原则。


    正确答案: (1)地域分异原则。
    森林立地分类应以光、热、水分、土壤与植被的地域分异为主要依据。立地类型之间在主要立地因素上有明显的差异,相同立地类型在地域上可不连接,但立地条件必须基本一致,而且相对稳定,要求采取相同的造林和营林措施,有基本相同的生产力。
    (2)综合多因子与主导因子相结合的原则。
    由于森林立地是一个自然综合体,所以其分类必然取决于自然综合体特征的差异,必须综合立地的各构成因素,找出立地的分异特征,只有这样的分类才能反映立地的固有性质,只考虑单个或几个自然因子做出分类,往往是片面的。然而,仅根据综合分析又很难进行具其的分类,因为综合特征又难以简要表明,综合指标也难确定,尤其在确定类型界限时难以着手。因此,在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找出一、两个主导因子及其划分指标,就能够容易地将类型区分开来。
    (3)简明实用原则。
    要求建立系统时以最简明、最准确、最直观的命名和文字描述表达出来,确定的主导因子要求容易鉴别,以达到科学性与实用性相结合,分类中各级类型划分的依据和指标都要紧密地考虑树种、造林和营林上的差别以及可能带来的经济效益。

  • 第18题:

    简述立地因子概念及分类?


    正确答案:立地条件中的各种环境因子叫做立地因子。造林种草地的立地因子是多样而复杂的,影响林草生长的立地因子也是多种多样的,概括起来包括三大类,即物理环境因子,含气候、地形和土壤(光、热、水、气、土壤、养分条件因子);植被因子,含植物的类型、组成、覆盖度及其生长状况;人为活动因子。

  • 第19题:

    填空题
    影响森林立地的三大因子:()、()和()。

    正确答案: 物理环境因子,森林植被因子,人为活动因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森林立地因子概述?

    正确答案: 1)物理环境因子:气候、地形、土壤、水文。
    2)植被因子。
    3)人为活动因子。
    4)森林立地的主导因子。
    (1)主导因子:造林地上对森林植物生长起限制作用的因子。
    (2)主导因子的确定方法:
    A.对生活因子影响面最广、影响程度最大的那些环境因子。
    B.可能成为限制植物生长的那些环境因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森林立地的物理环境因子。

    正确答案: ⑴气候:大尺度—水热组合,决定着植被分布
    特点:稳定、简单
    ⑵地形: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影响水热条件的再分配,并直接影响土壤条件)
    特点:稳定、直观,易于调查和测定;各项生态因子的综合反映。
    ⑶土壤: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质地、土壤结构、土壤水分、腐殖质含量、酸碱度、侵蚀度、石砾含量、成土母质等。
    特点:全面反映了林木根系生长空间和肥力水平(对水肥气热有调控作用;与树木高生长密切相关;比较容易测定;综合性强)。
    ⑷水文:地下水深度、矿化度、盐分组成,地面积水情况等。在平原地区该因子起到重要的作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质量评价在生产上的应用?

    正确答案: 1)确定立地类型
    2)编制经营单位立地分类、评价表。
    3)编制林地利用现状表。
    4)进行经营目标和适地适树决策。
    5)编制造林类型表。
    6)森林蓄积量预测和小班蓄积量更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森林立地的基本构成

    正确答案: 1)物理环境因子
    气候因子:温度,降水,空气湿度,太阳辐射,风、雪、雷电等。土壤因子: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土壤结构、土壤养分状况、土壤腐殖质等。
    地形因子:地形是地表的形态变化。包括:海拔、坡向、坡度、坡位、坡形、小地形等。
    水文因子:水文因子在平原或沙地是影响树木生长的重要因子。在山地常常不被考虑。
    2)植被因子:地表植物的种类、组成、高度、盖度等都影响将要栽种树木的生长。此外,植被还是其他立地因子的综合反应者。
    3)人为活动:资源利用,生产措施。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