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造林地一般面积大,地域广,地形、植被状况多变,整地花费劳力和财力较大,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较大。
(2)造林地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进行整地工序,往往效果比整地效果好
更多“造林整地的特点?”相关问题
  • 第1题:

    为提高造林成活率,造林前必须对造林地进行()。

    • A、清理
    • B、设计
    • C、灌水
    • D、整地

    正确答案:D

  • 第2题:

    造林整地的技术规格要求包括()。

    • A、整地时间
    • B、整地深度
    • C、整地宽度
    • D、断面形式

    正确答案:B,C,D

  • 第3题:

    造林地整地的方式有()。

    • A、全面整地
    • B、带状清理整地
    • C、堆积清理整地
    • D、沟状整地
    • E、集水整地

    正确答案:A,B,C,D,E

  • 第4题:

    造林整地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造林地一般面积大,地域广,地形、植被状况多变,整地花费劳力和财力较大,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较大。
    (2)造林地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进行整地工序,往往效果比整地效果好

  • 第5题:

    造林整地有哪些作用?


    正确答案: (1)改善立地条件
    (2)增强水土保持效能
    (3)减少杂草和病虫害
    (4)便于造林施工
    (5)提高造林成活率

  • 第6题:

    试述造林整地的主要技术规格。


    正确答案: 整地的效果和技术规格密切相关,这里所说的技术规格主要指:断面的形式、深度、宽度、长度和间距。

  • 第7题:

    简述造林整地技术规格的确定。


    正确答案: 原则:
    最大限度地改善立地条件,并不造成危害。
    (1)断面形式指整地时翻垦部分与原地面所构成的断面形式。
    要与造林地的气候特点和立地条件相适应。
    (2)整地深度
    加大深度比加大宽度效果好。深度增加,根系分布深度也随之增加,有效促进林木高生长。最大深度40-50cm,苗木根系一般为25-30cm。
    (3)宽度
    ①与蓄水保墒能力有关;
    ②与侵蚀强度有关;
    ③随着坡度增加,宽度减小。
    (4)长度
    一般情况下应尽量延长整地的长度,以使种植点能均匀配置。地形破碎,影响施工时可适当的小一些,依据地形条件灵活掌握。使用机械整地时应尽量延长整地的长度。
    (5)间隔
    坡度较缓或植被茂盛的地方,带宽与间隔之比为1:1,坡度较陡或植被稀少的地方,带宽与间隔之比为1:2。

  • 第8题:

    造林前整地的作用?


    正确答案:(1)改善立地条件
    (2)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3)有利于灌溉造林
    (4)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5)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

  • 第9题:

    单选题
    造林地整地最常用的整地方式是()。
    A

    全面整地

    B

    带状整地

    C

    块状整地

    D

    梯田整地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造林整地的技术规格要求包括()。
    A

    整地时间

    B

    整地深度

    C

    整地宽度

    D

    断面形式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造林整地的特点?

    正确答案: (1)造林地一般面积大,地域广,地形、植被状况多变,整地花费劳力和财力较大,受当地的经济和社会条件限制较大。
    (2)造林地一般地形比较复杂,整地容易引起水土流失。
    (3)在某些特殊条件下,不进行整地工序,往往效果比整地效果好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造林地的整地


    正确答案: 是指造林前通过人工措施对造林地的环境条件进行改善,以使其适合林木生长。

  • 第13题:

    造林地整地最常用的整地方式是()。

    • A、全面整地
    • B、带状整地
    • C、块状整地
    • D、梯田整地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整地深度是造林整地规格中最重要的一个指标。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造林整地挖得越深越大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6题:

    造林整地


    正确答案: 在造林之前,清除造林地上的植被、采伐剩余物或火烧剩余物,并以翻垦土壤为重要内容的一项生产技术措施。

  • 第17题:

    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作用:
    1)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小气候;改善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通气性。
    2)保持水土:整地是坡面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断了径流线,改变了坡面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和土壤持水能力;径流得到了就地拦蓄。
    3)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种子发芽、苗木根系愈合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温度、水分、通气性。整地后植物的物候期改变;整地后苗木的根系发达,吸收根增加;立地条件越差整地的效果越明显。
    方式及特点:
    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的整地方法。
    全面整地可用于平原地区,主要是草原、草地、盐碱地及无风蚀危险的固定沙地。全面整地也可在限定的条件下用于石质山地和黄土高原地区。还应注意,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的山地,全面整地都不宜连成大片,坡面过长时,山顶、山腰、山脚应适当保留原有植被。
    2)局部整地:
    带状整地:呈条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改善立地的作用强。
    块状整地: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灵活性大,省工,成本较低。

  • 第18题:

    简述造林前整地的作用?


    正确答案:(1)改善立地条件
    (2)保持水土,减免土壤侵蚀
    (3)有利于灌溉造林
    (4)便于造林施工,提高造林质量
    (5)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树生长

  • 第19题:

    造林整地越深越好


    正确答案:错误

  • 第20题:

    问答题
    简答造林整地的作用。

    正确答案: 1、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小气候条件,改善土壤物理条件,改善土壤养分,减少杂草竞争和病虫危害。
    2、保持水土,整地改变了坡面的形态,形成大量的蓄水洼地,增加土壤渗透性;但整地破坏地表植被,措施不当水土流失会加剧。
    3、提高造林质量,因小环境的改善,增加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造林整地的作用、方式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作用:
    1)改善立地条件:改善小气候;改善土壤水分;改善土壤养分;改善土壤通气性。
    2)保持水土:整地是坡面治理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切断了径流线,改变了坡面径流状况;增加了土壤入渗能力和土壤持水能力;径流得到了就地拦蓄。
    3)提高造林成活率,促进幼林生长:种子发芽、苗木根系愈合生长的环境条件得到了改善;温度、水分、通气性。整地后植物的物候期改变;整地后苗木的根系发达,吸收根增加;立地条件越差整地的效果越明显。
    方式及特点:
    1)全面整地:
    全面整地是翻垦造林的整地方法。
    全面整地可用于平原地区,主要是草原、草地、盐碱地及无风蚀危险的固定沙地。全面整地也可在限定的条件下用于石质山地和黄土高原地区。还应注意,无论北方还是南方的山地,全面整地都不宜连成大片,坡面过长时,山顶、山腰、山脚应适当保留原有植被。
    2)局部整地:
    带状整地:呈条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改善立地的作用强。
    块状整地:呈块状翻垦造林地土壤的整地方法,灵活性大,省工,成本较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多选题
    造林地整地的方式有()。
    A

    全面整地

    B

    带状清理整地

    C

    堆积清理整地

    D

    沟状整地

    E

    集水整地


    正确答案: E,B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