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北方金属丝缠绕的技术要点
①根据树干粗细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铁丝长度一般为所缠主干高度的一倍半为宜,粗度是主干粗度的1/3左右.
②对于树皮易受伤的树种蟠扎前先用麻皮或尼龙捆带缠于主干上,以防铁丝勒伤树皮。
③铁丝固定,主干上铁丝的固定,是把截好的铁丝一端插入靠近主干观赏面背面的土团里,一直插到盆底。另一种固定法是将铁丝一端缠在根颈与粗根的交接处。
④缠绕的方向、角度与松紧度,如要使枝干向右旋转作弯,铁丝应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逆时针方向缠绕。金属丝与枝干成45度,缠绕过程中铁丝要贴紧树皮徐徐缠绕。
⑤作弯时应双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配合,徐徐扭动,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弯度为止。
⑥粗干造型辅助措施,对较粗的枝干可采用特殊的一些手法拿弯,一次达不到弯度,可多次拿弯,也可采用双股缠绕法、切干法等。
蟠扎时间:针叶树9月至翌春萌动之前,落叶树休眠期。
蟠扎后2-4天要浇足水分,避免阳光直射,叶面要经常喷水,伤口两周内部吹风,以利愈合。
系棕的方法有:单套、双套、扣套
几种棕法:扬棕、底棕、平棕、撇棕、连棕、靠棕、挥棕、吊棕、套棕、拌棕、缝棕
2)棕丝蟠扎
蟠扎首先要掌握蟠棕的起点、结束点、着力点、棕丝粗细以及攀扎树桩的重心、攀扎方向和角度等棕法技术。
更多“盆景南、北方绑扎的技术要点各有哪些?”相关问题
  • 第1题:

    树木盆景管理中为什么要翻盆?翻盆的技术要素有哪些?


    正确答案: 翻盆主要是为了更新盆土,扩大营养面积。
    技术要素
    1)翻盆的年限,因树种和树龄的规格而定;
    2)翻盆的时间,一般都在早春晚秋(10-11月)进行,一般来说盛夏非不得已应避免翻盆。
    3)翻盆的方法,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先用花铲剔除盆内四周部分宿土,再将盆倒扣过来,用手拍打盆底,或将盆沿轻轻磕一下,使树木连根带土全部倒出来,翻盆时结合修根。

  • 第2题:

    树木盆景的八大流派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苏派:形成于苏州一带,代表人物有周瘦鹃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雀梅、榆、三角枫等,其传统的造型有一定的格式,如六台三托一顶,主要采用粗扎细剪的造型手法,追求清秀古雅、生机盎然的艺术风格。圆片。
    2)扬派:形成于扬州一带,代表人物有万觐堂、王寿山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松、柏、榔榆、黄杨等,主干造型多为游龙式、悬崖式,造型手法是精扎细剪,云片圆正平薄,片中小枝“一寸三弯”,以气势严整壮观、清秀古拙、层次分明为特色。
    3)川派:形成于四川成都一带,代表人物有李宗玉等,树种取材广泛,有金弹子、六月雪、贴梗海棠、桂花等,成都盆景多采用自然式造型,讲求野趣天成,而重庆盆景多采用主干规则式造型,讲求身法,棕丝攀扎给人以造型艺术美。
    4)岭南派:流传于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代表人物有孔泰初等人,使用的树种以榕、榆、雀梅、木棉等南方植物为主,高耸型、大树型为其造型特点,而蓄枝截干、大飘枝的造型手法则为其所独创,艺术风格苍劲自然、飘逸豪放。
    5)海派:主要分布于上海一带,代表人物有殷子敏等,树种以松柏类为主,造型朝微型化发展,以明快流畅、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6)浙派:形成于杭州、温州等地,代表人物有潘仲连等,传统使用的树种以松柏类为主,主要是五针松,浙派盆景的造型特点以高干型、合栽式最具代表,造型手法是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刚劲自然、充满时代气息。
    7)徽派:分布于洪岭、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一带,以宋钟铃等为代表人物,传统使用的树种有梅、黄山松、罗汉松、桧柏等,造型以规则式为主,如游龙式,其造型手法采取粗扎粗剪的方式,追求浑厚、古朴的艺术风格。
    8)通派:流传于南通一带,代表人物有朱宝祥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罗汉松、六月雪等,以两弯半的造型为主,又称“鞠躬式”,造型手法以棕丝蟠扎为主,整体造型浑厚雄健。

  • 第3题:

    丛林式盆景对植物材料有哪些基本要求?创作时应掌握哪些基本要点才能取得良好的景观与意境效果?以九株植物为例说明丛林式盆景创作全过程。


    正确答案:⑴选树:要求姿态自然、格调统一。不要求每一棵树木均十全十美,而要求有粗有细、有高有矮、有大有小。最好选择盆栽树苗。
    ⑵选盆:丛林式表现的景观较为宽阔,宜选择盆口面较大的盆钵。形状以长方、椭圆形为宜。盆钵宜浅不宜深。盆钵的颜色与所用树木和石料协调。
    ⑶脱盆剔土、修剪根系。
    ⑷树木布局:先放在一边试排,确定主宾、高矮、藏露、疏密,最后确定理想的布局。
    ⑸枝叶修剪与栽种。
    ⑹点缀石头与铺苔;
    ⑺点缀配件;
    ⑻浇水养护。
    九株植物材料要求比例2:3:4。

  • 第4题:

    简述树木盆景水肥管理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盆土管理:盆土、土壤消毒、翻盆、浇水、施肥
    1)、盆土
    岭南盆土常以塘土、山土、腐叶土、红泥、沙、培养土、粘土;江浙盆土;四川盆土;北方盆土常以砂、园土、泥碳土、草木灰混合。
    2)、土壤消毒
    腐熟发酵:盆土沤制过程中温度可升至55-65℃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曝晒:把盆土摊在地上,曝晒数日。
    蒸汽消毒:需要蒸汽消毒的设备。
    药物消毒:用0.15℅的福尔马林或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烘烤把盆土放入锅内,加热到80℃,不断翻拌,受热均匀,经30分钟即可杀菌、灭虫和消毒。
    3)、翻盆:
    翻盆主要是为了更新盆土,扩大营养面积。
    翻盆的年限,因树种和树龄的规格而定;
    翻盆的时间,一般都在早春晚秋(10-11月)进行,一般来说盛夏非不得已应避免翻盆。
    翻盆的方法,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先用花铲剔除盆内四周部分宿土,再将盆倒扣过来,用手拍打盆底,或将盆沿轻轻磕一下,使树木连根带土全部倒出来,翻盆时结合修根。
    4)、浇水:
    浇灌次数因季节而异,春天每天中午浇水一次,夏天和早秋每天上午9-10点一次、下午3-4点一次,晚秋每天一次,冬天2-3天一次;
    浇灌的方法有喷洒法、浸盆法、灌水法、虹吸法、滴灌法。
    一般情况下,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不浇半水、地皮水。
    5)、施肥:施肥方法-基肥和追肥
    ①施有机肥必须腐熟。不可施入生肥。以防伤害植物或发生虫害;
    ②追肥浓度(尤其叶施)不宜过大,要少量勤施;
    ③气温太高时不宜施肥,夏季施肥宜在傍晚或早上;
    ④土壤追肥前必须松土,以利植物迅速吸收,施肥后土壤要灌足水,以防烧伤植物,产生肥害。

  • 第5题:

    简述山石盆景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对于山石盆景中的植物,其养护管理与桩景的养护管理相同。由于山石盆景中土壤更少,因而养护管理需要更加精细,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1)喷水,要经常对山石和山石上的植物喷水,山石上要不见污泥残迹及白碱。
    2)换水,要定期换水,洗刷盆具,保持盆水的新鲜清洁,一旦盆内出现绿苔等污物,应及时清除。
    3)施肥,山石盆景土少且不容易换土,容易缺肥,因此更注意经常施肥。肥料宜用稀薄液肥进行叶面追肥。
    4)整形,及时整形修剪,保持植物造型优美。
    5)防害,山石盆景不耐晒也不耐冻,夏季宜放在半阴处,冬季山石盆景不宜放在室外。
    6)保护,搬动时要轻拿轻放,不要将山峰碰坏,尤其注意不要把山脚部分碰坏。

  • 第6题:

    嫁接的技术要点是切口必须平直光滑,速度要快,(),绑扎要紧。


    正确答案:砧穗形成层对齐

  • 第7题:

    甲舌管囊肿的诊断依据及与腮裂囊肿的鉴别要点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甲舌管囊肿的诊断依据有:
    1、囊性肿物常位于颈中线或其附近、舌骨水平处。
    2、肿物多为圆形,直径数毫米至数厘米。囊内充满澄清的、粘液样液体,如果有感染可为脓性。无并发症的囊壁薄,有感染的囊壁常有肉芽组织并纤维性增厚。
    3、镜下,囊壁的被复上皮常为假复层柱状上皮并伴纤毛,也可为立方上皮、过度型上皮、鳞状上皮或为混合性上皮。囊壁常有炎症,上皮破坏、长期炎症可使粘膜结构消失,代以厚层纤维组织,囊壁亦可有胆固醇结晶存在,部分病例囊壁可找到正常甲状腺组织。
    与腮裂囊肿鉴别的要点有:
    1.甲舌管囊肿多在颈部中线而腮裂囊肿位于颈侧部。
    2.部分病例囊壁有甲状腺组织,而腮裂囊肿的囊壁无甲状腺组织,但有较丰富的淋巴组织。

  • 第8题:

    问答题
    已有哪些理论解释煤的热解成焦机理,各有哪些理论要点?

    正确答案: (1)溶剂的抽提理论
    煤经过溶剂抽提,抽出物为煤的黏结组分,它决定煤的黏结能力;残渣为煤的不黏组分,它决定焦炭基质的强度。
    (2)物理黏结理论
    煤在干馏时,是黏结成分与不黏成分通过表面浸润和界面结合,成为焦炭。
    (3)塑性成焦机理――胶质体理论
    煤热解产生的液相是黏结成分,固相和气相是不黏成分,三者形成胶质体,胶质体热解半焦并缩聚,成为焦炭。
    (4)中间相成焦机理
    煤炭化时,各向同性的胶质体中存在液晶(中间相),它长大、融并、固化生成焦。
    (5)传氢机理
    煤热解产生自由基+H,自由基稳定化并向塑性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盆景用盆根据质地分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陶盆:即紫砂盆为上乘用盆,具有古朴、柔和的特性,有一定的透气性,质地较细,外观美。
    红泥盆:盆色深厚、沉着,常作为生产性用盆。
    瓷盆:滋润华贵,透气性差,宜作套盆。
    大理石盆:特别适合作山石类盆景用的浅盆。
    泥盆:粗糙简单,但透气性好,适合桩景植物生长养护之用,不易直接陈设。
    塑料盆:目前市场上常用的塑料盆类似瓷盆,色彩艳丽、装饰过多。
    异形盆:茶具、花瓶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介绍北方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生长期要安排在日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阳畦育苗,育苗期一般在60~70天.苗床土壤要疏松通气,营养完全,酸碱度适宜,为非发病土.出苗前保持25~3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5℃左右,防止徒长.到2~3叶时及时分苗,按10Cm见方分苗或移入营养钵.定植前8~10天,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低温锻炼.采用平畦栽培,前一年秋后深翻,春季耙平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厩肥75000~112500kg,加过磷酸钙375~450kg.要在晚霜过后定植,日均温应在15℃以上.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培密度因品种、整枝方式、留果穗数、生长期的长短等而不同.田间管理包括浇水、追肥、植株调整等.定植后浇一次水,及时中耕保墒.中晚熟品种,生长势较旺,缓苗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防徒长.早熟品种只能短期蹲苗,在第一穗坐果后,结合追肥浇催过水.进入结果期后,对水分要求越来越多,结果盛期达到高峰,应视天气情况4~6天浇水一次.盛果期也是养分吸收盛期,基肥不足时,缓苗后可追施提苗肥,每公顷施氮素化肥225~300kg.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腐熟畜粪干7500kg,以后每采收一穗果追肥一次,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结果期还可以喷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作根外追肥.番茄的植株调整包括支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疏花疏果等,作用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番茄果实的生理障碍有多种,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裂果、日烧等,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主要是因水费不当造成的,所以应对水肥等管理条件充分注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盆景南、北方绑扎的技术要点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北方金属丝缠绕的技术要点
    ①根据树干粗细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铁丝长度一般为所缠主干高度的一倍半为宜,粗度是主干粗度的1/3左右.
    ②对于树皮易受伤的树种蟠扎前先用麻皮或尼龙捆带缠于主干上,以防铁丝勒伤树皮。
    ③铁丝固定,主干上铁丝的固定,是把截好的铁丝一端插入靠近主干观赏面背面的土团里,一直插到盆底。另一种固定法是将铁丝一端缠在根颈与粗根的交接处。
    ④缠绕的方向、角度与松紧度,如要使枝干向右旋转作弯,铁丝应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逆时针方向缠绕。金属丝与枝干成45度,缠绕过程中铁丝要贴紧树皮徐徐缠绕。
    ⑤作弯时应双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配合,徐徐扭动,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弯度为止。
    ⑥粗干造型辅助措施,对较粗的枝干可采用特殊的一些手法拿弯,一次达不到弯度,可多次拿弯,也可采用双股缠绕法、切干法等。
    蟠扎时间:针叶树9月至翌春萌动之前,落叶树休眠期。
    蟠扎后2-4天要浇足水分,避免阳光直射,叶面要经常喷水,伤口两周内部吹风,以利愈合。
    系棕的方法有:单套、双套、扣套
    几种棕法:扬棕、底棕、平棕、撇棕、连棕、靠棕、挥棕、吊棕、套棕、拌棕、缝棕
    2)棕丝蟠扎
    蟠扎首先要掌握蟠棕的起点、结束点、着力点、棕丝粗细以及攀扎树桩的重心、攀扎方向和角度等棕法技术。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树木盆景的八大流派各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 1)苏派:形成于苏州一带,代表人物有周瘦鹃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雀梅、榆、三角枫等,其传统的造型有一定的格式,如六台三托一顶,主要采用粗扎细剪的造型手法,追求清秀古雅、生机盎然的艺术风格。圆片。
    2)扬派:形成于扬州一带,代表人物有万觐堂、王寿山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松、柏、榔榆、黄杨等,主干造型多为游龙式、悬崖式,造型手法是精扎细剪,云片圆正平薄,片中小枝“一寸三弯”,以气势严整壮观、清秀古拙、层次分明为特色。
    3)川派:形成于四川成都一带,代表人物有李宗玉等,树种取材广泛,有金弹子、六月雪、贴梗海棠、桂花等,成都盆景多采用自然式造型,讲求野趣天成,而重庆盆景多采用主干规则式造型,讲求身法,棕丝攀扎给人以造型艺术美。
    4)岭南派:流传于广东、广西、福建一带,代表人物有孔泰初等人,使用的树种以榕、榆、雀梅、木棉等南方植物为主,高耸型、大树型为其造型特点,而蓄枝截干、大飘枝的造型手法则为其所独创,艺术风格苍劲自然、飘逸豪放。
    5)海派:主要分布于上海一带,代表人物有殷子敏等,树种以松柏类为主,造型朝微型化发展,以明快流畅、精巧玲珑的艺术风格而著称。
    6)浙派:形成于杭州、温州等地,代表人物有潘仲连等,传统使用的树种以松柏类为主,主要是五针松,浙派盆景的造型特点以高干型、合栽式最具代表,造型手法是针叶树以扎为主,阔叶树以剪为主,刚劲自然、充满时代气息。
    7)徽派:分布于洪岭、歙县、绩溪、休宁、黟县一带,以宋钟铃等为代表人物,传统使用的树种有梅、黄山松、罗汉松、桧柏等,造型以规则式为主,如游龙式,其造型手法采取粗扎粗剪的方式,追求浑厚、古朴的艺术风格。
    8)通派:流传于南通一带,代表人物有朱宝祥等,传统使用的树种有罗汉松、六月雪等,以两弯半的造型为主,又称“鞠躬式”,造型手法以棕丝蟠扎为主,整体造型浑厚雄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盆景用配件根据质地分哪几种?各有何特点?


    正确答案: 配件种类繁多,概括起来主要有人物类、动物类、建筑物类。根据质地分:
    陶质配件、瓷质配件:陶土烧制而成,分上釉和不上釉两类。不怕水,不变色,易与盆钵、山石调和,在盆景中应用较多。
    石质配件:多用青田石等雕琢而成,有淡绿、灰黄等色,极易与山景调和,但较粗糙。
    金属配件:用易熔金属浇铸而成,外加颜色,可成批生产,耐用,但不易与景搭配,多用于软质石料着苔的盆景。
    其他材料配件:用木、蜡、象牙、砖等材料制成的配件。

  • 第14题:

    紫砂盆有几种基本颜色?它属于陶盆还是属于瓷盆?它与普通的釉陶盆、瓷盆在烧制工艺上有哪些区别?它们对盆景植物的生长发育各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主要色彩有海棠红、朱砂紫、葵黄、墨绿、白砂、梨皮、淡灰、冷金、栗色等。属于陶盆又称紫砂陶盆。
    是采用一种被称之为“泥中之泥”的特殊粘土经过1000-1150℃的高温烧制而成。内外不上釉,质地细密、坚韧,但有肉眼看不到的气孔,既不漏渗,又具有一定的吸水和透气性能,对植物生长发育有利。色质古雅、含蕴、极富民族特色,加之制作缜密精巧,其实用价值和艺术价值均较高。由于具有排水性能,无光泽和颜色偏深,故多作盆栽盆,一般不作水底盆。

  • 第15题:

    介绍北方春季露地栽培番茄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生长期要安排在日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阳畦育苗,育苗期一般在60~70天。苗床土壤要疏松通气,营养完全,酸碱度适宜,为非发病土。出苗前保持25~3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5℃左右,防止徒长。到2~3叶时及时分苗,按10cm见方分苗或移入营养钵。定植前8~10天,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低温锻炼。采用平畦栽培,前一年秋后深翻,春季耙平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厩肥75000~112500kg,加过磷酸钙375~450kg。要在晚霜过后定植,日均温应在15℃以上。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培密度因品种、整枝方式、留果穗数、生长期的长短等而不同。田间管理包括浇水、追肥、植株调整等。定植后浇一次水,及时中耕保墒。中晚熟品种,生长势较旺,缓苗后应适当控制浇水,防徒长。早熟品种只能短期蹲苗,在第一穗坐果后,结合追肥浇催过水。进入结果期后,对水分要求越来越多,结果盛期达到高峰,应视天气情况4~6天浇水一次。盛果期也是养分吸收盛期,基肥不足时,缓苗后可追施提苗肥,每公顷施氮素化肥225~300kg。第一穗果开始膨大时,第二次追肥,每公顷施腐熟畜粪干7500kg,以后每采收一穗果追肥一次,有机肥和化肥交替施用。结果期还可以喷0.2%~0.5%磷酸二氢钾溶液1~2次作根外追肥。番茄的植株调整包括支架、绑蔓、整枝、打杈、摘心、疏花疏果等,作用是调节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的平衡,减少养分消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减少病害。番茄果实的生理障碍有多种,常见的有畸形果、空洞果、裂果、日烧等,对产品质量影响很大。主要是因水费不当造成的,所以应对水肥等管理条件充分注意。

  • 第16题:

    盆景南、北方绑扎的技术要点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北方金属丝缠绕的技术要点
    ①根据树干粗细选用适度粗细的铁丝,铁丝长度一般为所缠主干高度的一倍半为宜,粗度是主干粗度的1/3左右.
    ②对于树皮易受伤的树种蟠扎前先用麻皮或尼龙捆带缠于主干上,以防铁丝勒伤树皮。
    ③铁丝固定,主干上铁丝的固定,是把截好的铁丝一端插入靠近主干观赏面背面的土团里,一直插到盆底。另一种固定法是将铁丝一端缠在根颈与粗根的交接处。
    ④缠绕的方向、角度与松紧度,如要使枝干向右旋转作弯,铁丝应顺时针方向缠绕,反之,则逆时针方向缠绕。金属丝与枝干成45度,缠绕过程中铁丝要贴紧树皮徐徐缠绕。
    ⑤作弯时应双手用拇指、食指和中指配合,徐徐扭动,直到达到所要求的弯度为止。
    ⑥粗干造型辅助措施,对较粗的枝干可采用特殊的一些手法拿弯,一次达不到弯度,可多次拿弯,也可采用双股缠绕法、切干法等。
    蟠扎时间:针叶树9月至翌春萌动之前,落叶树休眠期。
    蟠扎后2-4天要浇足水分,避免阳光直射,叶面要经常喷水,伤口两周内部吹风,以利愈合。
    系棕的方法有:单套、双套、扣套
    几种棕法:扬棕、底棕、平棕、撇棕、连棕、靠棕、挥棕、吊棕、套棕、拌棕、缝棕
    2)棕丝蟠扎
    蟠扎首先要掌握蟠棕的起点、结束点、着力点、棕丝粗细以及攀扎树桩的重心、攀扎方向和角度等棕法技术。

  • 第17题:

    盆景无土栽培的主要技术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1)基质。
    (2)通过增加沙子的比例,或用配石压根、压面,或用金属丝固定植株以克服无土栽培对植株稳定性降低的特点,也可起到美观作用。
    (3)盆钵、山石、苗木、树桩消毒。
    (4)营养液。
    (5)浇水。
    (6)有土栽培向无土栽培的过渡。
    (7)酸性树种的养护。

  • 第18题:

    请介绍北方春季番茄育苗和露地定植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生长期要安排在日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阳畦育苗,育苗期一般在60~70天。苗床土壤要疏松通气,营养完全,酸碱度适宜,为非发病土。出苗前保持25~3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5℃左右,防止徒长。到2~3叶时及时分苗,按lOcm见方分苗或移人营养钵。
    定植前8~10天,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低温锻炼。采用平畦栽培,前一年秋后深翻,春季耙平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厩肥75000~112500kg,加过磷酸钙375~450kg。要在晚霜过后定植,日均温应在15℃以上。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培密度因品种、整枝方式、留果穗数,生长期的长短等而不同。

  • 第19题:

    高血压脑病的诊断要点和治疗原则各有哪些?


    正确答案:1.诊断要点
    ①有高血压病、肾脏病、妊娠高血压综合征等病史或其他引起血压过高的病因;
    ②血压增高常达180/120mmHg或平均压150mmHg以上;
    ③有急性头痛,痫样发作,意识障碍三主征。可伴有黑蒙、偏瘫或失语等,经降压有效后症状迅速缓解时更有助诊断;
    ④眼底视膜动脉痉挛,或视乳头水肿,渗出或出血等眼底病变;
    ⑤脑脊液压力可能增高。
    2.治疗原则
    ①立即选用降压较快的药将血压控制在平均动脉压150mmHg以下,然而降压不可过速和过低,降血压掌握到不低于或稍高于病人年龄正常血压水平为宜;
    ②对症治疗(包括脱水剂应用,降低颅内压及减轻脑水肿,如有癫痫发作进行抗痫治疗)及统筹兼顾脑微循环治疗。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山水盆景的养护要点。

    正确答案: 植物养护(水、肥、光、病虫、温等)、经常换水、盆面保持清洁、石头树体保持清洁、山石的维修。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山石盆景管理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对于山石盆景中的植物,其养护管理与桩景的养护管理相同。由于山石盆景中土壤更少,因而养护管理需要更加精细,要特别注意下列几点:
    1)喷水,要经常对山石和山石上的植物喷水,山石上要不见污泥残迹及白碱。
    2)换水,要定期换水,洗刷盆具,保持盆水的新鲜清洁,一旦盆内出现绿苔等污物,应及时清除。
    3)施肥,山石盆景土少且不容易换土,容易缺肥,因此更注意经常施肥。肥料宜用稀薄液肥进行叶面追肥。
    4)整形,及时整形修剪,保持植物造型优美。
    5)防害,山石盆景不耐晒也不耐冻,夏季宜放在半阴处,冬季山石盆景不宜放在室外。
    6)保护,搬动时要轻拿轻放,不要将山峰碰坏,尤其注意不要把山脚部分碰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请介绍北方春季番茄育苗和露地定植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生长期要安排在日均温度15℃以上的无霜期内。春季栽培一般采用温床或阳畦育苗。阳畦育苗,育苗期一般在60~70天。苗床土壤要疏松通气,营养完全,酸碱度适宜,为非发病土。出苗前保持25~30℃,出苗后昼温20~25℃,夜温15℃左右,防止徒长。到2~3叶时及时分苗,按lOcm见方分苗或移人营养钵。
    定植前8~10天,适当控制浇水并进行低温锻炼。采用平畦栽培,前一年秋后深翻,春季耙平整地,每公顷施优质厩肥75000~112500kg,加过磷酸钙375~450kg。要在晚霜过后定植,日均温应在15℃以上。深度以子叶与地面相平为宜。栽培密度因品种、整枝方式、留果穗数,生长期的长短等而不同。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钢筋绑扎的操作要点有哪些?

    正确答案: ①画线时应画出主筋的间距及数量,并标明箍筋的加密位置;
    ②梁内钢筋应先排主筋后排构造筋;板得钢筋一般先摆纵向钢筋然后摆横向钢筋;
    ③受力钢筋接头在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占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百分率应符合规范规定;
    ④箍筋的转角与其他钢筋的交叉点均应绑扎,但箍筋的平直部分与钢筋的交叉点课呈梅花式交错绑扎,箍筋的弯钩叠合处应错开绑扎,应交错绑扎在不同的钢筋上;
    ⑤绑扎钢筋网片采用一面顺扣绑扎法,在相邻两个帮点应呈八字形,不要互相平行以防骨架歪斜变形;
    ⑥预制钢筋骨架绑扎时要注意保持外形尺寸正确,避免入模安装困难;
    ⑦在保证质量、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的原则下,研究加工方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树木盆景水肥管理的技术要点。

    正确答案: 盆土管理:盆土、土壤消毒、翻盆、浇水、施肥
    1)、盆土
    岭南盆土常以塘土、山土、腐叶土、红泥、沙、培养土、粘土;江浙盆土;四川盆土;北方盆土常以砂、园土、泥碳土、草木灰混合。
    2)、土壤消毒
    腐熟发酵:盆土沤制过程中温度可升至55-65℃有一定的消毒作用。
    曝晒:把盆土摊在地上,曝晒数日。
    蒸汽消毒:需要蒸汽消毒的设备。
    药物消毒:用0.15℅的福尔马林或0.05℅的高锰酸钾溶液消毒。
    烘烤把盆土放入锅内,加热到80℃,不断翻拌,受热均匀,经30分钟即可杀菌、灭虫和消毒。
    3)、翻盆:
    翻盆主要是为了更新盆土,扩大营养面积。
    翻盆的年限,因树种和树龄的规格而定;
    翻盆的时间,一般都在早春晚秋(10-11月)进行,一般来说盛夏非不得已应避免翻盆。
    翻盆的方法,当盆土不干不湿时,先用花铲剔除盆内四周部分宿土,再将盆倒扣过来,用手拍打盆底,或将盆沿轻轻磕一下,使树木连根带土全部倒出来,翻盆时结合修根。
    4)、浇水:
    浇灌次数因季节而异,春天每天中午浇水一次,夏天和早秋每天上午9-10点一次、下午3-4点一次,晚秋每天一次,冬天2-3天一次;
    浇灌的方法有喷洒法、浸盆法、灌水法、虹吸法、滴灌法。
    一般情况下,盆土不干不浇,浇则必透,不浇半水、地皮水。
    5)、施肥:施肥方法-基肥和追肥
    ①施有机肥必须腐熟。不可施入生肥。以防伤害植物或发生虫害;
    ②追肥浓度(尤其叶施)不宜过大,要少量勤施;
    ③气温太高时不宜施肥,夏季施肥宜在傍晚或早上;
    ④土壤追肥前必须松土,以利植物迅速吸收,施肥后土壤要灌足水,以防烧伤植物,产生肥害。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