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 1942年在四川成都发现的一座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发现里面由22人组成的宫廷乐队石刻,3件弹拨、8件吹奏、12件打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龟兹音乐编制。
更多“王建墓歌舞乐伎石刻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日本四大古典表演艺术是能、狂言、()和歌舞伎。

    • A、文乐
    • B、猿乐
    • C、傩
    • D、昆剧

    正确答案:A

  • 第2题:

    日本独特的艺术形式有()

    • A、浮世绘
    • B、歌舞伎
    • C、能乐
    • D、猿乐
    • E、花道

    正确答案:A,B,C,D,E

  • 第3题:

    日本歌舞伎名剧《曽根崎心中》的“心中”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情死

  • 第4题:

    下列哪一乐部隋代“七部乐”中所没有的()。

    • A、文康伎
    • B、康国伎
    • C、安国伎
    • D、西凉伎

    正确答案:B

  • 第5题:

    ()是日本历代宫廷中的伴宴音乐,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被视为日本民族艺术的瑰宝。

    • A、雅乐
    • B、民谣
    • C、歌舞伎
    • D、能乐

    正确答案:A

  • 第6题: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的用途、内容和艺术手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霍去病墓石刻是西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组雕,现存陕西兴平县道常村。汉武帝为纪念多次率兵反击匈奴侵扰,立下赫赫战功但不幸病逝的青年将领霍去病而建,并在墓冢周围放臵各种石刻动物,以烘托霍去病战斗生涯的艰苦和其战斗功勋的卓著。霍去病墓石刻共有14件,全部用花岗石雕成。其艺术特征是;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技法融会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倒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不作过多雕镂,使得作品具有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作。

  • 第7题:

    前蜀王建墓


    正确答案: 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据出土哀册,王建死于光天元年(918)六月。冯汉骥主持发掘工作并主持编写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王建墓陵台呈圆形,夯筑,基部周围垒以条石。陵台之外,有砖基,似为陵垣。正南面第一、三道砖基之间。建包砖夯土墩1对。曾在陵南出土唐-五代风格的文官石像。墓室建于陵台之下,南向,无墓道,以红砂岩砌筑的拱券为骨架,券间铺以石板。券及石板表面施彩。有前、中、后3室,每室装木门,室间有甬道相通。中室中央偏后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臵棺椁,棺床四周有或舞或奏的伎乐浮雕。据考证,伎乐乐器组合属燕乐,特别是汉化了的龟兹乐系统,但其中杂有清乐系统乐器。棺床两旁列有托棺床的十二神半身石像。后室建石床,上臵墓主圆雕石像及谥宝、玉哀册、谥册等法物。该墓早年被盗,仅残存银、铜、漆、玉、石、陶质随葬品30余件,是研究唐、五代有关文物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前蜀王建墓

    正确答案: 五代前蜀主王建墓,称永陵。位于四川省成都市。据出土哀册,王建死于光天元年(918)六月。冯汉骥主持发掘工作并主持编写了《前蜀王建墓发掘报告》。王建墓陵台呈圆形,夯筑,基部周围垒以条石。陵台之外,有砖基,似为陵垣。正南面第一、三道砖基之间。建包砖夯土墩1对。曾在陵南出土唐-五代风格的文官石像。墓室建于陵台之下,南向,无墓道,以红砂岩砌筑的拱券为骨架,券间铺以石板。券及石板表面施彩。有前、中、后3室,每室装木门,室间有甬道相通。中室中央偏后有须弥座式石棺床,上置棺椁,棺床四周有或舞或奏的伎乐浮雕。据考证,伎乐乐器组合属燕乐,特别是汉化了的龟兹乐系统,但其中杂有清乐系统乐器。棺床两旁列有托棺床的十二神半身石像。后室建石床,上置墓主圆雕石像及谥宝、玉哀册、谥册等法物。该墓早年被盗,仅残存银、铜、漆、玉、石、陶质随葬品30余件,是研究唐、五代有关文物制度的宝贵实物资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日本四大古典表演艺术是能、狂言、()和歌舞伎。
    A

    文乐

    B

    猿乐

    C

    D

    昆剧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日本歌舞伎名剧《曽根崎心中》的“心中”是什么意思?

    正确答案: 情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舞剧《铜雀伎》描写东汉末建安年间,()修建铜雀台前后,一对歌舞伎乐人的悲剧故事。
    A

    公孙瓒

    B

    董卓

    C

    曹操

    D

    孙策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隋代“七部乐”中被推崇为西域歌舞优秀代表的乐部是()。
    A

    西凉伎

    B

    龟兹伎

    C

    高丽伎

    D

    清商伎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隋代“七部乐”中编制最大的乐部是()

    • A、清商伎
    • B、龟兹伎
    • C、国伎
    • D、天竺伎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王建墓的规模及具体建筑是怎样的?


    正确答案: 墓室长23。4米,分前、中、后三室,室与室间用木门隔开。前室由石券4道构成,上有彩画等;中室由石券6道构成,为放置王建棺椁之所。棺椁为木制,搁置于红砂石棺床上。棺床为须弥坐式,高0。84米,长17。45米,宽3。35米。棺床东、南、西三面束腰处刻有24伎乐,其中跳舞者2人,奏乐者22人,共有乐器20种23件,有琵琶、筝、鼓、笙、钹、箜篌等乐器,人物造型优美,神态逼真,是目前全国发掘出唯一完整的唐朝五代宫廷乐队形象,对研究唐及五代时期宫廷乐队的建制、音乐史、乐器史等都有很高价值。棺床东、西两侧列置半身透雕12力士(每侧6人),做抬扶棺床状,其头盔衣甲是研究唐五代军事史的珍贵资料。后室有石券4道构成,主要设置石床。石床约占后室一半面积,床上置王建石雕坐像,高86厘米。雕像刀法简练,线条流畅有力,生动传神。重要出土文物还有谥宝、谥册、哀册、玉大带以及银钵、银盒、玉环、铁猪、铁牛等。对研究五代十国时期政治、经济及书法、绘画、工艺制作等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 第15题:

    乐清市共有省级文保单位五处:四都王十朋墓、雁荡山龙鼻洞摩崖石刻、磐石镇真如寺石塔、乐成东塔和()。

    • A、雁荡山烈士墓
    • B、章纶墓
    • C、高友玑墓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隋代“七部乐”中代表汉族民间歌舞的乐部是()。

    • A、西凉伎
    • B、龟兹伎
    • C、高丽伎
    • D、清商伎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隋代“七部乐”中被推崇为西域歌舞优秀代表的乐部是()。

    • A、西凉伎
    • B、龟兹伎
    • C、高丽伎
    • D、清商伎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歌舞伎”


    正确答案:是在江户时代德川幕府时期发展起来的日本舞台艺术。它是通过表演和讲解并行的方式进行叙事的艺术方式。

  • 第19题:

    多选题
    日本独特的艺术形式有()
    A

    浮世绘

    B

    歌舞伎

    C

    能乐

    D

    猿乐

    E

    花道


    正确答案: B,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是日本历代宫廷中的伴宴音乐,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被视为日本民族艺术的瑰宝。
    A

    雅乐

    B

    民谣

    C

    歌舞伎

    D

    能乐


    正确答案: B
    解析: 雅乐指的是日本历代宫廷中的伴宴音乐,是日本传统音乐中最古老的乐种,被视为日本民族艺术的瑰宝。

  • 第21题:

    问答题
    王建墓歌舞乐伎石刻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42年在四川成都发现的一座五代前蜀皇帝王建的墓,发现里面由22人组成的宫廷乐队石刻,3件弹拨、8件吹奏、12件打击,是唐代最为流行的龟兹音乐编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隋代“七部乐”中代表汉族民间歌舞的乐部是()。
    A

    西凉伎

    B

    龟兹伎

    C

    高丽伎

    D

    清商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隋代“七部乐”中编制最大的乐部是()。
    A

    清商伎

    B

    龟兹伎

    C

    国伎

    D

    天竺伎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西汉霍去病墓石刻的用途、内容和艺术手法是什么?

    正确答案: 霍去病墓石刻是西汉纪念碑性质的大型组雕,现存陕西兴平县道常村。汉武帝为纪念多次率兵反击匈奴侵扰,立下赫赫战功但不幸病逝的青年将领霍去病而建,并在墓冢周围放臵各种石刻动物,以烘托霍去病战斗生涯的艰苦和其战斗功勋的卓著。霍去病墓石刻共有14件,全部用花岗石雕成。其艺术特征是;运用循石造型的手法,巧妙地将圆雕、浮雕、线刻技法融会在一起,刻画形象以恰倒好处、足以表现客体特征为度,不作过多雕镂,使得作品具有整体感与力度感,堪称汉人石刻气魄深沉雄大的杰作。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