冼星海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第1题:
简述冼星海乐创作的艺术特征与贡献。
1、音乐创作绝大多数取材于现实生活,具有革命倾向,十分重视塑造工人,农民和革命群众的形象。
2、特别重视形象的鲜明,生动,音乐语言通俗易懂,以及构思的清晰严谨。
3、是位多产的作曲家,音乐创作的涉及范围相当广泛,包括了新型歌唱音乐,歌剧,西洋独奏音乐,交响乐。
4、被誉为“人民音乐家”。
第2题:
冼星海创作的特点是什么?
①在器乐领域进行了大胆的探索,这些探索为我国现代器乐创作的发展提供了直接有益的经验,如《民族解放交响曲》《满江红》《牧马词》《敕勒歌》《后方》《中国狂想曲》等;
②很重视标题性的创作原则,每一首作品都具鲜明的形象性,力求使自己的作品易于为群众所理解,对形式结构和主题的选择很大胆,创造了不少生动的标题形象,写出了一些动人的段落和篇章。
第3题:
冼星海的音乐创作突出民族性、艺术性和大众化的创作特点。
第4题:
冼星海的音乐作品集中体现了()、()和()的创作思想。
第5题:
试论述冼星海的音乐创作成就及历史意义?
第6题:
冼星海的歌曲创作特点是:()。
第7题:
人民音乐家冼星海创作的三部大型声乐作品指()、()和()。
第8题:
30年代,冼星海创作的群众歌曲如(),《在太行山上》。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冼星海的器乐创作有哪些?
①在巴黎留学期间创作了《风》《游子吟》等歌曲及《d小调小提琴奏鸣曲》等
②在苏联流亡期间创作了《民族解放交响曲》(第一交响曲)《神圣之战》(第二交响曲),交响诗《阿曼盖尔达》,管弦乐组曲《满江红》;管弦乐《中国狂想曲》、歌剧《军民进行曲》等。
第14题:
简述救亡图存的歌咏运动是什么?聂耳、冼星海的作品及创作特点。
救亡图存的歌咏运动代表了无产阶级音乐的旗帜,所谓的外患是指日本军国主义;群众歌咏活动下产生的派别是救亡派。救亡派和学院派是中国两种主要学派;救亡派理念是救亡图存与名族解放。
聂耳:中国乐器合奏曲《金蛇狂舞》、《翠湖春晓》等4首,舞台剧《扬子江风暴》,其歌曲代表作有《义勇军进行曲》、《毕业歌》、《铁蹄下的歌女》等,聂耳是近代作曲家音乐创作成功率最高者之一,其歌曲内容的中心是抗日救亡与民族解放,他的歌曲在表现内容与艺术形式方面体现了时代的精神与革命的倾向,他是左翼音乐的主要骨干,也是中国无产阶级音乐的主要奠基人。
冼星海:作有歌曲数百首(现存250余首)大合唱四部,歌剧一部,小提琴、钢琴等乐器独奏、重奏曲多首。代表作有《黄河大合唱》、《生产大合唱》、《救国军歌》《到敌人后方去》、《在太行山上》、《夜半歌声》等,逝世后被称为“人民音乐家”。在冼星海的歌曲创作中抒情性的独唱歌曲占据着重要的位置,其中大多是为舞台剧和电影所作的插曲。这些作品从各个不同侧面,反映了特定的人物在现实生活中的遭遇和内心感受,或倾诉对祖国对人民的热爱,或抒发投入斗争的热切情感。他也很善于运用多种多样的歌曲演唱形式,如独唱、齐唱、领唱、合唱和有说有唱等,特别是在群众歌曲中广泛运用轮唱和二部合唱的形式,在当时的抗战歌咏中具有创新的意义,并具有广泛的影响。
第15题:
冼星海的创作特点是继承保留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表现形式和含蓄深远的表现效果。
第16题:
论述冼星海在群众歌曲方面的创作成就。
第17题:
冼星海创作的交响乐有()().
第18题:
30年代冼星海为田汉话剧《复活》而创作().
第19题:
《良宵》是()创作的二胡曲。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