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一)司法机关。边区设高等法院。各县设司法处或司法科。军队系统设立军法机关。抗日民主政权的审级制度基本上是二级二审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审检合一的原则。抗日民主政权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诉讼制度。为了保障边区人民的合法权利,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诉讼条例,例《军民诉讼暂行条例》、《陪审制暂行办法》、《关于改进司法制度的决定》、《关于特种刑事案例审理程序之决定》等等。诉讼制度的主要原则是
(1)简化诉讼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2)侦查、逮捕、审理权由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统一依法行使;
(3)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4)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诉讼制度有:人民陪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辩护制度、就地审判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群众公审制度、复核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工作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司法制度,介它集中体现了边区制度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是边区革命司法制度的缩影。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
(1)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2)停靠群众,正确判案;
(3)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总之,马锡五审判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战"。
(三)调解制度。制定了许多调解条例:《山东省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晋东西北村调解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行政村调解工作条例》等。调解工作的任务, 是以加强人民内部团结,巩固农村统一战线,减免人民讼累,节约人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调解的范围是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调解的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不是诉讼必须程序原则。调解的种类: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司法调解。
(四)狱政制度。是从改选犯人这一根本目的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狱政制度。各边区都设立了看守所和监狱。监狱工作原则是实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禁止对犯人实行单纯的"报复"与"惩办"主义,监狱的一切设施都是为了教育改选犯人。监狱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劳动改选制度、鼓励自新制度。
党鸿奎经验。党鸿奎是陕甘宁边区监狱的典狱长。他在监狱工作中积极贯彻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加强对犯人的思想教育、调动犯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关心犯人的生活。
更多“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有什么特点?何谓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是什么”相关问题
  • 第1题:

    马锡伍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马锡伍审判方式”是抗战时期在陕甘宁边区形成的。1943年,马锡伍在任陕甘宁边区陇东专区专员兼边区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期间,经常深入基层,依靠群众,从根据地的实际情况出发,不拘形式却又合理公平地处理了许多长期缠讼不清的疑难案件。马锡伍所创造的这套审判方式被称为“马锡伍审判方式”。

  • 第2题:

    简述革命根据地时期人民民主政权司法制度的主要特点。


    正确答案: 1.方便民众
    “建立便利于人民的司法制度”,这是根据地时期的司法制度,当然也包括司法机关的最大特点。根据地时期由于战争的需要,一切机关能简化者尽量简化,因而司法机关无论是组织建设,还是人员配备均采取方便人民、及时快捷的简化原则。
    2.形式多祥
    由于各个时期根据地成立的时间不同,根据地之间除统一接受中共中央的领导外,在政权建设上具有较大的独立性,结果导致司法机关在组织形式上多样化。如工农民主政权时期,行使审判权的机关包括革命法庭、裁判部、军事裁判所等。此外,诸如政治保卫局和肃反委员会也拥有着一定的审判权。
    3.事实上独立
    这里讲的事实上的独立指的是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司法机关同国民政府中央司法机关之间的关系。从法律上讲抗日战争时期各根据地司法机关隶属于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属地方性司法机关,但事实上它只执行边区政府的法律和政策,保持着完整的独立性。

  • 第3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于()

    • A、北伐战争时期
    • B、土地革命时期
    • C、抗日战争时期
    • D、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 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审判方式,即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解决案件。

  • 第5题:

    试述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其主要特点是:
    1、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2、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见;
    3、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4、方便群众。

  • 第6题:

    抗日民主根据地的中等教育有什么特点?


    正确答案:(1)中学、师范都属于干部教育范畴,各中等学校普遍开设地方干部培训班;
    (2)学制视各校具体情况而定,不强求一律;
    (3)课程设置主要根据形势和各地具体情况而定,要求精简、集中、密切联系根据地的建设实际;
    (4)各中等学校学生的班级编制和生活管理大都实行军事化;
    (5)学生们有较多的时间进行生产劳动和从事群众工作。

  • 第7题:

    什么是马锡五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 (1)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妆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
    (2)他在审判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3)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方便群众,申诉手续简便。
    (4)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5)依靠群众,正确判案。
    (6)这一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点。

  • 第8题:

    问答题
    试述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正确答案: 其主要特点是:
    1、深入农村、调查研究;
    2、依靠群众,尊重群众意见;
    3、实行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4、方便群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A

    深入调查研究

    B

    简化诉讼手续

    C

    巡回审判

    D

    就地办案

    E

    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各敌后根据地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只有地方性政权,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政治组织形式上采取参议会制度。
    1.抗日民主政权性质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确立,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完成了苏维埃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的过渡。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形式上属于中华民国的地方政权。但在其性质上,则既不同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也不同于苏维埃工农民主专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2.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形式
    抗日民族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参议会制度。参议会制度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由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过渡而来的。这一制度在陕甘宁苏维埃政府向抗日民主政权转变的初期,曾称议会制度。1938年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作出了在各省、市召开参政会的决定。
    参议会制度的基础原则。抗日民主政权的参议会制度虽然名称与国民政府的参议会制度保持一致,但在其组织指导原则上,却更多地保留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某些特点。如它继续采取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议行合一等原则,并在发展过程中,实行三三制与精兵精政的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原则。共产党领导在苏维埃时期就是一条实际的政权组织原则,到抗日战争后期,这一原则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
    第二,议行合一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颁布的参议会组织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乡参议会实行议行合一制,乡参议会既为立法机构,又为行政机构。
    第三,“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是毛泽东1940年3月提出的。
    第四,“精兵简政”原则。这是党外人士李鼎明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的提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产生于()
    A

    北伐战争时期

    B

    土地革命时期

    C

    抗日战争时期

    D

    解放战争时期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什么是马锡五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 (1)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妆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
    (2)他在审判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3)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方便群众,申诉手续简便。
    (4)深入群众,调查研究。
    (5)依靠群众,正确判案。
    (6)这一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诉讼审判制度的发展变化。


    正确答案: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为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巩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及时打击一切破坏抗日的违法犯罪活动,保证抗日战争的胜利,在诉讼审判制度方面出现了如下一些变化:
    第一,在管辖方面:公安机关对于汉奸罪、盗匪罪、烟毒罪、破坏坚壁清野财物罪等特种刑事犯罪,行使侦查、逮捕、预审和起诉权,在紧急情况下对武装敌特分子的处决权;检察机关仍负责对普通刑事案件的侦查、预审和起诉。审判由法院和司法处、科负责。关于军民诉讼案件管辖的基本原则是:军事案件归军法机关审理,其他案件一律归地方司法机关审理。
    第二,起诉方面:抗日战争期间,法律规定刑事案件的被害人及其亲属可以提起自诉;对通奸、重婚等妨害婚姻家庭的行为,以及略诱妇女意图与自己或他人结婚或为猥亵、奸淫等妨害自由行为,只有受害人及其近亲属才有告诉权,告诉才处理;告诉才处理的案件,告诉人无论在判决前后均可撤回告诉,其诉讼有效期间为自知道事实之日起一年内,逾期不予受理。此外,群众也可以代原告人起诉。
    第三,在审判方面:审级上抗日民主政权一般采用三级三审制。县一级所设司法机关为第一审级,第二审级在有的根据地为专署司法机构,有些边区为省级司法机构,第三审级在有些根据地为边区(省)级司法机构或边区政府,在有的根据地则在名义上为国民政府最高法院。审判一律采取公开审判、人民陪审制,对于典型的民事案件和重大的刑事案件进行有广泛的群众参加的审判方式,即人民公审。普遍建立巡回审判和就地审判制度,推广马锡伍审判方式。死刑复核制度进一步完善,各根据地的法律都规定,除战时特殊情况外,对死刑判决,不论被告人是否上诉,都须报经上级司法机关复核批准后才能执行。人民调解制度从组织形式到内容、程序都进一步完善,实现了人民调解的制度化和法律化。

  • 第14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展开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晋冀鲁豫边区等各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都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根据中共中央1937年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各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施政纲领,作为抗日民主政权一切工作的准绳。主要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
    施政纲领的基本内容:
    (1)实行团结抗日;
    (2)推行民主政治;
    (3)促进经济建设;保护一切抗日人民的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公营工业,奖励合作社与私人企业,促进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C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
    (4)发展文化教育。

  • 第15题:

    简述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正确答案:(1)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内容
    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确地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2)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①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案件;
    ②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意见;
    ③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形式。
    (3)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意义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和推广,培养了大批优秀司法干部,解决了积年疑难案件,减少争诉促进团结,利于生产保证抗日,使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落到实处。

  • 第16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 A、深入调查研究
    • B、简化诉讼手续
    • C、巡回审判
    • D、就地办案
    • E、审判与调解相结合

    正确答案:A,B,C,D,E

  • 第17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的特点。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时期,各敌后根据地没有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而只有地方性政权,其性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在政治组织形式上采取参议会制度。
    1.抗日民主政权性质
    随着抗日战争的全面爆发和第二次国共合作的确立,原陕甘宁革命根据地苏维埃政府改为中华民国特区政府,完成了苏维埃政权向抗日民主政权的过渡。此后,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深入敌后开辟抗日根据地。
    陕甘宁边区和各敌后抗日根据地所建立的抗日民主政权在形式上属于中华民国的地方政权。但在其性质上,则既不同于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专政,也不同于苏维埃工农民主专政,而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是一切赞成抗日又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是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于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抗日民主政权的基本力量是工人、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主力是工人和农民。
    2.抗日民主政权组织形式
    抗日民族政权的组织形式是参议会制度。参议会制度是在第二次国共合作条件下由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过渡而来的。这一制度在陕甘宁苏维埃政府向抗日民主政权转变的初期,曾称议会制度。1938年7月,第一届国民参政会作出了在各省、市召开参政会的决定。
    参议会制度的基础原则。抗日民主政权的参议会制度虽然名称与国民政府的参议会制度保持一致,但在其组织指导原则上,却更多地保留了苏维埃代表大会制度的某些特点。如它继续采取民主集中制、党的领导、议行合一等原则,并在发展过程中,实行三三制与精兵精政的原则。
    第一,党的领导原则。共产党领导在苏维埃时期就是一条实际的政权组织原则,到抗日战争后期,这一原则更加明确地提了出来。
    第二,议行合一原则。在各抗日根据地颁布的参议会组织法规中,都明确规定乡参议会实行议行合一制,乡参议会既为立法机构,又为行政机构。
    第三,“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是毛泽东1940年3月提出的。
    第四,“精兵简政”原则。这是党外人士李鼎明在1941年陕甘宁边区第二届参议会上提出的提案。

  • 第18题:

    "马锡五审判方法"是群众路线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产生于()

    • A、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 B、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 C、人民民主政权时期
    • D、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内容与特点。

    正确答案: (1)马锡五审判方式的主要内容
    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工作中,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正确地解决了许多疑难案件,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
    (2)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
    ①深入农村,调查研究,实事求是地了解案件;
    ②依靠群众,教育群众,尊重群众意见;
    ③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不拘形式。
    (3)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历史意义
    马锡五审判方式的出现和推广,培养了大批优秀司法干部,解决了积年疑难案件,减少争诉促进团结,利于生产保证抗日,使新民主主义司法制度落到实处。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名词解释题
    马锡五审判方式

    正确答案: 抗日民主政权创立的一种将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运用于司法审判工作的审判方式,即依靠群众调查研究,解决案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有什么特点?何谓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司法机关。边区设高等法院。各县设司法处或司法科。军队系统设立军法机关。抗日民主政权的审级制度基本上是二级二审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审检合一的原则。抗日民主政权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诉讼制度。为了保障边区人民的合法权利,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诉讼条例,例《军民诉讼暂行条例》、《陪审制暂行办法》、《关于改进司法制度的决定》、《关于特种刑事案例审理程序之决定》等等。诉讼制度的主要原则是
    (1)简化诉讼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2)侦查、逮捕、审理权由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统一依法行使;
    (3)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4)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诉讼制度有:人民陪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辩护制度、就地审判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群众公审制度、复核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工作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司法制度,介它集中体现了边区制度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是边区革命司法制度的缩影。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
    (1)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2)停靠群众,正确判案;
    (3)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总之,马锡五审判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战"。
    (三)调解制度。制定了许多调解条例:《山东省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晋东西北村调解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行政村调解工作条例》等。调解工作的任务, 是以加强人民内部团结,巩固农村统一战线,减免人民讼累,节约人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调解的范围是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调解的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不是诉讼必须程序原则。调解的种类: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司法调解。
    (四)狱政制度。是从改选犯人这一根本目的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狱政制度。各边区都设立了看守所和监狱。监狱工作原则是实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禁止对犯人实行单纯的"报复"与"惩办"主义,监狱的一切设施都是为了教育改选犯人。监狱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劳动改选制度、鼓励自新制度。
    党鸿奎经验。党鸿奎是陕甘宁边区监狱的典狱长。他在监狱工作中积极贯彻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加强对犯人的思想教育、调动犯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关心犯人的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马锡五审判方法"是群众路线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运用,其产生于()
    A

    工农民主政权时期

    B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

    C

    人民民主政权时期

    D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展开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晋冀鲁豫边区等各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都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根据中共中央1937年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各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施政纲领,作为抗日民主政权一切工作的准绳。主要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
    施政纲领的基本内容:
    (1)实行团结抗日;
    (2)推行民主政治;
    (3)促进经济建设;保护一切抗日人民的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公营工业,奖励合作社与私人企业,促进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C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
    (4)发展文化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