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相关问题
  • 第1题:

    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根据地建立的政权是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政权,它是(  )。


    A.一切赞成抗日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

    B.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

    C.和地主资产阶级政权有根本的区别

    D.和工农民主阶级有所不同

    答案:A,B,C,D
    解析:
    抗日民主统一战线的政权不同于工农民主专政,和地主阶级政权有根本的区别,是由几个革命阶级联合起来对付汉奸和反动派的民主专政,是一切赞成抗日赞成民主的人们的政权。故选ABCD。

  • 第2题:

    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是( )

    A.《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B.《中华苏维埃共和国惩治反革命条例》
    C.《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
    D.《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劳动法》

    答案:A
    解析:
    1941年11月颁布的《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是抗日民主政权制定的最具代表性的宪法性文件。

  • 第3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展开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晋冀鲁豫边区等各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都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根据中共中央1937年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各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施政纲领,作为抗日民主政权一切工作的准绳。主要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
    施政纲领的基本内容:
    (1)实行团结抗日;
    (2)推行民主政治;
    (3)促进经济建设;保护一切抗日人民的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公营工业,奖励合作社与私人企业,促进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C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
    (4)发展文化教育。

  • 第4题:

    抗日民主政权革命立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这些立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抗日民主政权革命立法主要包括:
    (一)刑事立法。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贯彻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之中, 在对敌斗争和打击刑事犯罪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主要内容为:
    (1)严惩汉奸;
    (2)打击盗匪;
    (3)惩治破坏坚壁清野财物的犯罪活动;
    (4)严禁烟毒;
    (5)惩治贪污;
    (6)打击其他刑事犯罪。
    (二)土地、民事立法。其立法基本原则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减减租减息土地政策为依据。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三项原则是:
    (1)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
    (2)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是赞成民主改革的;
    (3)承认资本主义和富农的生产方式在当时的进步性,承认资产阶级和富农在当时不仅有抗日要求,并且有民主要求。
    土地、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是:
    (1)既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也保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2)减租交息,保障佃权;
    (3)减息交息,保护抵利贷。
    (三)劳动立法。其基本原则为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依据的。即调节劳资双方利益,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方应适当改善工人生活,增加工人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工人应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劳动,增加生产;保护妇女、青工、童工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1)保护工人的合法权利;
    (2)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3)确定实际的工资制度;
    (4)加强必要的劳动保护;
    (5)保护妇女、青工、童工的特殊利益;
    (6)正确处理劳资纠纷。
    (四)婚姻立法。其基本原则为:
    (1)反对封建主义,实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2)建设革命的社会秩序;
    (3)有利于抗日战争。婚姻立法的主要内容是结婚、离婚和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利益。

  • 第5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 主要内容:
    (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
    (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
    意义:调整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 第6题:

    什么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


    正确答案: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
    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政权人员如何组成,是政权建设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它既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直接关系到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和群众基础是否广泛。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不同,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华中根据地实行"三三制"以后,原地方精英与新四军和抗日政权出现了少见的融洽气氛,特别是一些被选进或者聘任为参议员和区代表的乡绅,表现出空前的抗日热情。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 第7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1937年8月颁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减租减息”的原则。各根据地以此为指导制定了本*地区的土地法规。
    (1)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公有土地所有权归边区政府;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法定范围内可以对土地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无论公、私土地所有权,均受法律保护,强调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
    (2)减租交租,保障佃权
    陕甘宁边区地租有四种,即定租,活租,伙种,按庄稼、按原租额减10%至12%。收租人不得多收、预收、收取押租及欠租作息。承租人不得减少租额。
    减租条例定有四项收回租地的条件,除此条件之外,出租人不得随意收回租地。
    (3)减息交息,低利借贷
    现存债务一律实行减息,禁止高利贷。具体减息办法是:一般以年利率不超过10%为计息标准,如付息累计已经超过原本1倍者,停利还本;付息已经超过原本2倍者,本利停付,债务取消,借贷关系视为消灭。债务人减息之后不得拒不交息。

  • 第8题:

    填空题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施政纲领共同确认中共中央在政权组织的“()”原则。

    正确答案: 三三制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有什么特点?何谓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司法机关。边区设高等法院。各县设司法处或司法科。军队系统设立军法机关。抗日民主政权的审级制度基本上是二级二审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审检合一的原则。抗日民主政权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诉讼制度。为了保障边区人民的合法权利,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诉讼条例,例《军民诉讼暂行条例》、《陪审制暂行办法》、《关于改进司法制度的决定》、《关于特种刑事案例审理程序之决定》等等。诉讼制度的主要原则是
    (1)简化诉讼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2)侦查、逮捕、审理权由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统一依法行使;
    (3)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4)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诉讼制度有:人民陪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辩护制度、就地审判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群众公审制度、复核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工作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司法制度,介它集中体现了边区制度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是边区革命司法制度的缩影。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
    (1)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2)停靠群众,正确判案;
    (3)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总之,马锡五审判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战"。
    (三)调解制度。制定了许多调解条例:《山东省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晋东西北村调解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行政村调解工作条例》等。调解工作的任务, 是以加强人民内部团结,巩固农村统一战线,减免人民讼累,节约人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调解的范围是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调解的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不是诉讼必须程序原则。调解的种类: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司法调解。
    (四)狱政制度。是从改选犯人这一根本目的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狱政制度。各边区都设立了看守所和监狱。监狱工作原则是实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禁止对犯人实行单纯的"报复"与"惩办"主义,监狱的一切设施都是为了教育改选犯人。监狱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劳动改选制度、鼓励自新制度。
    党鸿奎经验。党鸿奎是陕甘宁边区监狱的典狱长。他在监狱工作中积极贯彻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加强对犯人的思想教育、调动犯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关心犯人的生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什么是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

    正确答案: 三三制是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统一战线政权政策。根据这一政策,抗日民主政权中人员的分配,共产党员大体占三分之一,左派进步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中间分子和其他分子大体占三分之一。1941年,抗日根据地政权机构在人员分配上实行“三三制”原则。“三三制”政权是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性质的制度,团结了各抗日阶级、阶层,争取了中间力量,孤立了顽固势力,巩固和发展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权人员如何组成,是政权建设遇到的第二个大问题,它既表明了政权的性质,也直接关系到它的阶级基础是否巩固和群众基础是否广泛。与土地革命战争时期的工农民主政权不同,抗日根据地政权最显著的特点,是从1940年开始实行"三三制",即在参议会和政府组成人员中,不仅有工农代表,还有其他阶级阶层的代表,即共产党员占三分之一,非共产党的左派进步分子占三分之一,不左不右的中间派占三分之一。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抗日根据地实行"三三制",其实质就是为了反对在党内长期存在的"左"倾关门主义,实行更广泛的民主政治,建立一个包容性更强、代表性更加广泛的政权,以适应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需要。"三三制"的实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其中最突出的,是使边区各级政权有了广泛的代表性,有力地调动了社会各界团结抗战的积极性。一些跑到敌占区的地主开始回乡,乡绅富商也有了在根据地投资经营的积极性。华中根据地实行"三三制"以后,原地方精英与新四军和抗日政权出现了少见的融洽气氛,特别是一些被选进或者聘任为参议员和区代表的乡绅,表现出空前的抗日热情。乡绅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以后,减租减息的阻力也相应地减小了。另外,"三三制"也使边区政权决策的民主性、科学性大大加强,提高了边区各级政权机关的工作效率。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 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在政治上实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原则,边区人民包括地主、资本家,只要拥护抗日,不反共,皆可参加政府工作。经济上调解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协调各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原则,不立即消灭封建地主经济。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作出了更系统、更成熟的规定,如保障人权,建立逮捕与审判制度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刑法适用的原则及其主要罪名。

    正确答案: (1)刑法适用原则
    ①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汉奸分子,除绝对坚决不愿改悔者外,不问其过去行为如何,一律实行宽大政策,争取感化转变,给以政治上与生活上之出路,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过书。对于破坏民族利益绝对不愿改悔者,则依法严办坚决镇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区分首要与胁从,惩办主要施于首要分子,宽大主要施于胁从分子。
    ②贯彻保障人权原则
    不放过一个敌探奸细,不错办冤枉一个好人。
    ③反对威吓报复,实行感化教育原则
    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改造罪犯的腐朽没落思想。反对惩办主义,用说服方法帮助其认识错误;反对报复主义,减少罪犯痛苦,以利于其安心守法、彻底改造。
    (2)主要罪名
    ①汉奸罪
    凡以破坏抗战为目的而实施的一切行为均可构成汉奸罪。
    ②盗匪罪
    凡以抢劫为目的而实施的法律规定的行为均可构成盗匪罪。
    ③破坏边区罪
    凡以破坏边区为目的的各种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均可构成破坏边区罪。
    ④破坏坚壁财物罪
    抗日根据地特有的罪名。坚壁财物也称空室清野财物,即把公私财物埋藏或隐藏起来、将建筑物用土石堵塞起来以免遭到破坏。凡勾结敌伪挖掘搜索坚壁财物者,或毁损、窃盗上述财物者,均构成破坏坚壁财物罪。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属于抗日民主政权时期制定的宪法性文件有(  )。
    A.《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
    B.《抗日救国十大纲领》
    C.《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D.《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


    答案:A,B,C
    解析:
    【精解】抗日民主政权时期颁布了许多宪法性文件,其中较具有代表性的有:《陕甘宁边区保障人权财权条例》、《抗日救国十大纲领》、《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以及各边区的施政纲领。而《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是解放战争时期颁布的宪法性文件,故排除D项。

  • 第14题:

    试述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相比较有哪些特点。


    正确答案: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与《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制定的历史背景不同。前者在政治上实行抗日民主统一战线原则,边区人民包括地主、资本家,只要拥护抗日,不反共,皆可参加政府工作。经济上调解各阶级之间的利益,协调各种经济成分发展的原则,不立即消灭封建地主经济。在民主与法制方面,作出了更系统、更成熟的规定,如保障人权,建立逮捕与审判制度等。

  • 第15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司法制度有什么特点?何谓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一)司法机关。边区设高等法院。各县设司法处或司法科。军队系统设立军法机关。抗日民主政权的审级制度基本上是二级二审制。抗日民主政权实行审检合一的原则。抗日民主政权司法机关的组织原则是民主集中制。
    (二)诉讼制度。为了保障边区人民的合法权利,抗日民主政权制定了诉讼条例,例《军民诉讼暂行条例》、《陪审制暂行办法》、《关于改进司法制度的决定》、《关于特种刑事案例审理程序之决定》等等。诉讼制度的主要原则是
    (1)简化诉讼程序,方便人民群众;
    (2)侦查、逮捕、审理权由公安机关和司法机关统一依法行使;
    (3)实事求是,调查研究;
    (4)严禁刑讯逼供,重证据不轻信口供;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主要诉讼制度有:人民陪审制度、公开审判制度、辩护制度、就地审判制度、巡回审判制度、群众公审制度、复核制度。
    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是陕甘宁边区陇东分区专员兼高等法院陇东分庭庭长。他在审判工作中,创造了贯彻司法民主的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马锡五审判方式并不是一种特定的司法制度,介它集中体现了边区制度的民主性和公开性, 是边区革命司法制度的缩影。这一审判方式的特点是:
    (1)深入群众,调查研究,实事求是;
    (2)停靠群众,正确判案;
    (3)方便群众,诉讼手续简便。
    总之,马锡五审判方式集中为一点,就是"充分的群众观战"。
    (三)调解制度。制定了许多调解条例:《山东省调解委员会暂行组织条例》《晋东西北村调解暂行办法》《晋察冀边区行政村调解工作条例》等。调解工作的任务, 是以加强人民内部团结,巩固农村统一战线,减免人民讼累,节约人力、财力,提高工作效率,促进生产发展。调解的范围是民事纠纷和轻微刑事案件。调解的原则:自愿原则、合法原则、不是诉讼必须程序原则。调解的种类:民间调解、群众团体调解、政府调解、司法调解。
    (四)狱政制度。是从改选犯人这一根本目的出发,不断加强和改进监狱工作,建立的新民主主义的政狱政制度。各边区都设立了看守所和监狱。监狱工作原则是实行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禁止对犯人实行单纯的"报复"与"惩办"主义,监狱的一切设施都是为了教育改选犯人。监狱工作制度:日常管理制度、思想教育制度、劳动改选制度、鼓励自新制度。
    党鸿奎经验。党鸿奎是陕甘宁边区监狱的典狱长。他在监狱工作中积极贯彻思想教育与劳动改选相结合的原则,创造了丰富的经验:加强对犯人的思想教育、调动犯人的生产积极性和关心犯人的生活。

  • 第16题:

    抗日民主政权时期施政纲领共同确认中共中央在政权组织的“()”原则。


    正确答案:三三制

  • 第17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主危亡,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于1937年8月25日发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据此,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制定了施政纲领。这些纲领总的来看,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他们的基本内容有:
    第一,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总任务。各边区《施政纲领》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全国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保卫边区、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第二,确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所谓“三三制”,即在边区政府和参议会人员的组成上,共产党人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党外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该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它的实施既保证了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又团结了其他抗日力量,有利于调动更广泛的力量进行抗日。
    第三,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经济政策。各边区《施政纲领》都规定了保护抗日人民土地财产所有权;实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调和劳资关系,改善工人生活,也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大力发展农业、林牧业、手工业生产等。
    第四,保障抗日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各边区施政纲领规定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自由权,保障一切抗日党派、团体、人民的人权、财权及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居住迁徙、信仰自由等权利;诉愿权,人民有以任何方式对公务人员的非法行为进行控告的权利。

  • 第18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刑法适用的原则及其主要罪名。


    正确答案:(1)刑法适用原则
    ①镇压与宽大相结合的原则
    对于汉奸分子,除绝对坚决不愿改悔者外,不问其过去行为如何,一律实行宽大政策,争取感化转变,给以政治上与生活上之出路,不得加以杀害、侮辱、强迫自首或强迫其写悔过书。对于破坏民族利益绝对不愿改悔者,则依法严办坚决镇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应区分首要与胁从,惩办主要施于首要分子,宽大主要施于胁从分子。
    ②贯彻保障人权原则
    不放过一个敌探奸细,不错办冤枉一个好人。
    ③反对威吓报复,实行感化教育原则
    以无产阶级思想克服改造罪犯的腐朽没落思想。反对惩办主义,用说服方法帮助其认识错误;反对报复主义,减少罪犯痛苦,以利于其安心守法、彻底改造。
    (2)主要罪名
    ①汉奸罪
    凡以破坏抗战为目的而实施的一切行为均可构成汉奸罪。
    ②盗匪罪
    凡以抢劫为目的而实施的法律规定的行为均可构成盗匪罪。
    ③破坏边区罪
    凡以破坏边区为目的的各种法律规定的犯罪行为均可构成破坏边区罪。
    ④破坏坚壁财物罪
    抗日根据地特有的罪名。坚壁财物也称空室清野财物,即把公私财物埋藏或隐藏起来、将建筑物用土石堵塞起来以免遭到破坏。凡勾结敌伪挖掘搜索坚壁财物者,或毁损、窃盗上述财物者,均构成破坏坚壁财物罪。

  • 第19题:

    问答题
    抗日民主政权革命立法主要包括哪些方面?这些立法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内容是什么?

    正确答案: 抗日民主政权革命立法主要包括:
    (一)刑事立法。其原则是中国共产党的镇压与宽大相结合、惩办与教育相结合的政策,贯彻于抗日民主政权的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之中, 在对敌斗争和打击刑事犯罪中发挥了巨大的威力。其主要内容为:
    (1)严惩汉奸;
    (2)打击盗匪;
    (3)惩治破坏坚壁清野财物的犯罪活动;
    (4)严禁烟毒;
    (5)惩治贪污;
    (6)打击其他刑事犯罪。
    (二)土地、民事立法。其立法基本原则为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立法是以中国共产党的减减租减息土地政策为依据。抗日根据地土地政策的三项原则是:
    (1)承认农民是抗日与生产的基本力量;
    (2)承认地主的大多数是有抗日要求的,一部分开明绅士是赞成民主改革的;
    (3)承认资本主义和富农的生产方式在当时的进步性,承认资产阶级和富农在当时不仅有抗日要求,并且有民主要求。
    土地、民事立法的主要内容是:
    (1)既保护农民的土地所有权,也保护地主的土地所有权;
    (2)减租交息,保障佃权;
    (3)减息交息,保护抵利贷。
    (三)劳动立法。其基本原则为是以中国共产党的抗日 民族统一战线政策为依据的。即调节劳资双方利益,提高劳动生产率;资方应适当改善工人生活,增加工人工资,减少工作时间;工人应遵守劳动纪律,努力劳动,增加生产;保护妇女、青工、童工实行同工同酬。
    劳动立法的主要内容:
    (1)保护工人的合法权利;
    (2)规定合理的工作时间;
    (3)确定实际的工资制度;
    (4)加强必要的劳动保护;
    (5)保护妇女、青工、童工的特殊利益;
    (6)正确处理劳资纠纷。
    (四)婚姻立法。其基本原则为:
    (1)反对封建主义,实行新民主主义婚姻制度;
    (2)建设革命的社会秩序;
    (3)有利于抗日战争。婚姻立法的主要内容是结婚、离婚和保护妇女和子女的利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的土地政策和立法内容。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抗日民主政权的施政纲领是在什么情况下制定的?其主要内容和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中国革命进入了抗日战争时期。中共领导的工农红军改编为八路军、新四军,奔赴抗日前线,展开敌后游击战争,开辟了晋冀鲁豫边区等各抗日根据地,各根据地都相继建立了抗日民主政权。根据中共中央1937年通过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各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制定和颁布了施政纲领,作为抗日民主政权一切工作的准绳。主要有:《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晋察冀边区施政纲领》、《晋冀鲁豫边区政府施政纲领》、《山东省战时施政纲领》等
    施政纲领的基本内容:
    (1)实行团结抗日;
    (2)推行民主政治;
    (3)促进经济建设;保护一切抗日人民的土地所有权,发展农业生产;发展公营工业,奖励合作社与私人企业,促进工业生产与商业流通;C实行合理的税收制度。
    (4)发展文化教育。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内容和意义。

    正确答案: (1)保护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2)减轻地租百分之二十五的规定及保护佃权的规定;
    (3)减轻债务利息的规定;
    意义:调整了农村中的阶级关系,加强了民族的团结,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施政纲领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国共产党为挽救民主危亡,提出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并于1937年8月25日发布了《抗日救国十大纲领》,据此,各根据地抗日民主政权先后制定了施政纲领。这些纲领总的来看,其基本精神是一致的,他们的基本内容有:
    第一,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总任务。各边区《施政纲领》将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调动全国一切人力、物力、财力,为保卫边区、保卫中国、驱逐日本帝国主义而战。
    第二,确立了抗日民主政权建设的“三三制”原则。所谓“三三制”,即在边区政府和参议会人员的组成上,共产党人占三分之一,代表无产阶级和贫农;党外进步人士占三分之一,代表农民和小资产阶级;中间分子占三分之一,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和开明绅士。该原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抗日民主统一战线政策。它的实施既保证了共产党在政权中的领导地位,又团结了其他抗日力量,有利于调动更广泛的力量进行抗日。
    第三,规定了抗日民主政权的经济政策。各边区《施政纲领》都规定了保护抗日人民土地财产所有权;实行减租减息、交租交息;调和劳资关系,改善工人生活,也维护资本家的利益;大力发展农业、林牧业、手工业生产等。
    第四,保障抗日人民的民主自由权利。各边区施政纲领规定的权利,主要有:选举权,实行普遍、直接、平等、无记名投票的选举制度;自由权,保障一切抗日党派、团体、人民的人权、财权及言论、出版、结社、集会、居住迁徙、信仰自由等权利;诉愿权,人民有以任何方式对公务人员的非法行为进行控告的权利。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抗日民主政权土地立法的主要内容

    正确答案: 1937年8月颁布的《抗日救国十大纲领》,确立了“减租减息”的原则。各根据地以此为指导制定了本*地区的土地法规。
    (1)关于土地所有权的规定
    公有土地所有权归边区政府;私有土地所有权人在法定范围内可以对土地自由使用、收益和处分。无论公、私土地所有权,均受法律保护,强调保护农民土地所有权。
    (2)减租交租,保障佃权
    陕甘宁边区地租有四种,即定租,活租,伙种,按庄稼、按原租额减10%至12%。收租人不得多收、预收、收取押租及欠租作息。承租人不得减少租额。
    减租条例定有四项收回租地的条件,除此条件之外,出租人不得随意收回租地。
    (3)减息交息,低利借贷
    现存债务一律实行减息,禁止高利贷。具体减息办法是:一般以年利率不超过10%为计息标准,如付息累计已经超过原本1倍者,停利还本;付息已经超过原本2倍者,本利停付,债务取消,借贷关系视为消灭。债务人减息之后不得拒不交息。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