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唐律疏议》共十二篇,其篇名依次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更多“简述《唐律疏议》的篇数和篇名”相关问题
  • 第1题: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B.《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C.《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D.《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答案:B,C
    解析:
    【详解】
    A项混淆了隋唐立法的时间顺序。隋唐时的立法顺序为:《开皇律》、《武德律》、《贞观律》、《永徽律》。唐律集封建法律之大成,是中华法系的代表作,唐律的完备标志 着中华法系的成熟。在整个中国封建法制史上唐律起了承前启后的作用,唐律的立法 思想、原则、篇章体例、法律内容都集前朝立法之大成,同时唐律又对后世的立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自汉武帝开始,中国封建法律开始了儒家化的过程,贞观年间,因为对于礼法关系的认识有了新的提高,所以在《永徽律疏》编订时就确立了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原则。在这个原则的指导下,唐律“一准乎礼”。D项不正确,它混淆了晋朝的《泰始律》与《永徽律疏》。《泰始律》是晋武帝泰始三年(公元267年)完成、次年颁行全国的一部法律。这部法律由张斐、 杜预作注释,为晋武帝首肯从而具有了与律文同等的法律地位,《泰始律》又称为 “张杜律”。

  • 第2题: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唐律疏议》中的《律》是指《贞观律》
    • B、《唐律疏议》的称呼是元代以后才出现的
    • C、《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 D、《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A

  • 第3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 C、《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B,C

  • 第4题:

    《唐律疏议》(《永徽律疏》)


    正确答案:唐高宗永徽年间,以《贞观律》为基础编纂《永徽律》,十二篇五百条。此后又对五百条律文逐条逐句进行注释,并附在律文之后,称作疏议。律与疏具有同等法律效力,合称《永徽律疏》,是唐代法典的代表作。后人又称之为《唐律疏议》。

  • 第5题:

    《唐律疏议》唐律中原称为()。

    • A、《律疏》
    • B、《唐律疏议》
    • C、《永徽律疏》
    • D、《大唐律疏》

    正确答案:C

  • 第6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 A、《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 B、《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 C、《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 D、《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唐律中原称为()。
    A

    《律疏》

    B

    《唐律疏议》

    C

    《永徽律疏》

    D

    《大唐律疏》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疏议》的篇数和篇名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共十二篇,其篇名依次为:名例律、卫禁律、职制律、户婚律、厩库律、擅兴律、贼盗律、斗讼律、诈伪律、杂律、捕亡律、断狱律。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的第十二篇的篇名为()。
    A

    诈伪律

    B

    杂律

    C

    捕亡律

    D

    断狱律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唐律疏议》“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

    正确答案: (1)德礼是行政教化的根本,刑罚是行政教化的表现;
    (2)德礼和刑罚对行政教化之不可缺少。
    (3)礼的精神已经完全熔化在律文之中,体现了礼主刑辅,礼法相结合的思想。
    德礼为政教之本,刑罚为政教之用的思想,唐代统治者将礼义道德的作用和法律的作用,在儒家思想原则上完全统一起来,长孙无忌在《唐律疏议序》中将德刑关系概括无“本”与“用”的关系,即原则与手段的关系,将礼的精神完全融化于律中,礼之所许,律亦不禁,礼之所禁,律亦不许,它标志着中国古代礼治的法律化已接近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些是正确的?( )
    A

    《唐律疏议》是由张斐、杜预完成的法律注释

    B

    《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C

    《唐律疏议》奠定了中华法系的传统

    D

    《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 A,C
    解析: 《唐律疏议》体现了“礼法合一”,是中华法系形成的标志。故BC正确。《唐律疏议》是《武德律》之后,由张斐、杜预完成法律注释的是《晋律》而非《唐律》。

  • 第12题:

    问答题
    请简述《唐律疏议》的篇目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
    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
    第三篇《职制律》,主要是关于国家机关官员的没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贪官枉法等;
    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第五篇《厩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徭役等,以确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劳役征发,缓和社会矛盾;
    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
    第八篇《斗讼律》,主要是关于惩治斗殴和维护封建的诉讼制度;
    第九篇《诈伪律》主要是关于打击欺诈、骗人的犯罪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第十篇《杂律》,凡不属于其他“分则”篇的都在此规定;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徭役征发和社会安全。
    第十二篇《断狱律》,主要是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 A、名例
    • B、卫禁
    • C、户婚
    • D、捕亡

    正确答案:B

  • 第14题:

    《唐律疏议》


    正确答案: 《唐律疏议》是永徽四年唐高宗诏令“疏解”《永徽律》而制定的法典,时称《永徽律疏》,后称《唐律疏议》。
    现存版本由唐律律文和“疏议”组成,共十二篇,502条。其结构严谨,设置合理,律条简要,将律文与疏议有机结合起来,立法技术很高,是迄今我国历史上保留下来的最完整、最有影响力的封建法典。

  • 第15题:

    《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 A、具律
    • B、刑名
    • C、法例
    • D、名例律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唐律疏议》的结构分为()。

    • A、律文
    • B、疏议
    • C、问答
    • D、注

    正确答案:A,B,C,D

  • 第17题:

    《唐律疏议》的第十二篇的篇名为()。

    • A、诈伪律
    • B、杂律
    • C、捕亡律
    • D、断狱律

    正确答案:D

  • 第18题:

    简述《唐律疏议》的篇目内容。


    正确答案: 第一篇《名例律》,相当于现代刑法总则,主要规定了刑罚制度和基本原则;
    第二篇《卫禁律》,主要是关于保护皇帝人身安全、国家主权与边境安全;
    第三篇《职制律》,主要是关于国家机关官员的没置、选任、职守以及惩治贪官枉法等:
    第四篇《户婚律》,主要是关于户籍、土地、赋役、婚姻、家庭等,以保证国家赋役来源和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关系;
    第五篇《厩库律》,主要是关于饲养牲畜、库藏管理,保护官有资财不受侵犯;
    第六篇《擅兴律》,主要是关于兵士征集、军队调动、将帅职守、军需供应、擅自兴建和征发徭役等,以确保军权掌握在皇帝手中,并控制劳役征发,缓和社会矛盾;
    第七篇《贼盗律》,主要是关于严刑镇压蓄意推翻封建政权,打击其他严重犯罪,保护公私财产不受侵犯;
    第八篇《斗讼律》,主要是关于惩治斗殴和维护封建的诉讼制度;
    第九篇《诈伪律》主要是关于打击欺诈、骗人的犯罪行为,维护封建社会秩序;
    第十篇《杂律》,凡不属于其他“分则”篇的都在此规定;
    第十一篇《捕亡律》,主要是关于追捕逃犯和兵士、丁役、官奴婢逃亡,以保证封建国家兵役和徭役征发和社会安全。
    第十二篇《断狱律》,主要是关于审讯、判决、执行和监狱管理。

  • 第19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第二篇的篇名是()。
    A

    名例

    B

    卫禁

    C

    户婚

    D

    捕亡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论述中,不正确的是()
    A

    《唐律疏议》中的《律》是指《贞观律》

    B

    《唐律疏议》的称呼是元代以后才出现的

    C

    《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着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

    D

    《唐律疏议》全面体现了中国古代法律制度的水平、风格和基本特征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中相当于现代法典总则的篇名为()。
    A

    具律

    B

    刑名

    C

    法例

    D

    名例律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唐律疏议》又称《永徽律疏》,是唐高宗永徽年间完成的一部极为重要的法典。下列关于《唐律疏议》的表述哪项是错误的?
    A

    《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

    B

    《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

    C

    《唐律疏议》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

    D

    《唐律疏议》对唐代的《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


    正确答案: A
    解析: 《武德律》时唐代的首部法典,《唐律疏议》不可能对《武德律》等法典有很深的影响,故D选项不正确,应选。《唐律疏议》引用儒家经典作为律文的理论依据,故B选项正确。《唐律疏议》的完成标志中国古代立法达到了最高水平,是中华法系的代表性法典,是中国历史上迄今保存下来最完整、最早、最具有社会影响的古代成文法典,故AC选项正确。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宋刑统》与《唐律疏议》的区别。

    正确答案: (1)在篇下分门、门下列条。
    (2)在各律条后,附以其他法律形式中相关内容的法条
    (3)增加了一些律条。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