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实践可以有两条途径,一个是建“公正团体”,重新组织学校环境,另一个是运用()。
第1题: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提出,道德实践可以有两条途径,一个是建“公正团体”,重新组织学校环境,另一个是运用()。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试述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阶段理论及其在教学实践中的作用。
道德判断的发展依照由低到高的层次发展,其层次不能紊乱或倒置。
(1)前习俗水平:包括两个阶段:
①服从与惩罚的道德定向阶段
②相对于功利的道德定向阶段
(2)习俗水平
③好孩子的道德定向阶段
④维护权威或秩序的道德定向阶段
(3)后习俗水平
⑤社会契约得到的定向阶段
⑥普遍原则的道德定向阶段
对教学的影响:
(1)道德认识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因此,道德认识的培养就应该根据各阶段道德判断发展的特征加以实施,同时,每一阶段的道德判断能力的发展都应在本阶段完成,不能依靠后期的补救,因为后期的补救往往困难的多。
(2)道德认识或品德的发展,是随着道德评价能力的提高而发展的,因此,为了形成道德认识,可以有意识地为学生提供一定的道德两难问题,与学生一起讨论,从而发展他们的道德判断能力,促进品德的形成。
略
第5题:
道德认识发展模式的代表人物是美国心理学家()。
第6题:
体谅模式这种德育模式的创建者是:()
第7题:
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提出,道德发展的三个级别是前习俗道德期()、()
第8题: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证明,人的道德认知的发展经历了从前世俗水平到世俗水平,再到后世俗水平的发展过程。
第9题:
对
错
第10题: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
美国心理学家布莱特
英国德育专家麦克费尔
第11题:
科尔伯格
拉思斯
哈明
西蒙
第12题: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认知性道德发展模式的创建者是:()
第17题:
()倡导道德讨论法和公正团体法,促进儿童道德发展。
第18题:
美国心理学家科尔伯格的道德发展理论指出了道德发展是青少年重要的发展项目,也是社会工作者重要的工作任务。()
第19题:
用道德两难故事研究儿童道德发展的心理学家是()。
第20题:
科尔伯格认为,一个人的道德成熟是指()。
第21题:
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
尊重准则和社会公正感两方面
道德信念的形成
能运用道德原则进行是非判断
第22题:
第23题:
第24题:
科尔伯格
皮亚杰
格塞尔
威尔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