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道德方面,苏格拉底()
第1题:
苏格拉底在批判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时,提出了“()的命题”。
A.艺术即知识
B.道德即知识
C.美德即知识
D.哲学即知识
第2题:
第3题:
苏格拉底在批判智者学派的相对主义时,提出了“()的命题”。
第4题:
儒家在思想方面主张伦理道德,在文化方面主张继往开来。政治方面:以德治国。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儒家的理想是(),即内圣外王。
第5题:
哲学取向的教学理论源于苏格拉底和亚里士多德的“知识即道德”的传统。
第6题:
苏格拉底认为道德教育中身教重于言传。
第7题:
苏格拉底把道德修养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认为“知识就是道德”。
第8题:
在伦理观方面,孟子认为“性本善”,苏格拉底也认为“善是人的内在灵魂”。基于此,他们提出的主张分别是推行()。
第9题:
在道德方面,苏格拉底()
第10题:
艺术即知识
道德即知识
美德即知识
哲学即知识
第11题:
道德
德行
品德
特征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第14题:
在(),职业道德既能使一定的社会或阶级的道德原则和规范“职业化”,又使个人道德品质“成熟化”。
第15题:
苏格拉底把人性称为什么()?
第16题:
儒家在思想方面主张伦理道德,在文化方面主张()。政治方面:以德治国。经济方面:()。社会方面:和谐安宁。儒家的理想是(),即内圣外王。
第17题:
后人称苏格拉底的哲学为()
第18题:
影响组织在道德困境中决策的“道德问题”有哪些方面?
第19题:
古希腊智者学派在社会道德方面强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价值判断标准,不必强求一律;而苏格拉底却认为“美德即知识”。这从根本上反映了()
第20题:
先贤苏格拉底有句名言“美德即知识”,后人对此提出质疑:道德可教吗? 请以“道德是否可教”为话题进行写作。文体不限(诗歌除外),1000字以上。
第21题:
道德的民族性是不同民族在道德习俗、道德意识、道德规范和道德活动等方面表现出来的相同特性。
第22题:
第23题:
道德的“一般”
没有普遍的真理
普遍性和有效性
疑论和相对主义
第24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