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宁汉合流”相关问题
  • 第1题:

    宁汉合流


    答案:
    解析: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合并,史称“宁汉合流”。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建立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革命,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冯玉祥几次致电宁汉双方,调解党内争执。7月24日,汪精卫表示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 第2题:

    “PH灯”是由()设计的。

    • A、汉德森
    • B、保·汉森
    • C、保罗·汉宁森
    • D、保罗·汉斯

    正确答案:C

  • 第3题:

    檄与露布合流是在()。

    • A、两汉
    • B、魏晋南北朝
    • C、唐代
    • D、宋代

    正确答案:B

  • 第4题:

    ()标志着国民党形成了以蒋介石为核心的统一政党。

    • A、宁汉合流
    • B、蒋介石复职
    • C、国民党二届四中全会的召开
    • D、二次北伐战争的开始

    正确答案:C

  • 第5题:

    保罗•汉宁森


    正确答案: 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汉宁森,1925年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一举成功,获博览会金奖,标志着北欧现代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公认。汉宁森不仅仅是丹麦现代设计之父,并且也是丹麦设计思想的核心人物,他是丹麦第一个接受德国等国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的人,在自己编辑的、相当有影响的杂志《批评评论》(Critical Review,丹麦语为KritiskRevy)上提出对丹麦现代设计的原则的主张:丹麦设计应该是为丹麦社会、经济、技术服务的,为促进现代化的文化而服务的。他的主张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性,从而打破了现代设计早期那种精英文化的躯壳,走向市民文化方向,设计是为全民的,不是为少数权贵的,这是丹麦设计,乃至整个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最突出的意识形态要点。

  • 第6题:

    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形式上完成统一的标志()

    • A、宁汉合流
    • B、东北易帜
    • C、中共第五次反围剿失利
    • D、国民大会召开

    正确答案:B

  • 第7题:

    默斯·堪宁汉的舞蹈技术特点


    正确答案:默斯·堪宁汉的舞蹈技术特点表现为"机遇编舞法",这是他研究中国《易经》,再加之长期舞台实践之后形成的。"堪宁汉舞蹈技术"是当今美国现代舞三大训练体系之一。

  • 第8题:

    名词解释题
    汉宁帽

    正确答案: 是一种女子的圆锥形的高顶帽子。帽子长度依身份而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下列哪一事件使得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A

    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B

    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C

    宁汉合流

    D

    “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PH灯”是由()设计的。
    A

    汉德森

    B

    保·汉森

    C

    保罗·汉宁森

    D

    保罗·汉斯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徽汉合流”与京剧艺术的形成。

    正确答案: 京剧是以徽剧、汉剧作为基础的一种“皮黄戏”。在乾隆后期,形成了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的新局面。“四大徽班”进京初期,他们演出也保留着与清初以来盛行剧坛的昆曲、梆子、高腔等剧种“同台演出”的习惯和以“徽调”与“汉调”混同编演的习惯在京献艺,逐渐进入“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些“徽班艺人”善于胆大吸收昆曲、高腔、梆子等各剧种中的念白、声腔、板式变化等方面的经验,不断在艺术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和创造,逐渐使一种赋予时代特色的皮黄戏——“京剧”,得以在声腔、程式、剧目、行当、场面等方面得到全面的丰富和提高,一跃而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全国性的大剧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保罗·汉宁森的成就。

    正确答案: 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汉宁森,1925年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一举成功,获博览会金奖,标志着北欧现代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公认。汉宁森不仅仅是丹麦现代设计之父,并且也是丹麦设计思想的核心人物,他是丹麦第一个接受德国等国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的人,在自己编辑的、相当有影响的杂志《批评评论》(CriticalReview,丹麦语为KritiskRevy)上提出对丹麦现代设计的原则的主张:丹麦设计应该是为丹麦社会、经济、技术服务的,为促进现代化的文化而服务的。他的主张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性,从而打破了现代设计早期那种精英文化的躯壳,走向市民文化方向,设计是为全民的,不是为少数权贵的,这是丹麦设计,乃至整个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最突出的意识形态要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与露布合流是在()

    A两汉

    B魏晋南北朝

    C唐代

    D宋代


    B

  • 第14题:

    简述“徽汉合流”与京剧艺术的形成。


    正确答案:京剧是以徽剧、汉剧作为基础的一种“皮黄戏”。在乾隆后期,形成了所谓的“四大徽班”进京的新局面。“四大徽班”进京初期,他们演出也保留着与清初以来盛行剧坛的昆曲、梆子、高腔等剧种“同台演出”的习惯和以“徽调”与“汉调”混同编演的习惯在京献艺,逐渐进入“徽汉合流”的局面。
    这些“徽班艺人”善于胆大吸收昆曲、高腔、梆子等各剧种中的念白、声腔、板式变化等方面的经验,不断在艺术方面进行大胆的革新和创造,逐渐使一种赋予时代特色的皮黄戏——“京剧”,得以在声腔、程式、剧目、行当、场面等方面得到全面的丰富和提高,一跃而成为具有高度艺术水平的全国性的大剧种。

  • 第15题: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 A、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 B、宁汉合流
    • C、蒋桂战争结束
    • D、东北易帜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汉宁


    正确答案: 最具有代表性的尖顶女性头饰,用来遮盖女性的肩部和脸部。它是一种圆锥状的高帽子,与足上的尖头鞋相互应。帽子的高低代表身份的高低。

  • 第17题:

    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

    • A、宁汉合流
    • B、皇姑屯事件
    • C、东北易帜
    • D、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经过新老军阀的系列混战,近代中国再度在形式上建立统一的中央政权是在()

    • A、1927年7.15政变
    • B、宁汉合流
    • C、9.18事变
    • D、东北易帜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下列哪一事件使得国民党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的统治()

    • A、张学良宣布“东北易帜”
    • B、南京国民政府的成立
    • C、宁汉合流
    • D、“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单选题
    国民政府形式上统一全国的标志是()
    A

    南京国民政府建立

    B

    宁汉合流

    C

    蒋桂战争结束

    D

    东北易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名词解释题
    汉宁

    正确答案: 最具有代表性的尖顶女性头饰,用来遮盖女性的肩部和脸部。它是一种圆锥状的高帽子,与足上的尖头鞋相互应。帽子的高低代表身份的高低。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名词解释题
    宁汉合流

    正确答案: 1927年“七•一五”政变后,武汉国民党政府迁往南京,与南京国民党政府合在一起,史称“宁汉合流”。1927年4月18日,蒋介石国民党集团建立了与武汉国民政府相对立的南京国民政府,造成“宁汉分裂”的局面。7月15日,汪精卫集团在武汉叛变革命,消除了宁汉双方在反共问题上的分歧,使宁汉合流成为可能。冯玉祥几次电宁汉双方,解决党内争执。7月24日,汪精卫表示愿意“和平统一”,并同意迁都南京。南京国民政府和军事委员会进行改组,并发表宁汉合作宣言,宣布国民党“统一”完成。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国民党在形式上统一中国,在全国范围内建立了自己统治的标志是()
    A

    宁汉合流

    B

    皇姑屯事件

    C

    东北易帜

    D

    国民党中央常务委员会通过《训政纲领》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名词解释题
    保罗•汉宁森

    正确答案: 丹麦20~30年代最著名的灯具设计师保罗•汉宁森,1925年他设计的PH灯具在巴黎国际博览会一举成功,获博览会金奖,标志着北欧现代设计的国际地位得到公认。汉宁森不仅仅是丹麦现代设计之父,并且也是丹麦设计思想的核心人物,他是丹麦第一个接受德国等国现代主义设计思想影响的人,在自己编辑的、相当有影响的杂志《批评评论》(Critical Review,丹麦语为KritiskRevy)上提出对丹麦现代设计的原则的主张:丹麦设计应该是为丹麦社会、经济、技术服务的,为促进现代化的文化而服务的。他的主张具有明确的社会目的性,具有明确的经济目的性,从而打破了现代设计早期那种精英文化的躯壳,走向市民文化方向,设计是为全民的,不是为少数权贵的,这是丹麦设计,乃至整个斯堪的纳维亚设计最突出的意识形态要点。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