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权力的更迭。”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北洋军阀的形成原因。


    答案:
    解析:
    【答案要点】袁世凯北洋军阀是指袁世凯建立的封建买办军事政治集团。
    北洋军阀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其深刻的社会根源是由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的。具体说:
    从国内看:①尽管辛亥革命推翻了君主制度,建立了共和政体,但这并未能完成中国革命的反封建任务。落后的封建主义经济仍居绝对优势,封建政治势力和意识形态在中国仍有雄厚的根基和强大的生命力。②清廷在连年“内忧外患”的交迫下,把“筹饷练兵”作为救命符,从人力、财力各方面为军阀的兴起提供了有利的发展条件。袁世凯就是及时抓住清政府编练新军的时机,发展了北洋军阀的势力。③19世纪末20世纪初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也为建设一支新式军队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从国际形势看,主要是由于列强侵华政策改变:20世纪初期,帝国主义一变初衷,开始物色代理人并通过代理人攫取所需权益,袁世凯正是适当的人选,于是列强从政治、经济、军事各方面给袁以为力的支持。
    历史人物的个人作用:袁世凯运用封建权术,由军而成阀,由军阀而成集团,通过军阀集团,而稳操20世纪初期中国的政局,终而控制了全国。

  • 第2题:

    简述地方政府权力的含义和内容。


    正确答案: 地方政府权力是指地方政府在所辖的行政区域内管理社会公共事务的权力。其主要内容包括三种权力:议决权、执行权和行政权。

  • 第3题:

    宋教仁案从本质上看,反映了()

    • A、权力之争      
    • B、日、美帝国主义争夺中国的矛盾
    • C、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正确答案:C

  • 第4题:

    霍布斯认为,现有的国家体制解散时,人类将恢复到初民状态。初民状态中,公众的权力尚未展开,既无政府亦无法律;既无法治,也谈不上公平与不公平。在作战的条件之下,只有强权与欺诈算数。下列时期,与这一特征最为相似的是()

    • A、北洋军阀混战时期
    • B、洋务运动时期
    • C、工农武装割据时期
    • D、维新变法时期

    正确答案:A

  • 第5题:

    简述北洋军阀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正确答案:北洋政府的法律,概括进来,主要内容是:第一,严厉箝制镇压人民的革命活动。第二,保护帝国主义的侵略权益。第三,保护地主买办阶级的利益。第四,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
    其特点:第一,特别法先于普通法。第二,恢复封建法制。第三,军法会审重于其他审判机构。

  • 第6题:

    北洋军阀统治时期军阀混战的深刻原因是()、帝国主义采取划分势力范围的分裂政策


    正确答案:中国地方性的农业经济

  • 第7题:

    简述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权力的更迭。


    正确答案: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分裂割据局面。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为争夺北京政府的最高权利,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混战,北京政府权利不断更迭。
    (1)从1917年7月至1920年7月的三年间,北京政府由皖系军阀执政:
    “府院之争”中,以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皖系执政时的中国政治,时称“两团政治”,即督军团和外交团支配北京政府。皖系通过对德宣战扩展军力,抛弃《临时约法》,新组安福国会;以主权换取借款;奉行“武力统一”政策,到处用兵。北京政府声名狼藉,引起南北政治势力的普遍不满。
    1920年5月,以曹錕、吴佩孚为首的新直系抓住时机,通电主张南北和解,逼皖系退出北京政府。7月10日至23日,直皖军队之间发生战争,奉系张作霖率军入关助直系作战,皖系大败,直系和奉系入主北京政府。
    (2)1920年8月至1924年10月,北京政府进入直系军阀专政时期:
    联手击败皖系的直系和奉系,在北京政府的权力斗争中矛盾再起,并日益尖锐。1922年4月,张作霖调兵入关,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张景惠部临时倒戈,奉军全线崩溃,张作霖被迫退回关外。
    直系军阀的黑暗统治,遭到南方革命势力的反对,掀起反直高潮。9月15日,张作霖趁机再次率部入关,掀起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次由于冯玉祥部反戈一击,直系大败。总统曹錕宣布辞职,奉系军阀开始掌权北京政府。
    (3)1924年10月到1928年6月,北京政府为奉系军阀专政时期:
    1924年11月,段祺瑞就认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实权掌握在奉系与冯系军阀手中。奉系与奉系不久即因势力范围的争夺而爆发战争,直系残部孙传芳与冯玉祥联合攻击奉军军队,冯玉祥又对奉系将领郭松龄策反成功,导致第三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大败告终。
    综上所述,以军力为基础的军阀政治,必然伴随着抗拒民主、践踏法制和对权利的争夺,破环社会经济的发展。

  • 第8题:

    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政政权更迭的过程。


    正确答案: 从不同派系掌握政权的角度看:①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包括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②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北洋军阀的分裂,段祺瑞把持北京中央政权直到战争皖系战败。③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④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张、段、冯的短暂联合,直奉联合反对国民军,北伐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回东北。

  • 第9题:

    政府更迭,必然引起对政府的承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判断题
    政府更迭,必然引起对政府的承认。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试述北洋军阀政府的黑暗统治。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简述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来源。

    正确答案: 地方政府的职权是其履行职能的合法基础。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地方组织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的依据,是地方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
    (2)《地方组织法》则从更广阔、细致、具体的方向为地方政府的权力内容和范围作出了精辟的描述,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权力来源。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也从有关方面为地方政府授权,这些都是其权力的依据。因此,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范围,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考察。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美国联邦政府和州政府的共有权力。
    (1)征税
    (2)借款
    (3)设立银行和公司
    (4)设立法院
    (5)制定和实施法律
    (6)为公共目的而征用财产
    (7)举办公共福利

  • 第14题:

    北洋时期,北洋军阀、进步党、国民党的权力根基都在地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5题:

    五四运动最主要的贡献在于()

    • A、促使北洋军阀政府释放被捕学生
    • B、促使中国人民新的觉悟
    • C、促使北洋军阀政府撤消三个卖国贼的职务
    • D、迫使北洋军阀政府拒绝在《凡尔赛和约》上签字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宋教仁案从本质上反映了()

    • A、权力之争
    • B、共和与专制的矛盾
    • C、日美争夺中国的矛盾
    • D、国民党与北洋军阀的矛盾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简述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斗争


    正确答案:(1)发动“二次革命:和组建中华革命党:为反对袁世凯刺杀宋教仁和“善后大借款”,1913年7月,李烈钧、黄兴等宣布讨袁,南方部分地方响应。坚持两个月后失败。孙中山逃亡日本在东京正式成立中华革命党。
    (2)发动护国战争。为反对袁世凯称帝,蔡锷1915年12月25日,蔡锷宣布云南独立,护国运动爆发。1916年3月22日,袁世凯取消帝制。
    (3)发动护法运动:为恢复并保护中华民国和《临时约法》孙中山两次发动护法运动。1917年发动第一次护法运动。针对皖系军阀段祺瑞破坏《临时约法》,拒绝恢复国会。1920年发动第二次护法运动。针对直系军阀拒绝恢复民国和《临时约法》。两次护法战争均因军阀出卖而失败。第二次护法战争的失败,标志着中国旧民主主义革命的终结。预示着中国人民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将要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 第18题:

    简述民国史上西南军阀与北洋军阀相比的特质。


    正确答案:民国史上的西南军阀主要包括滇系和桂系等。西南军阀形成的时间较早;其经历和所起的作用不同,是孙中山一度依靠的;其不是当政军阀;和帝国主义的关系没有北洋军阀密切;内部组织结构与北洋军阀不同,没有北洋军阀专制和组织严密,民主色彩浓厚一些。

  • 第19题:

    简述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配置特征。


    正确答案: 我国地方政府有混合体地方政府和自治体地方政府两种类型,前一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权力一部分来源于行政区域全体居民,另一部分来源于上一级国家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自治体地方政府(香港、澳门)的权力是由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授权选民,再由选民通过选举授予的;中央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特征具有双轨制的特点。

  • 第20题:

    简述地方各级政府的权力来源。


    正确答案: 地方政府的职权是其履行职能的合法基础。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于《宪法》、《地方组织法》等有关的法律、法规。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作为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的依据,是地方政府的最高权力来源。
    (2)《地方组织法》则从更广阔、细致、具体的方向为地方政府的权力内容和范围作出了精辟的描述,是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重要权力来源。其他一些法律、法规也从有关方面为地方政府授权,这些都是其权力的依据。因此,对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的职权范围,需要从不同的层面进行考察。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地方政府的权力来源和权力配置特征。

    正确答案: 我国地方政府有混合体地方政府和自治体地方政府两种类型,前一种类型的地方政府权力一部分来源于行政区域全体居民,另一部分来源于上一级国家机关和最高国家行政机关;自治体地方政府(香港、澳门)的权力是由代表国家的中央政府授权选民,再由选民通过选举授予的;中央地方政府权力配置特征具有双轨制的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权力的更迭。

    正确答案: 袁世凯死后,北洋军阀陷入分裂割据局面。皖、直、奉三大军阀派系为争夺北京政府的最高权利,不断爆发大规模的混战,北京政府权利不断更迭。
    (1)从1917年7月至1920年7月的三年间,北京政府由皖系军阀执政:
    “府院之争”中,以段祺瑞。冯国璋为首的皖系军阀掌握了北京政府的实权。皖系执政时的中国政治,时称“两团政治”,即督军团和外交团支配北京政府。皖系通过对德宣战扩展军力,抛弃《临时约法》,新组安福国会;以主权换取借款;奉行“武力统一”政策,到处用兵。北京政府声名狼藉,引起南北政治势力的普遍不满。
    1920年5月,以曹錕、吴佩孚为首的新直系抓住时机,通电主张南北和解,逼皖系退出北京政府。7月10日至23日,直皖军队之间发生战争,奉系张作霖率军入关助直系作战,皖系大败,直系和奉系入主北京政府。
    (2)1920年8月至1924年10月,北京政府进入直系军阀专政时期:
    联手击败皖系的直系和奉系,在北京政府的权力斗争中矛盾再起,并日益尖锐。1922年4月,张作霖调兵入关,第一次直奉战争爆发。奉军张景惠部临时倒戈,奉军全线崩溃,张作霖被迫退回关外。
    直系军阀的黑暗统治,遭到南方革命势力的反对,掀起反直高潮。9月15日,张作霖趁机再次率部入关,掀起第二次直奉战争。这次由于冯玉祥部反戈一击,直系大败。总统曹錕宣布辞职,奉系军阀开始掌权北京政府。
    (3)1924年10月到1928年6月,北京政府为奉系军阀专政时期:
    1924年11月,段祺瑞就认中华民国临时执政,实权掌握在奉系与冯系军阀手中。奉系与奉系不久即因势力范围的争夺而爆发战争,直系残部孙传芳与冯玉祥联合攻击奉军军队,冯玉祥又对奉系将领郭松龄策反成功,导致第三次直奉战争以奉系大败告终。
    综上所述,以军力为基础的军阀政治,必然伴随着抗拒民主、践踏法制和对权利的争夺,破环社会经济的发展。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北洋军阀混战与政府政政权更迭的过程。

    正确答案: 从不同派系掌握政权的角度看:①袁世凯统治时期:1912年4月至1916年6月。包括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政府建立,袁世凯复辟帝制及其失败。②皖系军阀统治时期:1916年6月至1920年7月。北洋军阀的分裂,段祺瑞把持北京中央政权直到战争皖系战败。③直系军阀统治时期:1920年7月至1924年10月。包括第一、二次直奉战争和冯玉祥北京政变等。④奉系军阀统治时期:1924年10月至1928年12月。张、段、冯的短暂联合,直奉联合反对国民军,北伐成功,奉系军阀张作霖退回东北。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问答题
    简述北洋军阀政府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和特点。

    正确答案: 北洋政府的法律,概括进来,主要内容是:第一,严厉箝制镇压人民的革命活动。第二,保护帝国主义的侵略权益。第三,保护地主买办阶级的利益。第四,维护封建婚姻家庭制度。
    其特点:第一,特别法先于普通法。第二,恢复封建法制。第三,军法会审重于其他审判机构。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