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描写的是两位史学家之间的微妙交往,其中郭聋指的是()陈瞽指的是()

题目

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描写的是两位史学家之间的微妙交往,其中郭聋指的是()陈瞽指的是()


相似考题
更多“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描写的是两位史学家之间的微妙交往,其中郭聋指的是()陈瞽指的是()”相关问题
  • 第1题:

    陈某将妇女郭某拐卖,郭某的丈夫孙某长期寻妻未果,悲愤交加,自杀。陈某的行为与孙某的死亡之间()

    A、不存在因果关系

    B、存在必然因果关系,陈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C、存在偶然因果关系,陈某应当负刑事责任

    D、存在偶然因果关系,但陈某不应当负刑事责任


    参考答案:A

  • 第2题:

    “郭开构难武安死,一样贪赃致国亡”其中武安指的是谁?


    参考答案:此人是李牧。

  • 第3题: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化区分是由( )提出的。单选

    A. 李心天
    B. 许又新
    C. 郭念锋
    D. 陈仲庚

    答案:A
    解析:
    知识点: 变态与健康心理学 /区分
    李心天提出:1医学标准;2统计学标准;3内省经验标准;4社会适应标准。

  • 第4题:

    在中国古代礼制中,瞽指的是古代哪种职业?()

    • A、乐师
    • B、祭司
    • C、侍官
    • D、史官

    正确答案:A

  • 第5题:

    1963年来到中山大学拜访陈寅恪先生并作诗“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戏称两人相见是“龙虎斗”的著名学者是谁?


    正确答案: 郭沫若

  • 第6题:

    《庄子集释》的辑者是()。

    • A、郭象
    • B、郭庆藩
    • C、苏轼
    • D、陈鼓应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张某和郭某在赵某开的工厂打工,赵某拖欠张、郭16000多元的报酬一直不付。张、郭二人商定后,将赵某15岁的女儿A骗出,然后带到外地扣押以迫使赵某支付报酬。在此期间(21天),张、郭多次打电话让赵某支付报酬,但赵某仍以各种理由拒不支付。于是,张、郭商定将A卖给他人。在张某外出寻找买主期间,郭某奸淫了A。张某找到了买主陈某后,张、郭二人以16000元将A卖掉。陈某买回A后,要与A结为夫妻,遭到拒绝,陈某担心A逃走,便将A关在房间里反锁了1个多月,但A仍不愿意与陈某结婚。陈某后来觉得A年纪小、太可怜,便放A回原居住地与家人团聚。陈某觉得自己亏了,于是找到了张某,让张某退回自己的16000元钱。张某拒绝退还,陈某便于深夜将张某的一辆价值4000元的摩托车骑走。张某、郭某、陈某分别应承担什么刑事责任?理由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张某、郭某构成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属于共同犯罪。
    2、对于张某、郭某,应按照非法拘禁罪、拐卖妇女罪数罪并罚。
    3、对于张某、郭某构成的拐卖妇女罪应分别适用不同的法定刑。其中张某按拐卖妇女罪的基础法定刑量刑,郭某奸淫被拐卖的妇女,法定刑升格。
    4、陈某构成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非法拘禁罪和盗窃罪,应当数罪并罚。
    5、陈某所犯的收买被拐卖的妇女罪,由于他中途自愿将被害人放回家,属犯罪中止,可以不追究刑事责任。

  • 第8题:

    村民陈某在耕田时拣到一匹马,并牵回家饲养,同时等待马的主人来认领。事隔一年,仍未有人来认马,陈某也要搬到县城里居住,经人介绍,陈某将马在县交易所以市场价格卖给了邻村的赵某,但卖马时陈某并未说明马是他人的。几天后,马的主人郭某来找陈某认领马。 问题: 1.陈某饲养马的过程中,陈某与郭某之间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 2.如果在陈某饲养过程中,马脱逃,但陈某已采取了足够的防护措施,陈某是否应对马的脱逃承担相应民事责任?为什么? 3.如果陈某拣到马后故意隐蔽信息,意在占有,与郭某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 4.在第3题的情况下,如郭某来要马,陈某不给,则陈某与郭某之间产生何种民事法律关系? 5.本案中,赵某能否取得马的所有权?为什么? 6.如果陈某卖马时向赵某说明马是拣到的,但赵某仍支付相当价款,郭某能否向赵某要求取回马?为什么?


    正确答案: 1.二者之间构成无因管理关系。
    2.陈某已经尽到了一般善意管理人的注意义务,因此不应承担相应民事责任。
    3.二者构成不当得利关系。
    4.二者之间由不当得利转化为侵权关系。
    5.赵某在主观善意的情况下,已经支付相应对价,能取得对该马的所有权。
    6.由于赵某主观上并非善意,因而不能取得对马的所有权,因此郭某享有对马的物上请求权。

  • 第9题:

    单选题
    《中国少女》的作者是()。
    A

    冰心

    B

    陈丹燕

    C

    柯岩

    D

    郭风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在中国古代礼制中,瞽指的是古代哪种职业?()
    A

    乐师

    B

    祭司

    C

    侍官

    D

    史官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2013年10月,陈某在某网站上发表了一篇文章,在文中陈某捏造事实,诽谤其领导郭某,给郭某的名誉造成了损害。郭某要求网站删除,但网站不予理会,致使郭某遭受的损失扩大,关于扩大损害部分的责任承担,下列哪一说法是正确的()
    A

    陈某承担全部责任

    B

    陈某和网站承担连带责任

    C

    陈某不承担责任

    D

    网站承担全部责任


    正确答案: D
    解析: 根据《侵权责任法》第36条规定:网络用户、网络服务提供者利用网络侵害他人民事权益的,应当承担侵权责任。网络用户利用网络服务实施侵权行为的,被侵权人有权通知网络服务提供者采取删除、屏蔽、断开链接等必要措施。网络服务提供者接到通知后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的,对损害的扩大部分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网络服务提供者知道网络用户利用其网络服务侵害他人民事权益,未采取必要措施的,与该网络用户承担连带责任。故本题的正确答案为B。

  • 第12题:

    单选题
    “所谓以明鉴给蒙瞽,以丝竹娱聋夫也”中的“丝竹”指()
    A

    音乐

    B

    女色

    C

    房事

    D

    喜悦

    E

    乐器


    正确答案: E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描写的是两位史学家之间的微妙交往,其中郭聋指的是()陈瞽指的是()


    参考答案:郭沫若;陈寅恪

  • 第14题:

    心理正常与心理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原则是由( )提出的。
    (A)李心天 (B)许又新
    (C)郭念锋 (D)陈仲庚


    答案:A
    解析:
    区分正常与异常的标准化区分原则由李心天于1991年提出:①医学标准,② 统计学标准,③内省经验标准,④社会适应标准。

  • 第15题:

    村民陈某在耕田时拣到一匹马,并牵回家饲养,同时等待马的主人来认领。事隔1个月,仍未有人来认马,陈某也要搬到县城里居住,经人介绍,陈某将马在县交易所以市场价格卖给了邻村的赵某,但卖马时陈某并未说明马是他人的。几天后,马的主人郭某来找赵某要求返还该马,为此引起纠纷。问:
    (1)陈某饲养马的过程中,其与郭某之间构成什么民事法律关系?为什么?
    (2)本案中,赵某能否取得马的所有权?为什么?


    答案:
    解析:
    (1)陈某在饲养马的过程中,与郭某之间构成无因管理之债的法律关系。因为陈某对该马的饲养不负有法定或者约定的义务,不存在占有他人财产的主观动机,有为他人谋利益的意思,符合元因管理的构成要件,构成无因管理法律关系。
    (2)赵某能够取得马的所有权。因为陈某为无处分权人,该马为遗失物,但赵某购买该马是在交易所进行的,且不知陈某不是该马的所有人,支付了合理的价格,故符合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因此,赵某取得了对该马的占有。作为善意第三人的赵某,应依据善意取得制度享有对该马的所有权。郭某无权向赵某请求返还该马,其所受损失,可以要求陈某赔偿。
    【精解】本案例适用的法条主要有:《民法通则》第93条(无因管理)、《合同法》第51条(无权处分)。本案例不难,但有两个问题需要澄清:第一,无权处分是否影响善意取得?对于这个问题,有很多考生总是搞不清楚。注意:无权处分不影响善意取得。第二,按照我国法律的有关规定,遗失物不适用善意取得,该规定是否与本案在处理上存在冲突?实质并不冲突,对于直接获取的遗失物,当然不适用善意取得,但本案中的善意第三人并非直接获取遗失物,而是间接从交易所购买,此时是适用善意取得的。

  • 第16题:

    “所谓以明鉴给蒙瞽,以丝竹娱聋夫也”中的“丝竹”指()

    • A、音乐
    • B、女色
    • C、房事
    • D、喜悦
    • E、乐器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陈秦、齐艳夫妇均生于1955年,因膝下无子,想收养一个孩子。1992年,他们经 人介绍认识了郭川、赵莲夫妇。郭川夫妇有一子郭斌,年11岁。因为郭川的父亲得重 病,赵莲又突然得了重病,郭川无力照顾孩子,故与赵莲商议将孩子送与他人收养。1992 年7月,郭川夫妇与陈秦订立了书面收养协议,陈秦怕郭川夫妇反悔,就同二人去办理公 证。在办理公证时,公证员得知郭川未就此事征得其子郭斌的同意,未予办理公证。公证员的做法是否符合《收养法》的有关规定?


    正确答案:本案中,被收养人郭斌已11岁,因此,他与陈秦夫妇收养关系的成立,不仅需要他的生父母与收养人的合意,而且要征得他的同意。因此,公证员的做法符合《收养法》的有关规定。

  • 第18题:

    《中国少女》的作者是()。

    • A、冰心
    • B、陈丹燕
    • C、柯岩
    • D、郭风

    正确答案:B

  • 第19题:

    陈某为赴美国务工,联系“蛇头”王某为其办理“出国手续”,并出于找人作伴的目的,多次联系、劝说其老乡郭某共同到美国务工,并将二人的护照和照片交给王某办理签证和“出境手续”。陈某、郭某二人在王某的指挥下欲从首都机场出境时被查获。经查,郭某属初次偷越国(边)境。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陈某构成组织他人偷越国(边)境罪
    • B、陈某构成偷越国(边)境罪
    • C、郭某不构成犯罪,应按偷越国(边)境行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 D、陈某、郭某均不构成犯罪,应按偷越国(边)境行为给予治安管理处罚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南陈北崔指的是哪两位画家?他们擅长什么绘画?


    正确答案:陈洪绶和崔子忠,在画史上两人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他们擅长是人物、肖像绘画。

  • 第21题:

    问答题
    “郭开构难武安死,一样贪赃致国亡”其中武安指的是谁?

    正确答案: 此人是李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南陈北崔指的是哪两位画家?他们擅长什么绘画?

    正确答案: 陈洪绶和崔子忠,在画史上两人齐名,有南陈北崔之称。他们擅长是人物、肖像绘画。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明末清初,著名学者屈大均称陈家祖孙三人为“粤人文之大宗”,其中的陈家祖孙指的是(  )。
    A

    陈元

    B

    陈坚卿

    C

    陈恭尹

    D

    陈钦

    E

    陈邦彦


    正确答案: D,C
    解析:
    汉代,珠江流域地区的广信出现了陈钦、陈元、陈坚卿祖孙三代等一批著名的经学家。陈氏父子祖孙三代学问相传,世称“三陈”。屈大均《广东新语》中谈到:“陈钦及其子陈元、孙陈坚,陈氏盖三世为儒林之英也哉!”称陈家祖孙三人是“粤人文之大宗”。C项,陈恭尹,明末清初广东顺德县龙山乡人,著有《独漉堂集》,与屈大均、梁佩兰齐名,史称“岭南三大家”;E项,陈邦彦是陈恭尹的父亲,为明末岭南抗清主力,与陈子壮、张家玉一起,被尊为“岭南三忠”。

  • 第24题:

    填空题
    对联“壬水庚金龙虎斗,郭聋陈瞽马牛风”,描写的是两位史学家之间的微妙交往,其中郭聋指的是()陈瞽指的是()

    正确答案: 郭沫若,陈寅恪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