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A、《人生地理学》B、《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C、《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D、《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题目

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 A、《人生地理学》
  • B、《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 C、《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
  • D、《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相似考题
更多“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A、《人生地理学》B、《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C、《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D、《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相关问题
  • 第1题:

    气候变迁使得中国政治中心北移。


    参考答案:对

  • 第2题:

    竺可桢在1972年《考古学报》发表(),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A.《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B.《中国大历史》

    C.《竺可桢日记》

    D.《中国之温度》


    参考答案:A

  • 第3题:

    1973年,()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发表,他依据复杂的古代历史资料,应用新的理论和方法,对世界气候历史历史变迁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 A、竺可桢
    • B、赵九章
    • C、叶笃正
    • D、陶诗言

    正确答案:A

  • 第4题:

    下列哪一位人物提出气候变化与中国古代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变迁存在着关系的说法:()

    • A、白寿彝
    • B、竺可桢
    • C、郭沫若
    • D、傅斯年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竺可桢在1972年《考古学报》发表(),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 A、《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
    • B、《中国大历史》
    • C、《竺可桢日记》
    • D、《中国之温度》

    正确答案:A

  • 第6题:

    学习中国历史人文地理,应采用的研究方法是()。

    • A、当代地理学的研究方法
    • B、历史学的研究方法
    • C、将历史人文地理内容与具体内容、自己专业相结合
    • D、充分利用地图、地理信息系统

    正确答案:A,B,C,D

  • 第7题:

    人文地理学正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总的趋势。

    正确答案: 从我国温暖和寒冷气候交替变迁情况来看,历史时期气候波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从生物分布的变化上可以反映出这个趋势。
    一、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最适期。
    二、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三、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气温有所下降,是中国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第一温暖期之后,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四、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5℃左右。
    五、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气温比现在要低1~2℃左右。
    六、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左右。
    七、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向第三个寒冷期。
    八、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九、从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
    十、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第一在时间上,大致以四十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到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这个时期,气温总的趋势是升高的。第二是在地区上,高纬地区的气候变化比中、低纬地区明显)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单选题
    竺可桢发表的()成为研究中国气候变化的经典作品。
    A

    《人生地理学》

    B

    《中国历史上气候之变迁》

    C

    《江浙两省人文地理之比较》

    D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初步研究》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气候变迁促进了中国社会经济中心向北发展。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作者是()。

    正确答案: 竺可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认为,战国时期的气候是()。
    A

    寒冷

    B

    炎热

    C

    干燥

    D

    温暖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下列哪一位人物提出气候变化与中国古代游牧区和农耕区的变迁存在着关系的说法:()

    A.白寿彝

    B.竺可桢

    C.郭沫若

    D.傅斯年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简述中国近5000年来气候变迁的总的趋势。


    参考答案:

    从我国温暖和寒冷气候交替变迁情况来看,历史时期气候波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从生物分布的变化上可以反映出这个趋势。
    一、全新世大暖期,又称大西洋期,即距今8000年至5000年左右的温暖期,为冰后期的最适期。
    二、约公元前3000—公元前1100年的温暖时期。
    三、公元前1100年—公元前8世纪中叶的西周时期,气温有所下降,是中国我国气候在长达几百年的第一温暖期之后,进入了第一个短暂的寒冷期。
    四、春秋、战国、秦、西汉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5℃左右。
    五、从公元初年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我国气候又转入第二个寒冷期,气温比现在要低1~2℃左右。
    六、从公元600年到1000年的隋、唐到北宋初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三个温暖期,气温比现在要高1℃左右。
    七、从公元1000年到1200年的两宋时期,我国气候又转向第三个寒冷期。
    八、从公元1200年到1300年的南宋中期到元代中期,我国气候又进入第四个温暖期。
    九、从公元1400年—1900年的寒冷时期
    十、公元1900年以来的气候波动时期。(第一在时间上,大致以四十年代为界,划分为前后两个阶段。从十九世纪末期开始,到二十世纪的四十年代,是世界性的气候增暖时期,在这个时期,气温总的趋势是升高的。第二是在地区上,高纬地区的气候变化比中、低纬地区明显)


  • 第15题:

    竺可桢先生的《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迁的初步研究》中认为,战国时期的气候是()。

    • A、寒冷
    • B、炎热
    • C、干燥
    • D、温暖

    正确答案:C

  • 第16题:

    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学者是()

    • A、竺可桢
    • B、李四光
    • C、夏鼐
    • D、冯友兰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竺可桢被誉为()。

    • A、中国现代地理学开创者
    • B、近代地理学第一人
    • C、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 D、中国现代地理学之父

    正确答案:C

  • 第18题:

    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 A、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
    • B、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
    • C、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
    • D、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

    正确答案:C

  • 第19题:

    单选题
    竺可桢被誉为()。
    A

    中国现代地理学开创者

    B

    近代地理学第一人

    C

    中国近代地理学的奠基人

    D

    中国现代地理学之父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判断题
    气候变迁使得中国政治中心北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在1972年《考古学报》第一期上发表《中国近五千年来气候变化的初步研究》一文的学者是()
    A

    竺可桢

    B

    李四光

    C

    夏鼐

    D

    冯友兰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竺可桢先生将中国古代的气候变迁时期分为()。
    A

    甲骨文时期、物候时期、县志时期

    B

    物候时期、县志时期、方志时期

    C

    考古时期、物候时期、方志时期

    D

    考古时期、甲骨文时期、县志时期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人文地理学正日益成为地理学的研究重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