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土地是中国家庭生存的命脉。
第1题:
在中国古代,()是中国家庭生存的命脉。
A.读书
B.科举
C.手工技术
D.土地
第2题:
试述中国古代土地制度演变的主要内容。
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土地所有权的国有以及国家所有权的主导地位构成中国古代土地制度的总体特征,尽管春秋战国时期随着一系列的土地制度变革,土地私有得到了确立,但是土地的分配始终掌握在国家手中,同时国家致力于对私人的土地所有权进行限制,这种情况从秦汉开始一直到晚唐时期才有所改变。井田制理想;董仲舒认为土地兼并产生的根源在于土地的私有,同时他还指出土地兼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即贫富对立和封建统治的不稳固,而解决土地兼并的措施就在于限田。“限民名田”是指对私人占有土地进行一个数量上的规定。“宜少近古”的意思是说合乎井田制但却不必回复井田,实际上是借井田制的古意来宣扬自己反对土地兼并的主张。王莽坚持认为土地买卖是导致兼并的原因,其构想的土地分配方式并不是对井田制的恢复,因此“王田制在实际上仍是另一种方式的限田制度”。西晋太康元年(280年)颁布实行的占田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正式由政府颁行的土地制度,最主要的内容是明确规定了对王公贵族和一般农户的土地限额。北魏开始的均田制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重要的土地制度之一,在300多年的时间里,均田思想成为主宰中国的土地分配思想,并对此后的社会经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历史上的多次农民起义,都提出了“均田”的要求,而近代洪秀全、孙中山等人对于土地问题的思考,也莫不打上了均田的烙印。
第3题:
第4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
第5题:
中国古代土地的买卖始于唐朝末年。
第6题: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要认识到,山水林田湖是一个生命共同体,人的命脉在田,田的命脉在水,水的命脉在山,山的命脉在土,土的命脉在()
第7题:
在中国古代,“孝”的本质是保持家庭和社会的延续。
第8题:
简述中国古代婚姻家庭法的特征。
第9题: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单位是()
第10题:
第11题:
读书
科举
手工技术
土地
第12题:
第13题:
土地思想是中国古代经济思想发展的主要线索之一。
第14题:
在古代,土地是中国家庭生存的命脉。
第15题:
简述中国古代家庭教育的原则。
(1)教儿宜早;
(2)教子义方;
(3)信而勿诳;
(4)潜移默化;
(5)量资循序;
(6)有教有爱;
略
第16题:
()是旅行社生存的命脉。
第17题:
在中国古代,()是中国家庭生存的命脉。
第18题:
在宗法制度之下,中国古代社会结构的基本 单位是()
第19题:
在中国古代的宗法制家庭中,()是三位一体的。
第20题:
毛泽东指出,在近代中国,帝国主义()。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第23题:
粮食
盐
丝绸
陶器
第24题:
有机统一体
生态大系统
生态循环链
生命共同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