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应堆运行时,监测堆芯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目的是什么?
第1题:
使两个相同的反应堆都达到“刚好临界”水平。反应堆“A”的棒速为每分钟50步,而反应堆“B”的棒速则为每分钟25步,(假定连续抽棒)。 (1)哪个反应堆先达到临界? (2)哪个反应堆临界时达到更高的中子通量水平? (3)哪个反应堆的棒临界高度高?
第2题:
当反应堆运行时,U-238吸收中子生成Pu-239后,对反应堆控制会产生什么影响?
第3题:
关于初始堆芯的Keff ①反应堆稳定运行时,堆芯的Keff为1,为什么装料时Keff要大于1? ②反应性的过剩量是怎样被抑制在反应堆里?
第4题:
(反应堆)堆芯
第5题:
按照反应堆堆芯体不同,核反应堆分为哪几种类型?
第6题:
堆芯与反应堆压力容器之间的水套层起着()与()的作用
第7题: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反应堆从寿期初到寿期末,堆芯某处的中子通量与该处的功率密度之比是如何变化的?为什么?
第14题:
请定性绘出新建反应堆在热态零功率、寿期末(换料前)、无氙、ARO情况下堆芯归一化轴向(Z)功率分布曲线并简要说明形成这种功率分布的原因。
第15题:
反应堆功率P与平均中子通量Φ有何关系?
第16题:
CANDU反应堆与一般压水反应堆堆芯设计的主要差别有哪些?
第17题:
使堆芯中子通量展平的方法包括()。
第18题:
理解压水堆中主要有哪些展平中子通量密度分布的措施?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适当降低一回路压力
合理布置控制棒
适当分布可燃毒物
适当提高堆芯冷却剂流量
用不同富集度的燃料组件沿径向分区装载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