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镝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A、倒立缩小的实像B、倒立放大的实像C、正立放大的虚像D、正立等大的虚像

题目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一个倒立缩小的像。当物体移至凸透镝前10厘米处,所成的是()

  • A、倒立缩小的实像
  • B、倒立放大的实像
  • C、正立放大的虚像
  • D、正立等大的虚像

相似考题
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B
更多“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一位置时,在透镜另一侧离透镜10厘米的光屏上成”相关问题
  • 第1题:

    把高4 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 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2 cm高的像,物体离凸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

    A.7.5 cm
    B.15 cm
    C.4.5 cm
    D.10 cm

    答案:B
    解析:
    根据题意可知,此时所成的像是倒立缩小的实像,所以满足:U>2f=lO cm,故选B。

  • 第2题:

    如图所示,小梦同学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时,烛焰在光屏上成了一个清晰的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可制成幻灯机
    B.实验中,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向上移动
    C.要使光屏上烛焰的像变小.只须将蜡烛靠近凸透镜
    D.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光滑的玻璃板

    答案:B
    解析:
    由图知,蜡烛放在2倍焦距之外,此时成缩小、倒立的实像,照相机是根据这个原理制成的。而幻灯机是根据物距处于f和2f之间时,成放大、倒立的实像原理制成,故A选项说法错误。由于成的实像是倒立的,所以蜡烛越烧越短,光屏上烛焰的像就应该越向上移动,故B选项说法正确。要使光屏上的烛焰的像变小,蜡烛应远离凸透镜,故C选项说法错误。为了便于从不同方向观察光屏上的像,光屏应选用较粗糙的毛玻璃板,故D选项说法错误。故选B。

  • 第3题:

    凸透镜成像有多种情况,当物体放在透镜焦点之内时像结在()。

    • A、物体同一侧
    • B、物体另一侧
    • C、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利用凸透镜在阳光的照射下点燃火柴,是利用了()的原理。

    • A、凸透镜可以聚光
    • B、凸透镜可以散光
    • C、凸透镜可以反射光
    • D、凸透镜可以透光

    正确答案:A

  • 第5题:

    在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将蜡烛放在透镜前某一位置后,在透镜的另一侧无论如何移动光屏,均不能成像,请你做出一个合理的解释并提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方案。


    正确答案: 蜡烛离透镜的距离太近(小于或等于透镜的焦距),因此不能在光屏上成像,应将蜡烛向远离透镜的方向移动并同时调整光屏与透镜间的距离,就能在光屏上成像了。

  • 第6题:

    单选题
    关于放大镜,如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A

    放大镜就是凸透镜

    B

    用放大镜可得到物体倒立的像

    C

    物体放在任何位置都可以得到放大的像

    D

    只有把物体放在凸透镜焦点以内,才能得到正立、放大的像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凸透镜成像有多种情况,当物体放在透镜焦点之内时像结在()。
    A

    物体同一侧

    B

    物体另一侧

    C

    一倍焦距与二倍焦距之间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单选题
    有一物体从距离凸透镜1.5倍焦距的地方沿主光轴向透镜方向移动,当物距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移动光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大的实像

    B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比物体小的实像

    C

    在光屏上不可能得到像

    D

    在光屏上可以得到一个物体大的虚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当物距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时,物距变为0.75倍焦距,小于一倍焦距,成正立放大的虚像,在光屏上得不到像,C项正确。

  • 第9题:

    填空题
    薄凸透镜的半径为2cm,其焦距为20cm,有一点光源P置于透镜之轴上左方离镜30cm处。在透镜右方离透镜50cm处置一光屏,以接收来自P发出而经过透镜之光,光屏与镜轴垂直,光屏受光部分具有一定的形状及大小,今将光屏移至离透镜子()cm远处,才能使受光部分之形状及大小与前相同。

    正确答案: 7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利用凸透镜在阳光的照射下点燃火柴,是利用了()的原理。
    A

    凸透镜可以聚光

    B

    凸透镜可以散光

    C

    凸透镜可以反射光

    D

    凸透镜可以透光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物体放在凸透镜前某位置时在透镜的另一侧离透镜l0cm的光屏上得到清晰、倒立、缩小的像.当把物体移至镜前10cm的主轴上时,物体所成的像一定是____.

    正确答案: 放大、倒立的实像
    解析:
    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成倒立、缩小、实像时,像距v=lOcm,应满足f<v<2f.当物体移至透镜前lOcm处时,物距u=10cm,因为透镜焦距不会发生变化,所以物距同样满足f<u<2f,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可知所成像为:放大、倒立、实像.

  • 第12题:

    填空题
    一个凸透镜的焦距是10cm,当把物体放在凸透镜前28cm的位置时.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____的实像.小明站在平面镜前2m,他在平面镜中成的像距平面镜____m.

    正确答案: 缩小,2
    解析:
    由于凸透镜的焦距f=10cm,物距U=28cm>2f,所以在光屏上出现一个倒立、缩小的实像;由于平面镜所成的像与物到平面镜的距离相等,所以小明的像距平面镜也是2m.

  • 第13题:

    在初中物理“眼睛和眼镜”一课的教学中.李老师用如图所示装置模拟近视眼矫正的原理,其中凸透镜代表眼睛的晶状体,光屏代表视网膜。当近视的“人”戴上眼镜时,烛焰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此时“取下眼镜”,只采取下列办法之一就能使“视网膜”上的像清晰,其做法正确的是( )。


    A.将蜡烛远离透镜
    B.将光屏靠近透镜
    C.将光屏远离透镜
    D.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个凸透镜

    答案:B
    解析:
    近视眼成像在视网膜前,取下眼镜后,像的位置在光屏的前面。为了能使像清晰,根据凸透镜成像原理,应该将蜡烛靠近凸透镜,像才会逐渐远离凸透镜,所以A错误。因为像在光屏前,所以应该将光屏靠近透镜,B正确,C错误。如果再加入凸透镜,成像位置更加靠前,所以D错误,故选B。

  • 第14题:

    如图所示的凸透镜成像的装置中,F、F/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均等于焦距。P,P/点到凸透镜的距离均为2倍焦距,若保证图中的烛像与透镜的位置保持不变,移动光屏找像,则能在光屏上看到一个( )。



    A.倒立等大的实像
    B.倒立缩小的实像
    C.倒立放大的实像
    D.正立放大的虚像

    答案:B
    解析:
    由题可知,物距U>2f,当移动光屏满足f

  • 第15题:

    透镜成像中,能使物体成缩小实像的是()。

    • A、凹透镜
    • B、凸透镜
    • C、凹透镜和凸透镜
    • D、环曲面透镜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是背投式投影组成的主要设备。

    • A、光屏
    • B、凹透镜
    • C、扩展板
    • D、双凸透镜

    正确答案:D

  • 第17题:

    填空题
    小华测焦距f时,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在透镜下方的白纸上呈现一光斑时,测得光斑到透镜的距离为l,将白纸再远离透镜一段距离,发现白纸上又出现了相同大小的光斑.则l____(填“大于”“等于”或“小于”)f;小华取一发光的小电灯放在凸透镜主光轴离光心距离为l处,在透镜另一侧将白纸沿主光轴远离透镜过程中,纸上的光斑大小将____.

    正确答案: 小于,逐渐变大
    解析:
    焦距是焦点到光心的距离,焦点是光线透过凸透镜会聚得最小、最亮的光斑,此时不论凸透镜远离还是靠近光斑,光斑都会变大,但本题中将白纸远离透镜,白纸上又出现了大小相同的光斑,则说明光斑是先变小后变大,故原来测得的焦距l小于凸透镜的真实焦距f;将小灯泡放在l处,即物距小于一倍焦距处,光屏上没有像,凸透镜另一侧的白纸远离透镜过程中,由于小电灯发出的光向四周射去,故光斑将逐渐变大.

  • 第18题:

    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的成像规律时,把蜡烛放在凸透镜前30cm处,光屏上可接收到倒立缩小清晰的像。则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为()。
    A

    10cm

    B

    15cm

    C

    20cm

    D

    30cm


    正确答案: B
    解析: 蜡烛经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物距大于两倍的焦距,所以凸透镜的焦距小于15cm,因此答案为A。

  • 第19题:

    填空题
    在凸透镜前2倍的焦距以外放一物体,则在凸透镜另一侧成倒立、缩小的实像.如果把物体和像的位置对调,则成____、____的实像.

    正确答案: 倒立,放大
    解析:
    当物距在2倍焦距以外时,像距在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所以当物体处于1倍焦距和2倍焦距之间时,通过凸透镜成倒立、放大的实像.

  • 第20题:

    单选题
    把高2cm的发光棒立于焦距为5cm的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后的光屏上成了4cm高的像,物体离透镜的距离可能是()。
    A

    7.5cm

    B

    12.5cm

    C

    4.5cm

    D

    10cm


    正确答案: A
    解析: 高2cm的发光棒经凸透镜成4cm高的像,像是放大的实像,根据凸透镜成像规律,当2f>υ>f时,成倒立放大的实像,则物距10cm>υ>5cm,故选A。

  • 第21题:

    单选题
    A

    将蜡烛远离透镜

    B

    将光屏靠近透镜

    C

    将光屏远离透镜

    D

    在蜡烛和透镜之间加一个凸透镜


    正确答案: A
    解析:

  • 第22题:

    单选题
    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20 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将一个物体放在此透镜前40 cm处,则可在凸透镜的另一侧得到一个(  ).
    A

    倒立、放大的实像

    B

    倒立、缩小的实像

    C

    倒立、等大的实像

    D

    正立、放大的虚像


    正确答案: D
    解析:
    将一个凸透镜对准太阳光,可在距透镜20cm的地方得到一个最小的亮点,所以凸透镜的焦距,f=20cm,一个物体放在这个透镜前40cm处,u=2f,成倒立、等大的实像.

  • 第23题:

    单选题
    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先用焦距为10cm的透镜甲进行实验.在透镜右侧的光屏上得到了清晰的缩小实像.接下来不改变发光体和凸透镜的位置,改用焦距为20cm的透镜乙继续进行实验,下列情形可能发生的是(  ).
    A

    光屏向右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B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放大实像

    C

    光屏向左移,能接收到清晰的缩小实像

    D

    无论怎样移动光屏,都接收不到清晰的像


    正确答案: D
    解析:
    D项,当用凸透镜甲进行实验时,成缩小的实像,说明物距大于20cm.当换成凸透镜乙时,此时物距可能在1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也有可能在2倍焦距之外,物距不可能小于l倍焦距;ABC三项,当物距在乙凸透镜的l倍焦距到2倍焦距之间时,向右移动光屏,得到倒立、放大的实像;当物距在乙凸透镜的2倍焦距之外时,向右移动光屏,得到倒立、缩小的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