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一种递质储存于轴突末梢内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中().
第1题:
产生兴奋性突触后电位过程中
A.突触前轴突末梢除极化
B.Ca2+由突触前膜外进入膜内
C.突触小泡释放递质并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
D.突触后膜对Na+、K+、Ca2+特别是K+通透性升高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抑制性突触后电位发生过程中哪一项是错误的?()
第5题: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第6题:
下列哪一种递质储存于轴突末梢内大而具有致密中心的突触小泡中().
第7题:
突触前膜受体的生理作用是()
第8题:
神经递质贮存于:()
第9题:
轴突终末有突触小泡和线粒体
是一种化学性突触
突触小泡释放的乙酰胆碱可作用于突触后膜的N受体
突触后膜上有受体
是感觉神经元的轴突末梢
第10题: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突触后膜的兴奋性发生改变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后神经元超极化
第11题:
促进轴突末梢合成递质
促进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减弱轴突末梢合成递质
调节轴突末梢释放递质
第12题:
胞体内
树突内
轴突内
轴丘内
突触小泡内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神经递质的合成是在()
第16题:
突触传递中,影响神经末梢递质释放量的关键因素是()
第17题:
下列关于非突触性化学传递的描述错误的是()
第18题:
轴突末梢内小而具有致密性的突触小泡储存下列哪一类递质()
第19题:
突触前抑制的产生是由于:()
第20题:
兴奋在细胞间传递时的顺序是() ①突触小体 ②递质进入突触间隙 ③突触小泡释放递质 ④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之兴奋或抑制 ⑤突触前神经元的轴突
第21题:
胆碱类
儿茶酚胺类
氨基酸类
肽类
嘌呤类
第22题:
组胺
r-氨基丁酸
胆囊收缩素
一氧化氮
三磷酸腺苷
第23题:
突触前神经元能合成该递质
合成的递质储存于突触小泡内,兴奋冲动到达神经末梢时,小泡内递质能释放入突触间隙
递质可与突触后膜受体结合而发挥生理作用,并可被相应的酶破坏或被回收
用递质拟似剂或受体阻断剂能加强或阻断该递质的作用
突触前神经末梢只能释放一种递质
第24题:
突触前轴突末梢去极化;
突触前轴突末梢超极化;
突触前轴突末梢释放抑制性递质;
突触前轴突末梢处于有效不应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