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简述世界城市化经理的四次浪潮?”相关问题
  • 第1题:

    概述19世纪以来全球民族国家建立的四次浪潮。


    答案:
    解析:
    (1)第一次是19世纪,欧洲的比利时等建立起的民族国家,意大利、德意志完成统一,希腊、保加利亚独立。拉丁美洲的巴西等建立独立国家。
    (2)第二次是“一战”后,欧洲一些弱小国家如波罗的海三国独立,匈牙利、南斯拉夫等新兴国家诞生,波兰复国。
    (3)第三次是“二战”后,大部分亚非拉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获得独立,如亚洲的印度、巴基斯坦等。中东建立了以色列等新兴国家。
    (4)第四次是20世纪90年代初,苏联分解成俄罗斯、乌克兰等国家。南斯拉夫联邦分解为斯洛文尼亚、克罗地亚等国家。

  • 第2题:

    城市化浪潮的成因是什么?


    正确答案: 一般认为,城市化的影响因素包括四个方面,
    即经济增长(集聚效应,规模经济);
    技术进步(农业技术的提高、交通与通讯技术发展);
    总人口的增长(剩余劳动力的出现的途径之一)和人口的流动。
    从城市化浪潮的动力机制来看,上述的四个方面影响因素又可以归纳为以下三个方面的动力系统。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第3题:

    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第4题:

    简述世界城市化经理的四次浪潮?


    正确答案: 1)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8世纪后期到19实际前半叶,它的动力室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2)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19实际的后期到20实际的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主要标志是新式炼钢法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3)世界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发明及其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
    4)世界现代化的第四次浪潮。以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知识经济为标志,以高科技产业群为特点。

  • 第5题:

    文化清洗运动共有()次浪潮。

    • A、三次
    • B、四次
    • C、一次
    • D、两次

    正确答案:A

  • 第6题:

    简述世界城市化的进程。


    正确答案: 受经济社会文化因素的影响,在不同历史时期,城市化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城市化的初、中期,大量人口、产业资本涌向城市,导致人口规模增加,地域规模扩大,此时以集中为主要特征;当比重达到70%以后,城市发展到成熟阶段时,城市化表现出分散的特点,人口向郊区甚至远郊流动。
    (1)集中型城市化阶段(第一次城市转变):包括内部市区的城市化和外围市区的城市化。
    (2)分散型城市化阶段:郊区化:在特大城市郊区出现的地域职能结构变化的新形式,包括具有向心倾向的商业、服务业迁移,使之成为具有多项城市功能的地域综合体,本质是郊区城市化。以住宅郊区化为先导,分为三种不同类型:①中心市区衰落,郊区发展迅速:西欧、北美、北欧等工业发达国家,如伦敦、纽约,市中心逐渐成为贫民、下层工人、少数民族集中地。②中心市区停滞,郊区迅速发展:如德国、日本等后期经济起飞的国家。③中心市区与郊区同时发展:如俄罗斯、东欧等国家,华沙、莫斯科。
    (3)卫星城(第二次城市转变):当城市人口达到特大城市规模后,便在远郊区县产生诸多中小城镇,它们承担分散和吸纳特大城市人口的任务。在职能上与特大城市相联系,在地域上环绕特大城市分布。一般承担工业、居住、文教职能。卫星城发展三个阶段:①附属型阶段—卧城(如20世纪初伦敦),简单疏散人口。②半独立型阶段——建一定数量的工厂企业和服务设施,复合疏散人口;③独立型阶段——生产、生活功能齐备,居住与工业比例协调,职能完善的独立城市。
    (4)逆城市化(第三次城市转变):城市化达到一定阶段后出现的城市人口反向流动。随着小汽车普及和高速公路发达,市中心人口不仅向近郊流动,而且向远郊甚至乡村迁移。原因主要是城市推力(经济活动分散、城市环境恶化、就业困难、生活费用上升)和农村拉力。
    (5)特殊城市化过程:包括反城市化、过度城市化。

  • 第7题:

    2002年度世界银行的年度报告将全世界的城市化分为三个类型,分别是:()

    • A、发达国家城市化
    • B、发展中国家城市化
    • C、第三世界国家城市化
    • D、转型国家城市化

    正确答案:A,B,D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世界城市化经理的四次浪潮?

    正确答案: 1)世界现代化的第一次浪潮。出现在18世纪后期到19实际前半叶,它的动力室第一次科技革命和第一次工业革命。
    2)世界现代化的第二次浪潮。从19实际的后期到20实际的初期,随着科学技术的重大进步,引起了第二次工业革命,起主要标志是新式炼钢法和电力的广泛应用。
    3)世界现代化的第三次浪潮。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类社会又发生了以核能、电子计算机和自动化技术发明及其应用为主要标志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和工业革命。
    4)世界现代化的第四次浪潮。以信息化技术应用和知识经济为标志,以高科技产业群为特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世界民主革命第一次浪潮的意识形态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第一次民主革命浪潮的特点是以加尔文教作为旗帜。加尔文教主张人们应当服从政府权力,同时发扬路德教义中的“反抗暴君”思想,力图伸张人的自然权利,倡导用刀剑对付暴君。
    。加尔文教的这种教义思想在进行反封建革命的时代,在资产阶级向封建主夺权的过程中,尤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加尔文教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使其教会组织共和化和民主化且便于资产阶级控制。由于加尔文教义思想及教会组织形式非常适合资产阶级建立阶级统治的需要,所以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成了世界民主革命第一次浪潮中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它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世界层次民主革命的演进形态迄今已经出现过四次浪潮第一次:15世纪末~17世纪末,序幕第二次: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初第三次:19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第四次:19~20世纪之交以降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为生态工程奠定了思想基础。
    A

    第一次思想浪潮

    B

    第二次思想浪潮

    C

    第三次思想浪潮

    D

    第四次思想浪潮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A

    低碳革命

    B

    绿色革命

    C

    科技革命

    D

    产业革命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我国海水养殖业四次浪潮中的第一次浪潮是()养殖浪潮。

    • A、藻类
    • B、贝类
    • C、对虾
    • D、鱼类

    正确答案:A

  • 第14题:

    简述世界民主革命第一次浪潮的意识形态特点


    正确答案: 世界第一次民主革命浪潮的特点是以加尔文教作为旗帜。加尔文教主张人们应当服从政府权力,同时发扬路德教义中的“反抗暴君”思想,力图伸张人的自然权利,倡导用刀剑对付暴君。
    。加尔文教的这种教义思想在进行反封建革命的时代,在资产阶级向封建主夺权的过程中,尤其具有进步意义。同时加尔文教突出了宗教改革的资产阶级性质,使其教会组织共和化和民主化且便于资产阶级控制。由于加尔文教义思想及教会组织形式非常适合资产阶级建立阶级统治的需要,所以加尔文的宗教改革成了世界民主革命第一次浪潮中日内瓦、荷兰和苏格兰共和党人的旗帜,它使荷兰摆脱了西班牙和德意志帝国的统治,并为英国发生的资产阶级革命的第二幕提供了意识形态的外衣。
    世界层次民主革命的演进形态迄今已经出现过四次浪潮第一次:15世纪末~17世纪末,序幕第二次:18世纪70年代~19世纪30年代初第三次:19世纪40年代末~70年代第四次:19~20世纪之交以降

  • 第15题:

    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包括哪些内容?


    正确答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 第16题:

    简述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点。


    正确答案:1)城市化进程大大加速;
    2)城市化趋势明显,巨大城市带出现;
    3)郊区城市化,逆城市化和再城市化;
    4)发展中国的城市化乃以乡村向城市移民为主。

  • 第17题:

    继农业革命、工业革命、信息革命之后,改变世界格局的“第四次浪潮”指的是()

    • A、低碳革命 
    • B、绿色革命 
    • C、科技革命 
    • D、产业革命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简述世界电影史以“新浪潮”为界的前后两个时代的特点。


    正确答案: 从电影美学发展的角度讲,世界电影史有“新浪潮”前后两个时代。在新浪潮之前,人们一直在致力于探索创建一套完整的语言体系,以便更完美地讲述一个故事;而在新浪潮之后,人们又在试图打破已经建立的那个完整的语言体系或规则,从而使故事因为不完整而变得更为真实、更具有冲击力度。

  • 第19题:

    托夫勒作为新文明的预言人,早在五六十年代就看到,大工业时代逐渐走向衰微,而()将席卷全球,彻底改变人类世界。这次浪潮的核心就是知识,它将极大推动Internet的蓬勃发展。

    • A、第一次浪潮
    • B、第二次浪潮
    • C、第三次浪潮
    • D、第四次浪潮

    正确答案:C

  • 第20题:

    问答题
    世界民主革命第四次浪潮的基本特点是什么?

    正确答案: 基本特点是它的动力来自于中心与边缘民主力量的融合既是各国国内的浪潮也是国际化的浪潮。初起:
    20世纪初,现代文明中心国家莺歌燕舞,边缘地带躁动不宁,民族民主运动大兴。风起云涌的边缘地带极为辽阔,主要包括:沙皇俄国、奥匈帝国、奥斯曼帝国、波斯、印度、中国、阿富汗、摩洛哥、墨西哥等等。边缘地带的革命风暴,反映了前现代文明各国各民族的普遍觉醒,也有力地推动了现代文明国家民主化进程的深化(包括由片面民主逐步走向全面民主)。高潮:二战中人们开始认识到民主化问题还有一个国际关系的层面。这首先是东方民族反帝反殖斗争的成果,其次是殖民列强都在二战中受到严重削弱。殖民列强内部涌起反帝反殖的声浪,表明中心国家发生了觉醒,中心和边缘的民主力量融合到了一起,第四次世界民主革命浪潮开始走高。二战一结束,亚洲就发生了殖民地革命风暴,十年后基本上摆脱了西方殖民统治。非洲非殖民化进程起步较晚,但也在战后第二个十年中基本完成,产生了30多个独立国家。1955年4月18-24日在印尼万隆召开的亚非会议,是非殖民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进程中的一个里程碑会议,推动亚非民族独立运动迅速走向高潮。不结盟运动进一步使得第三世界的队伍迅速扩大。这两者的出现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作为一支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国际舞台,开启了谋求加强国际经济合作,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的探索。该浪潮至今尚在进行中。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世界城市化的总体进程及其特点?

    正确答案: 1、1760-1850为城市化的初兴阶段,出现了第一个城市化超过一半的国家-英国
    2、1851-1950为城市化的局部发展阶段,欧洲和北美的发达工业化的国家进入城市化的成熟阶段
    3、1951年后,为城市化得普及阶段,许多第三世界的国家独立,走上工业化的道路
    特点:
    1、城市化明显加快
    2、大城市超前发展
    3、城市带的崛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城市化浪潮的动力系统是什么?

    正确答案: (1)工业化是城市化的内在动力
    (2)农业现代化是城市化的推动力
    (3)信息化是城市化的后续动力。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当代世界城市化的特征。

    正确答案: (1)城市化进程加快。
    (2)大城市发展迅速,出现规模巨大的城市群。
    (3)城市化发展的区域差异明显。
    (4)发达国家出现“逆城市化”倾向。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我国海水养殖业四次浪潮中的第一次浪潮是()养殖浪潮。
    A

    藻类

    B

    贝类

    C

    对虾

    D

    鱼类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