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相关问题
  • 第1题:

    实施城市规划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是城市规划区内的土地利用和各项建设必须符合城市规划,服从规划管理。 ( )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正确答案:√

  • 第2题: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
    (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
    (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7)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
    (8)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

  • 第3题:

    土地利用规划的任务包括:()、协调土地利用、组织土地利用、为土地利用监督服务。


    正确答案:控制土地利用

  • 第4题:

    土地利用计划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土地利用计划法的特征:
    (1)内容上的广泛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
    (3)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性。
    基本原则:
    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
    4、逐级控制原则;
    5、动态平衡原则;
    6、集约利用原则;
    7、公众参与原则

  • 第5题:

    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依据是“()”的基本国策;“()”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

  • 第6题: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5大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成性) 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土资源。
    4.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即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如要持续,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

  • 第7题:

    简述持续土地利用的5大基本原则的具体含义,论述持续土地利用思想对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5大基本原则加以进一步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①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②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 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③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 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④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 即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⑤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 第8题:

    问答题
    土地利用计划法的特征和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土地利用计划法的特征:
    (1)内容上的广泛性。
    (2)时间上的连续性。
    (3)程序法和实体法的统一性。
    基本原则:
    1、维护社会主义土地公有制原则;
    2、因地制宜原则;
    3、综合效益原则;
    4、逐级控制原则;
    5、动态平衡原则;
    6、集约利用原则;
    7、公众参与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多选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原则是()。
    A

    全面、科学

    B

    实事求是

    C

    一查多用

    D

    精确具体


    正确答案: D,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我国目前的土地利用现状,耕地保护的目标和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1)中国土地现状:
    ①我国耕地总量不足133.32*104KM2,已不能满足粮食和主要经济作物的生产需求。
    ②我国耕地后备资源相对贫乏,并且开发成本高。
    ③各项建设规划和农业结构调整又提出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如新的城市规划需要占用耕地,村庄和集镇的发展需要占用大量的耕地。
    ④人口与耕地的逆向发展,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2)(一)保护耕地的战略目标: 实现耕地总量动态平衡,即保持现有耕地总量不减少,并努力做到随着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耕地总量也有所增加。
    (二)保护耕地的基本策略:
    1严格控制城镇发展用地规模,充分挖掘现有建设用地潜力。
    2调整村镇居民点用地,部分退宅还地。
    3开发土地后备资源,增加土地利用面积。
    4进行土地整理、整治,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土地生产潜力。
    5调整土地收益分配方法,建立保护耕地的经济制约机制。
    6改变土地管理体制,强化土地管理,严格控制非农建设占用耕地。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持续土地利用的5大基本原则的具体含义,论述持续土地利用思想对当前我国土地利用和管理的指导意义。

    正确答案: 5大基本原则加以进一步说明,具体内容如下:
    ①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②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 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③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 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④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 即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⑤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填空题
    确定土地利用基本方针的依据是“()”的基本国策;“()”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一要吃饭,二要建设,三要环境保护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根据《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土地利用与管理要遵循的基本原则有()

    A:严格保护耕地
    B:节约集约用地
    C:统筹各业各类用地
    D:加强土地生态建设
    E:从严控制城乡建设用地规模

    答案:A,B,C,D
    解析:
    《全国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纲要》,土地利用和管理要遵循以下基本原则:一是严格保护耕地。按照稳定和提高农业基础地位的要求,立足解决农村民生问题,严格保护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加大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力度,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二是节约集约用地。按照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要求,立足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合理控制建设规模,积极拓展建设用地新空间,努力转变用地方式,加快由外延扩张向内涵挖潜、由粗放低效向集约高效转变,防止用地浪费,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促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三是统筹各业各类用地。按照落实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要求,立足形成国土开发新格局,优化配置各业各类用地,引导人口、产业和生产要素合理流动,促进城乡统筹和区域协调发展。四是加强土地生态建设。按照建设环境友好型社会的要求,立足构建良好的人居环境,统筹安排生活、生态和生产用地,优先保护自然生态空间,促进生态文明发展。五是强化土地宏观调控。按照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要求,立足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新机制,加强和改进规划实施保障措施,增强土地管理参与宏观调控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 第14题:

    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本原则是()。

    • A、全面、科学
    • B、实事求是
    • C、一查多用
    • D、精确具体

    正确答案:A,B,C

  • 第15题:

    简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的具体含义?


    正确答案: 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即改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 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 即不能因为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4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 即生产和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即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生产与生态的高度结合

  • 第16题:

    简述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一、农业优先农业优先农业优先农业优先,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统筹安排用地结构统筹安排用地结构。(即首先要要保证粮食等农业生产的用地。)
    二、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坚持资本集约与劳动集约型相结合,又必须保有一定面积的耕地,努力扩大耕地。)
    三、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要求因地制宜、集中连片,便于管理和分工。除种植最适宜的作物之外,同时要尽可能的各类农作物;这样既能充分利用土地,又能改良土壤,提高土地肥力,增加经济效益。)
    四、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及社会效益相统一。
    五、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协调人地关系,改善生态环境)

  • 第17题:

    简述土地利用规划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因地制宜原则
    整体性原则
    生态经济原则
    远近结合原则
    动态平衡原则

  • 第18题:

    土地利用规划的类型:土地利用的()规划、土地利用的()规划、土地利用的()规划(设计)。


    正确答案:总体;专项;内部

  • 第19题:

    问答题
    可持续土地利用管理的5大基本原则有哪些?

    正确答案: 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成性) 即保证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即不能因生产或高产而破坏土资源。
    4.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即生产与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如要持续,则必须考虑社会的可承受性。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

    正确答案: 土地利用的基本原则,是指人们在利用与管理土地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
    (1)先调查、评价、规划、后开发利用;
    (2)以集约利用为主与保证适量的耕地面积相结合;
    (3)在农业优先的前提下,统筹安排用地比例;
    (4)专业化利用与综合利用相结合;
    (5)开发利用与合理保护相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判断题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是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及系统性原则。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编制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基本原则除了以上2个原则外,还有 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可持续土地利用的五大基本原则的具体含义?

    正确答案: 1保持和加强生产、服务(生产性) 即改善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加强生产服务而提高其生产潜力
    2减少生产风险程度(稳定性) 即改善土地生产的生态条件进而保证生产的稳定性
    3保护土地资源的潜力和防止土壤与水质的退化(保护性) 即不能因为生产或高产而破坏水土资源
    4具有经济活力(可行性) 即生产和经济要双向持续发展,决不能高产出穷村
    5社会可以承受(可承受性) 即在解决温饱问题的过程中要坚持生产与生态的高度结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编制土地利用规划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正确答案: (1)综合分析与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2)系统性原则;
    (3)灵活性与动态性的原则;
    (4)珍惜土地,保护耕地的原则;
    (5)统筹兼顾,全面安排的原则;
    (6)因地制宜,切实可行的原则;
    (7)部门和公众参与的原则;
    (8)以供给能力调控用地需求的原则。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