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城镇土地极差收益测算是以()为依据。
第2题:
区位地租是仅仅由于土地的位置差异而出现的超额利润。
第3题:
城市级差地租可分为()几种存在形式。
第4题:
()是城市土地最基本的自然属性。
第5题:
德国经济学家、农业区位论的创始人冯·杜能,于1826年完成的《孤立国同农业和国民经济的关系》,成为世界上第一部关于()的古典名著。
第6题:
阿兰索的主要贡献在于:将( )作为地租的一个核心问题,首次引入区位平衡概念,解决了城市地租计算的理论方法。
第7题:
交通
时间
距离
空间
第8题:
对
错
第9题:
交通平衡
时间平衡
区位平衡
空间平衡
第10题:
地租
区位
级差地租
剩余价值
第11题:
第12题:
同好曲面
买价曲线
区位平衡
非完善市场
第13题:
区位地租
第14题:
阿兰索在地租模型中引入了()概念,从而解决了城市地租的计算问题。
第15题:
()理论和生产要素分配理论是收益还原法的理论依据。
第16题:
根据区位的机会收益水平确定的()造成了城市土地使用个体自由选择地址中的秩序。
第17题:
下列属于区位理论的有()。
第18题:
阿兰索的主要贡献在于,他将空间作为地租的一个核心问题,首次引入()概念,成功解决了城市地租计算的理论方法。
第19题:
绝对级差地租
区位级差地租
功能级差地租
规模级差地租
第20题:
商业聚集规模
交通方便度
相对位置
区位
第21题:
地租
土地生产力
区位
土地供需
第22题:
承载性
区位的极端重要性
地租
地价
第23题:
同好曲面
买价曲线
区位平衡
非完善市场
第24题:
地租级差
地租
绝对地租
相对地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