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人处于消费者均衡,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则香蕉的价格应是()
第1题:
A、2元
B、1元
C、0.5元
D、全部都不正确
第2题:
A、60
B、45
C、150
D、75
第3题:
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7,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8,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8。
A对
B错
第4题:
根据本课程观点,政府为什么通过税收“劫富济贫”?()
第5题:
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10,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2。
第6题:
设某消费者仅消费X、Y两种商品,其价格分别为每单位1元、2元,已知达到消费者均衡时消费最后一单位的Y边际效用为20,则这时消费的最后一单位X的边际效用大约为()。
第7题:
()是指所消费物品之一定数量中最后增加的那个单位提供的效用。
第8题:
边际效用反映消费者最后消费的一个单位的某种商品对其提供的满足程度.
第9题:
无差异曲线与预算线形成的切点被称为消费者均衡点。以下对消费者均衡点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10题:
增加小包子或减少苹果的消费;
增加苹果或减少小包子的消费;
同时增加或减少二者的消费;
对二者的消费量不变;
第11题: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消费最后一单位A商品的边际效用是12,消费最后一单位B商品的边际效用是8,则当A和B分别是( )时可能会达到消费者均衡。
A、4元和6元
B、6元和4元
C、8元和12元
D、16元和9元
第14题:
第15题:
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7,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8,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
第16题:
边际效用指()
第17题:
关于富人和穷人的边际效用,以下观点正确的是()
第18题:
小明吃一个苹果的效用为9,吃两个苹果的效用为12,吃三个苹果的效用为10,则第三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
第19题:
某人消费苹果与香蕉,而且处于消费者均衡。最后一个苹果的边际效用为10,最后一根香蕉的边际效用为5。如果苹果的价格为0.5元,我们就知道,香蕉的价格应为()
第20题:
如果某商品的价格上涨,由此导致购买量的下降将()
第21题:
消费者在均衡点上达到总效用最大化
均衡点意味着边际替代率等于两商品价格之比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用最后一单位货币去消费两种商品所产生的效用相等
均衡点意味着消费者在两种商品消费上的边际效用相等
第22题:
40
4
20
25
16
第23题:
第一根/第一根
最后一根/最后一根
第一根/最后一根
最后一根/第一根
第24题:
价格不变
收入不变
边际效用不变
偏好不变
边际效用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