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自1993年起,不再作为论文的统计源的是()。
第1题:
新《统计法》自2010年1月1日起施行,《统计违法违纪行为处分规定》自2009年5月1日起施行。()
第2题:
附录是作为报告、论文主体的补充项目,是论文必需的部分。()
第3题:
第4题:
设施自()之日起,即作为统计对象进入使用状态。使用状态分为()状态和()状态。
投产;可用;不可用
略
第5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外观设计专利的保护期是()。
第6题:
学位论文是作为公开发表前评审用的学术论文。
第7题:
我国自1959年起以米制作为我国的基本计量制度,从1990年开始采用现代米制。
第8题:
据有人统计,从1919年起到新中国成立前,我国出版的各类教育管理著作约计()多种,发表在报刊上的有关论文(抗战前统计)也有近两千篇。
第9题:
据1995年统计,我国自1984年起正式出版的音乐学科教育研究的著作()余部。
第10题:
50
60
70
100
第11题:
合意抵销的效力虽和法定抵销基本相同
自可抵销时起,就一方当事人所发生的违约金责任,不因抵销而消灭
自可为抵销之时起,就消灭的债务不再发生支付利息的债务
抵销使债权债务关系溯及至最初可为抵销时消灭
自可为抵销之时起,不再发生迟延责任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作为信息源,药学专业期刊登载的研究论文属于( )。
第14题:
根据资料内容,结合我国实际,自拟标题,写一篇议论文。1200字左右。
让民营经济参与到公租房建设中来
公租房的公益性质,决定了要由政府来经办,决定了由各地政府直接掌控的地方国有企业必然担当起主力军作用,决定了资产划拨容易的央企也很自然和很容易分担或分切公租房这个蛋糕,对此,人们不会有异议。但是,在民营经济已经占经济总量70%,占就业比例80%的今天,将民营经济排除在公租房建设和运营以外,显然是有不妥的。
首先,在市场经济社会里,垄断总不是最有效率的解决方案。在垄断经营下,好心办成坏事,比比皆是。因为任何行业,只有竞争,哪怕只是间接的竞争,才会有可持续的活力。所以除非异常紧急、异常机密、异常困难的情况下,垄断经营模式不应该成为任何行业的首选。一个能吸收国有和民营经济力量,能容纳地方和中央国企,能吸引本地和外地民企的多种成分共存共荣的产业,一定是一个有序、竞争、和谐、健康的产业,一定是最满足绝大多数人民利益的产业。
其次,即是从短期或显性成本上看,国企垄断经营具有优势,但出于长效机制的建立和长期利益的保障,也应该在初期制度设计或建设规划中给作为补充和完善成分的民营企业留足空间。因为在一个缺乏竞争的行业里,实际运行的经济成本和社会成本将不可避免地不受约束地不断上升,使得原来的垄断的规模或速度等优势在实际经营管理中被抵消,并带来持久的负面效应。
因此,主动请有实力、有信誉、有抱负的民营房地产企业参与到公租房这个民生工程中,发挥出国企主力军和民企生力军的各自优势,是把公租房这件大好事真正办好的必然要求。
民营经济参与公租房建设和运营,还有如下的附加的价值:(l)市场角度,有民营企业参与,公租房产品形态、规格、分布自然多元化,拾遗补缺,才能更好地满足百姓的需求;(2)生产角度,民营房地产企业的严格成本控制优势,可以有效规避国企的大手大脚遗风,提高投入产出效益;(3)社会角度,给予先富起来的民营企业回报社会的机会,有助于减少贫富阶层矛盾,建设和谐社会;(4)运营角度,民营地产商和附属的物业公司发挥出“鲶鱼”作用,避免公租房运营的行政化。同质化,防止公租房演变成新的“城中村”。
大规模建设公租房是个新生事物,我们一定要用新思维、新思路来做。不但要“主动请十积极让”有责任心、回报感的名优企业做公租房,而且还可以“强行令”有实力的民营企业做公租房。如通过土地出让的前置条件要求在一定规模以上的地产商必须完成的公租房建设任务,在公租房规划区域内地产项目必须按照政府规划设计建设管理一定数量公租房等等。
集中全社会力量办大事是我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的独特优势,面对公租房这样的涉及广大基层民众的大事,我们尤其应该发挥这个传统,透过社会商业模式创新,做出中国特色的公租房来。
第15题:
我国供电可靠性统计中以()作为统计单位。
用户
略
第16题:
根据我国《专利法》的规定,发明专利的保护期是()。
第17题:
我国卫生部决定自2005年7月1日起,取消()作为面粉处理剂在小麦粉中使用。
第18题:
行政处罚信息自公示之日起届满5年的,应(),但不再公示。
第19题:
我国自1980年起采用克拉索夫斯基椭球作为参考椭球体。
第20题:
某杂志社对本社一本护理杂志自2001年至2005年每年发表的科研论文占全年发表文章总数的百分率进行连续性统计,若用统计图形式反映每年发表科研论文的变化趋势,最好选用()
第21题:
我国确定,自1996年起,将每年的()月6日作为全国爱眼日,以加强对青少年用眼卫生和防治眼病的常识教育。
第22题:
二百
三百
五百
一百
第23题:
对
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