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给幼儿的东西,应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这体现了幼儿园课程的()。
第1题:
A、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
B、图画形象基本是画过的
C、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环境作为一种“显性课程”是幼儿每天都能接触到的。
第5题:
给幼儿传授的科学知识应该是()。
第6题:
命题画的三个基本条件是:要有直接的或间接的生活经历、()、幼儿有初步想象作画的习惯。
第7题:
如何引导幼儿初步感知生活中数学的有用和有趣?
第8题:
幼儿思维是由直观行动思维向具体形象思维发展的
幼儿期主要的思维形式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最先发展起来的是具体形象思维
幼儿晚期有了初步的抽象逻辑思维
第9题:
正确的数学学科知识
丰富的、包罗万象的
粗浅的、幼儿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
富有启发性和挑战性的
第10题:
引导幼儿注意事物的形状特征,尝试用表示形状的词来描述事物,体会描述的生动形象性和趣味性。
引导幼儿感知和体会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数,关注周围与自己生活密切相关的数的信息,体会数可以代表不同的意义。
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事物,体会其中的排列特点与规律,并尝试自己创造出新的排列规律。
鼓励和支持幼儿发现、尝试解决日常生活中需要用到数学的问题,体会数学的用处。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启蒙性
生活性
活动和直接经验性
潜在性
第13题:
第14题:
第15题:
幼儿生活故事大多取材于()
第16题:
因下雨,天很快黑了,幼儿哭着说:“爸爸妈妈怎么还不接我回家”。说明幼儿对时间的直觉依靠的是()
第17题:
不要让婴幼儿接触到()的东西。
第18题:
幼儿园课程不在高深,在与是否能开启幼儿的智慧和心灵,萌发他们优良的个性品质。也就是说,幼儿园课程教给幼儿的东西,是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具体的、形象的、初步的、浅显的东西,因此幼儿园课程具有生活性。
第19题:
关于幼儿思维的发展,表述错误的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直观形象水平
形象抽象水平
具体形象水平
初步本质概括水平
第22题:
教师仔细具体地指导
家长给以提示帮助
图画形象基本上是画过的
第23题:
正确的学科知识
粗浅的、幼儿周围生活中能接触到的
丰富的
富有教育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