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幼儿一起阅读,引导他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可采用的做法有:()
第1题:
为婴幼儿讲故事,念儿歌及童谣时,最好(),使婴幼儿真正成为阅读的主人。
第2题:
给2~3岁幼儿讲故事,每次讲完故事之后,要指导婴幼儿回忆和理解故事的内容,让婴幼儿复述故事内容,既可丰富语言,又可训练注意力、记忆力。
第3题:
《指南》语言领域在“阅读与书写准备”的教育建议中指出: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培养阅读习惯要做到:()。
第4题:
幼儿的语言能力是在交流和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应为幼儿创设();()的语言交往环境,鼓励和支持幼儿与();()交流,让幼儿想说、敢说、喜欢说并能得到积极回应。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
第5题:
幼儿园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的首要步骤是()。
第6题:
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和特征,感受和欣赏美。如:()。
第7题:
给婴幼儿讲故事、念儿歌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8题:
第9题:
与幼儿一起通过阅读图书等途径了解自然
让幼儿多接触大自然,感受和欣赏美丽的景色和好听的声音
经常带幼儿参观园林、名胜古迹等人文景观,讲有关的历史故事、传说,与幼儿一起讨论和交流对美的感受
第10题:
经常抽时间与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
让幼儿背诵一定数量的诗歌、童谣
幼儿阅读中遇到问题时,立即告诉幼儿答案
为幼儿提供一定数量的、有趣的童话书
第11题:
要求他学用简单句(双词句)表达自己的需求
培养他讲故事
培养他喜欢和成人一起阅读、听故事
学念儿歌
说出自己的姓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下列哪项()不是和大人一起讲故事的方法。
第14题:
对19-24个月龄的婴幼儿相关语言能力培养内容和方法为:()。
第15题:
5-6岁幼儿能根据故事内容的部分情节或图书画面的线索猜想故事情节的发展,或()故事。
第16题: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感受理解作品,不值得教师采取的做法是()
第17题:
幼儿在阅读理解能力中,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
第18题:
在艺术领域,应该和幼儿一起发现美的事物的特征,如让幼儿倾听和分辨各种声响,引导幼儿用自己的方式表达他对()、()、()的感受。
第19题:
引导幼儿仔细观察画面,结合画面讨论故事内容,学习建立画面与故事内容的联系。
和幼儿一起讨论或回忆书中的故事情节,引导他有条理地说出故事的大致内容。
在给幼儿读书或讲故事时,可先不告诉名字,让幼儿听完后自己命名,并说出这样命名的理由。
鼓励幼儿自主阅读,并与他人讨论自己在阅读中的发现、体会和想法。
第20题:
和幼儿谈论他的好朋友,引导他比较自己和同伴的差距
引导幼儿换位思考,学习理解别人
对幼儿的分享行为给予肯定,让他对自己的表现感到高兴和满足
鼓励幼儿参加小朋友的游戏,邀请小朋友到家里玩
第21题:
续编
创编
讲述
续编、创编
第22题:
语言和图案
图中
作品内容
第23题:
有卡片
有图片
让婴幼儿自己拿着卡片和图书
以上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