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最高形式是()。
第1题:
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过程。
第2题:
针对学生思想品德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曲折和反复现象,教师应该循循善诱,等待时机。这是贯彻德育过程中( )的具体要求。
A.德育过程是培养学生知、情、意、行的过程
B.德育过程是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的过程
C.德育过程是促使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的过程
D.德育过程是学生思想品德长期和反复提高的过程
第3题:
第4题:
()和()是学生思想品德形成和发展的源泉。
第5题:
阐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第6题:
学生良好思想品德的形成发展或不良品德的克服要经过多次的培养或矫正训练,不能操之过急,这表明德育要遵循( )。
第7题:
德育过程的规律主要包括()
第8题:
在以下的表述中,错误的一项是()。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学生的知、情、意、行诸因素统一发展规律
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规律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反复性规律
第12题:
第13题: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中形成的,没有社会交往,就没有社会道德。( )
第14题:
第15题:
筒述活动和交往在学生思想品德形成中的作用。
第16题:
活动与交往是形成学生思想品德的源泉和基础。
第17题:
德育课是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的主要形式。
第18题:
学生思想品德教育过程与思想品德形成过程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第19题:
关于小学生思想品德的培养,描述不正确的是()。
第20题:
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动力是教师的帮助与教育。( )
第21题:
第22题: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具有反复性的特点
小学德育过程就是品德发展过程
学生的思想品德是在社会交往活动中形成的
道德情感对学生思想品德的发展起着调节作用
第23题:
道德评价能力的形成
共产主义理想的树立
自我教育能力形成
有了无产阶级世界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