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考答案和解析
正确答案:原理:利用不同醇类在氢火焰中的化学电离反应节进行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与标准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分别吸取0.5ul样品及标准使用液注入色谱仪,制得色谱图。以各级保留时间与各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对照定性。分别记录各组分峰高或峰面积与相应的标准比较定量。
说明:①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甲醇0.008g/100ml;杂醇油(以异丁醇计)0.01g/100ml。②与分光光度法想比较,后者嗦测得的甲醇值较气相色谱法的结果高。
更多“简述气相色谱发测定甲醇原理及操作步骤。”相关问题
  • 第1题:

    简述气相色谱仪的操作步骤。(以SC-4型气相色谱仪为例)。


    正确答案: 操作程序:
    ①检查电路连接是否正确,气路是否漏气;
    ②先通气,调节气体流;
    ③恒温箱温度的给定;
    ④热导检测器的调节,包括桥流的调节、热导调零记录调零等;
    ⑤进样分析;
    ⑥分析结束后关闭所有分电源,片刻后关气路。

  • 第2题:

    简述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水中多环芳烃的方法原理。


    正确答案:多环芳烃易溶于环已烷、二氯甲烷、正已烷等有机溶剂,方法采用二氯甲烷萃取水样中的多环芳烃,经硅胶或弗罗里硅土小柱净化后,样品浓缩液进行GC.-MS的选择离子方法检测。

  • 第3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拟除虫菊酯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样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提取、净化、浓缩后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到电子捕获检测器中,便可分别测出其含量。经放大器,把信号放大,用记录器记录下峰高或峰面积。利用被测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的峰高或峰面积比进行定量。
    操作方法:
    (1)提取:粉碎的样品,置于具塞锥形烧瓶中,加入石油醚或浸泡过液,取出上清液待过柱用。
    (2)净化:在玻璃层析柱中,底端塞以经处理的脱脂棉。以石油醚淋洗柱子,弃去淋洗液,加入样品提取液,待其下降至无水硫酸钠层时加入淋洗液淋洗,收集滤液,浓缩定容至1ml供气相色谱分析用。
    (3)测定:吸取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 第4题:

    简述N-亚硝基二甲胺的气相色谱—质谱法测定的原理。


    正确答案:样品中的N-亚硝胺类化合物经水蒸气蒸馏和有机溶剂萃取后,浓缩至一定量,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的高分辨峰匹配法进行确认和定量。

  • 第5题:

    简述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含氮有机化合物被色谱柱分离后在加热的碱金属片的表面产生热分解,形成氰自由基(CN-),并且从被加热的碱金属表面放出的原子状态的碱金属于(Rb)接受电子变成(CN-),这个离子进一步与氢原子结合,放出电子的碱金属(Rb)变成正离子,由收集极收集,并作为信号电流而被测定。电流信号的大小与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成正比。以峰面积及峰高比较定量。仪器:附有火焰热离子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等。
    操作方法:
    (1)提取:称取粉碎粮食或蔬菜样品,置于具塞锥瓶中,加入无水甲醇、塞紧摇匀提取,然后过滤。将滤液转入分液漏斗中。
    (2)净化:滤液加入石油醚振摇后静置分层,将下层(甲醇氯化钠溶液)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用甲醇氯化钠溶液洗涤石油醚层二次,静止分层后。
    (3)浓缩:于盛有样品净化液用二氯甲烷依次提取三次,将蒸馏瓶接上减压浓缩装置,于水浴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将残余物用二氯甲烷反复洗涤,然后吹氮气除尽二氯甲烷溶剂,用丙酮溶解残渣并定容,供色谱分析。
    (4)测定:吸取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 第6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萝卜素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液提取,经三氧化二铝纯化,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操作步骤:样品提取:淀粉类食品:样品用石油醚或石油醚+丙酮混合液振摇提取,吸取上层黄色液体并转入蒸发器中,重复提取至无色。合并提取液,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发至干。液体食品:样品加石油醚+丙酮反复提取,分层,将下层水溶液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再提取至无色。合并提取液与旋转蒸发器蒸干。油类食品:样品加石油醚+丙酮反复提取,上层提取液为无色,合并提取液,蒸干。纯化:将样品提取液残渣,用石油醚溶解,进行氧化铝层析。用洗脱液丙酮+石油醚洗氧化铝柱,再加入溶解样品提取液的溶液,用丙酮+石油醚洗脱β—胡萝卜素,收集于容量瓶中。样品测定:20ul进样。

  • 第7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拟除虫菊酯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样品中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提取、净化、浓缩后用电子捕获-气相色谱法测定。氯氰菊酯、氰戊菊酯和溴氰菊酯经色谱柱分离后进入到电子捕获检测器中,便可分别测出其含量。经放大器,把信号放大,用记录器记录下峰高或峰面积。利用被测物的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的峰高或峰面积比进行定量。
    操作方法:
    (1)提取:粉碎的样品,置于具塞锥形烧瓶中,加入石油醚或浸泡过液,取出上清液待过柱用。
    (2)净化:在玻璃层析柱中,底端塞以经处理的脱脂棉。以石油醚淋洗柱子,弃去淋洗液,加入样品提取液,待其下降至无水硫酸钠层时加入淋洗液淋洗,收集滤液,浓缩定容至1ml供气相色谱分析用。
    (3)测定:吸取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时,提取阿特拉津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取200ml水样于500ml分液漏斗中,分3次加入60ml三氯甲烷萃取,每次振摇1min,静置分层后,分离、合并三氯甲烷相,用无水硫酸钠脱水,然后用旋转蒸发器浓缩至5m1,再用K-D浓缩器浓缩至近干,用丙酮定容至1ml后,供气相色谱测定用。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问答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及E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样品中的维生素A及E皂化提取处理后,将其从不可皂化部分提取至有机溶剂中。用高效液相色谱C18反相柱将维生素A及E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并用内标法定量测定。
    操作步骤:1、皂化:样品于皂化瓶中,加无水乙醇搅拌,颗粒物分散均匀为止。加10%抗坏血酸,苯并芘内标液,混匀。加氢氧化钾混匀,废水与回流30min皂化完全。
    2、提取:将皂化后的样品移入分液漏斗,静层,弃去水层。用水洗分液漏斗中乙醚层,至不显碱性。
    3、浓缩:将乙醚提取液经过无水硫酸钠滤至旋转蒸发瓶,待瓶中约2ml取出,用氮吹去掉乙醚,加入乙醇,混合提取。2样品分析:去样品浓缩液20ul,待绘制出色谱图后,再进行定性和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问答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胡萝卜素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样品中的β-胡萝卜素,用石油醚+丙酮混合液提取,经三氧化二铝纯化,然后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以保留时间定性,峰高或峰面积定量。
    操作步骤:样品提取:淀粉类食品:样品用石油醚或石油醚+丙酮混合液振摇提取,吸取上层黄色液体并转入蒸发器中,重复提取至无色。合并提取液,于旋转蒸发器上蒸发至干。液体食品:样品加石油醚+丙酮反复提取,分层,将下层水溶液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再提取至无色。合并提取液与旋转蒸发器蒸干。油类食品:样品加石油醚+丙酮反复提取,上层提取液为无色,合并提取液,蒸干。纯化:将样品提取液残渣,用石油醚溶解,进行氧化铝层析。用洗脱液丙酮+石油醚洗氧化铝柱,再加入溶解样品提取液的溶液,用丙酮+石油醚洗脱β—胡萝卜素,收集于容量瓶中。样品测定:20ul进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问答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原理及分析步骤。

    正确答案: 测定原理:试样经提取、净化、浓缩、定容,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及其数据处理器。
    分析步骤:
    (1)提取:蛋、乳、肉类试样经丙酮,加氯化钠二氯甲烷提取,上清液经无水硫酸钠滤于旋转蒸发瓶中,浓缩至约1ml,加2ml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再浓缩,如此重复3次,浓缩至约1ml。
    (2)净化:将浓缩液经凝胶柱以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洗脱,弃去0~35ml流分,收集35~70流分。将其旋转蒸发浓缩至约1ml,再经凝胶柱净化收集35~70ml流分,旋转蒸发浓缩,用氮气吹至约1ml,以乙酸乙酯定容至1ml,留待HPLC分析。
    (3)测定:将仪器调至最佳状态后,分别将5μl混合标准溶液及试样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聚糖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以乙腈、水作流动相在碳水化合物分析柱上糖的分离顺序是先单糖后双糖,先低聚后多聚,以示差折射检测器检测。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1、固体样品加水,超声,定溶,用0.45um过滤测定。2、奶制品加无水乙醇,加热蛋白质沉淀,过滤,浓缩后定刻度。3、饮料或口服液,加水稀释定至刻度。测定。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阿特拉津时,提取阿特拉津的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取200ml水样于500ml分液漏斗中,分3次加入60ml三氯甲烷萃取,每次振援1min,静置分层后,分离、合并三氯甲烷相,用无水硫酸钠脱水,然后用旋转蒸发器浓缩至5ml,再用K-D浓缩器浓缩至近干,用丙酮定容至1ml后,供气相色谱法测定。

  • 第14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以甲苯为萃取剂,萃取水样中元素磷。萃取液中的元素磷经色谱柱分离后,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中被氧化燃烧生成磷的氧化物,然后被富氢火焰的H还原为碎片PHO*(即激发态的PHO碎片)。被火焰高温激发的碎片PHO*释放出特征光谱的能量,其最大检测波长为526nm。测量发射光谱强度,从而检测出元素磷的含量。

  • 第15题:

    简述气相色谱发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含有机磷的样品在富氢焰上燃烧,放射出波长526mm的特征光,通过绿光片选择后,由光电倍增管接受,转换成电信号,经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被记录下来。样品的峰高与标准品的峰高相比,计算出样品相当的含量,最低检出量为0.1~0.25mg。仪器:气相色谱仪,附有火焰光度离子化检测器(FPD)。
    操作方法:
    (1)试样的制备:取粮食样品经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制成粮食试样;取水果、蔬菜样品洗净、晾干、去掉非可食部分后制成待分析试样。
    (2)制取:试样置于烧杯中,加入水和丙酮,用组织捣碎机提取,匀浆液经布氏漏斗减压抽滤。用丙酮和二氯甲烷萃取。用旋转蒸发器浓缩,加二氯甲烷定溶至刻度。
    (3)测定:吸取2~5ul混合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柱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 第16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方法氨基甲酸酯类农药残留量的测定原理及分析步骤。


    正确答案:测定原理:试样经提取、净化、浓缩、定容,微孔滤膜过滤后进样,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分离,紫外检测器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外标法定量。仪器:高效液相色谱仪,附紫外检测器及其数据处理器。
    分析步骤:
    (1)提取:蛋、乳、肉类试样经丙酮,加氯化钠二氯甲烷提取,上清液经无水硫酸钠滤于旋转蒸发瓶中,浓缩至约1ml,加2ml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再浓缩,如此重复3次,浓缩至约1ml。
    (2)净化:将浓缩液经凝胶柱以乙酸乙酯-环己烷(1+1)溶液洗脱,弃去0~35ml流分,收集35~70流分。将其旋转蒸发浓缩至约1ml,再经凝胶柱净化收集35~70ml流分,旋转蒸发浓缩,用氮气吹至约1ml,以乙酸乙酯定容至1ml,留待HPLC分析。
    (3)测定:将仪器调至最佳状态后,分别将5μl混合标准溶液及试样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峰高或峰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 第17题: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低聚糖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原理:以乙腈、水作流动相在碳水化合物分析柱上糖的分离顺序是先单糖后双糖,先低聚后多聚,以示差折射检测器检测。
    操作步骤:样品处理:1、固体样品加水,超声,定溶,用0.45um过滤测定。2、奶制品加无水乙醇,加热蛋白质沉淀,过滤,浓缩后定刻度。3、饮料或口服液,加水稀释定至刻度。测定。

  • 第18题:

    简述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食品中维生素A及E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样品中的维生素A及E皂化提取处理后,将其从不可皂化部分提取至有机溶剂中。用高效液相色谱C18反相柱将维生素A及E分离,经紫外检测器检测,并用内标法定量测定。
    操作步骤:1、皂化:样品于皂化瓶中,加无水乙醇搅拌,颗粒物分散均匀为止。加10%抗坏血酸,苯并芘内标液,混匀。加氢氧化钾混匀,废水与回流30min皂化完全。
    2、提取:将皂化后的样品移入分液漏斗,静层,弃去水层。用水洗分液漏斗中乙醚层,至不显碱性。
    3、浓缩:将乙醚提取液经过无水硫酸钠滤至旋转蒸发瓶,待瓶中约2ml取出,用氮吹去掉乙醚,加入乙醇,混合提取。2样品分析:去样品浓缩液20ul,待绘制出色谱图后,再进行定性和定量。

  • 第19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方法测定植物性食品中氨基甲酸酯类农药的残留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含氮有机化合物被色谱柱分离后在加热的碱金属片的表面产生热分解,形成氰自由基(CN-),并且从被加热的碱金属表面放出的原子状态的碱金属于(Rb)接受电子变成(CN-),这个离子进一步与氢原子结合,放出电子的碱金属(Rb)变成正离子,由收集极收集,并作为信号电流而被测定。电流信号的大小与含氮化合物的含量成正比。以峰面积及峰高比较定量。仪器:附有火焰热离子检测器的气相色谱仪、旋转蒸发仪等。
    操作方法:
    (1)提取:称取粉碎粮食或蔬菜样品,置于具塞锥瓶中,加入无水甲醇、塞紧摇匀提取,然后过滤。将滤液转入分液漏斗中。
    (2)净化:滤液加入石油醚振摇后静置分层,将下层(甲醇氯化钠溶液)放入另一分液漏斗中,用甲醇氯化钠溶液洗涤石油醚层二次,静止分层后。
    (3)浓缩:于盛有样品净化液用二氯甲烷依次提取三次,将蒸馏瓶接上减压浓缩装置,于水浴旋转蒸发仪减压浓缩将残余物用二氯甲烷反复洗涤,然后吹氮气除尽二氯甲烷溶剂,用丙酮溶解残渣并定容,供色谱分析。
    (4)测定:吸取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注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发测定有机磷农药残留量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含有机磷的样品在富氢焰上燃烧,放射出波长526mm的特征光,通过绿光片选择后,由光电倍增管接受,转换成电信号,经微电流放大器放大后被记录下来。样品的峰高与标准品的峰高相比,计算出样品相当的含量,最低检出量为0.1~0.25mg。仪器:气相色谱仪,附有火焰光度离子化检测器(FPD)。
    操作方法:
    (1)试样的制备:取粮食样品经粉碎机粉碎,过20目筛制成粮食试样;取水果、蔬菜样品洗净、晾干、去掉非可食部分后制成待分析试样。
    (2)制取:试样置于烧杯中,加入水和丙酮,用组织捣碎机提取,匀浆液经布氏漏斗减压抽滤。用丙酮和二氯甲烷萃取。用旋转蒸发器浓缩,加二氯甲烷定溶至刻度。
    (3)测定:吸取2~5ul混合标准液及样品净化液柱入色谱仪中,以保留时间定性。以试样的峰高或面积与标准比较定量。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发测定甲醇原理及操作步骤。

    正确答案: 原理:利用不同醇类在氢火焰中的化学电离反应节进行检测,根据色谱峰的保留时间定性,以峰高与标准比较定量。
    操作方法:分别吸取0.5ul样品及标准使用液注入色谱仪,制得色谱图。以各级保留时间与各标准品的保留时间对照定性。分别记录各组分峰高或峰面积与相应的标准比较定量。
    说明:①本法最低检出浓度为:甲醇0.008g/100ml;杂醇油(以异丁醇计)0.01g/100ml。②与分光光度法想比较,后者嗦测得的甲醇值较气相色谱法的结果高。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空气中甲醇时,样品的采集方法。

    正确答案: 串联两支各装5.0m1重蒸水的气泡吸收管,以150ml/min的流量,采样2~3h,气泡吸收管的重蒸水若有挥发,采样后应补充至5.0ml。天热时吸收管应浸在冰盐水浴中采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简述气相色谱法测定水中元素磷的原理。

    正确答案: 以甲苯为萃取剂,萃取水样中的元素磷。萃取液中的元素磷经色谱柱分离后,在火焰光度检测器(FPD)中被氧化燃烧生成磷的氧化物,然后被富氢火焰的H还原为碎片PHO*(即激发态的PHO碎片)。被火焰高温激发的碎片PHO*释放出特征光谱的能量,其最大检测波长为526nm。测量发射光谱强度,从而检测出元素磷的含量。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