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题:进行某山岭区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里程K5+590,其高程为499.81m,其中i1=0.05,i2=-0.03,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标高要求为497.85m。 试 (1)确定该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2)计算K5+600处路基设计标高 (3)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题目

计算题:进行某山岭区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里程K5+590,其高程为499.81m,其中i1=0.05,i2=-0.03,变坡点处的竖曲线设计标高要求为497.85m。 试 (1)确定该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2)计算K5+600处路基设计标高 (3)竖曲线半径及竖曲线要素


相似考题
更多“计算题:进行某山岭区三级公路纵断面设计,变坡点里程K5+590”相关问题
  • 第1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正确答案:4000

  • 第2题:

    计算题:某山岭区一般二级路,变坡点桩号为K5+030,高程为427.68m,i1=5%,i2=-4%,竖曲线半径为R=2000m,计算竖曲线诸要素及桩号为K5+000和K5+100处的设计高程。


    正确答案: i1=0.05i2=-0.04
    w=i2-i1=-0.09是凸曲线
    L=Rw=2000*0.09=180T=L/2=90E=T*T/(2R)=2.03
    竖曲线的起点里程桩号=K5+030-90=K4+940
    竖曲线的起点高程=427.68-90*0.05=423.18
    K5+000处
    x=60h=x*x/(2R)=0.9
    设计高程=426.18-0.9=425.28
    K5+100处
    x=160h=x*x/(2R)=6.40
    设计高程=431.18-6.4=424.78

  • 第3题: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

    • A、三次抛物线
    • B、双曲线
    • C、对数曲线
    • D、二次抛物线形式

    正确答案:D

  • 第4题:

    在进行()设计时,相邻两坡段的交点叫变坡点。

    • A、横断面
    • B、纵断面
    • C、平面
    • D、剖面

    正确答案:B

  • 第5题:

    纵断面设计的试坡要点是“以点定线,以线交点”,其中以线交点的“点”是指()。

    • A、经济点
    • B、变坡点
    • C、高程控制点
    • D、竖曲线的起、终点

    正确答案:B

  • 第6题:

    判断题
    纵断面变坡点设计称拉坡。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7题:

    单选题
    某级公路相邻两段纵坡i1=-5%,i2=-1%,变坡点里程桩号为K2+880,变坡点高程为500.00m,该竖曲线半径选定为2000m,K2+900的设计高程最接近下列哪个选项?(  )
    A

    499.70m

    B

    499.80m

    C

    499.90m

    D

    500.00m


    正确答案: D
    解析:
    (1)坡度差:ω=i2-i1=-1%-(-5%)=0.04,因坡度差为“+”,故为凹形竖曲线。
    (2)曲线长:
    L=R·|ω|=2000×0.04=80m
    切线长度:
    T=L/2=80/2=40m
    (3)因变坡点里程为K2+880,桩号K2+900在变坡点之后20m,又因切线长为40m,故该桩号还在竖曲线范围内。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竖曲线起点的距离:
    x=40-20=20m
    竖曲线上任意点至相应切线的距离:
    y=x2/(2R)=202/(2×2000)=0.10m
    K2+900在切线上的设计标高:
    H=500-20×1%=499.80m
    K2+900的设计高程:
    Hs=H+y=499.80+0.10=499.90m

  • 第8题:

    问答题
    简述山岭区纵断面设计标高控制的主要因素。

    正确答案: 山岭区地形变化大,地面自然坡度大,为保证汽车平顺行驶,就必然产生高填、深挖现象,设计标高主要由
    (1)纵坡度和坡长所控制;
    (2)要从土石方尽量平衡和路基附属工程合理等方面适当考虑;
    (3)进行经济比较,力求降低工程造价。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9题:

    填空题
    某山岭区二级公路,变坡点桩号为K6+100,i1=5%,i2=-3%,竖曲线长为320m,则竖曲线半径为()。

    正确答案: 4000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多选题
    下列哪些选项的公路沥青路面在交工验收时,需进行抗滑性能测定,其抗滑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
    A

    山岭重丘区二级公路

    B

    平原微丘区二级公路

    C

    山岭重丘区三级公路

    D

    平原微丘区三级公路


    正确答案: C,A
    解析:
    根据《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G D50—2017)第3.0.7条规定,高速公路、一级公路以及山岭重丘区二级三级公路的路面在交工验收时,其抗滑技术指标应满足相应的技术要求。

  • 第11题:

    单选题
    在进行()设计时,相邻两坡段的交点叫变坡点。
    A

    横断面

    B

    纵断面

    C

    平面

    D

    剖面


    正确答案: C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公路纵断面上纵坡变化的交点,称为()
    A

    转点

    B

    相交点

    C

    转折点

    D

    变坡点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相邻两坡段的交点叫变坡点。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4题:

    计算题:某公路有连续三个变坡点分别为:K8+700、K9+100、K9+380,对应的设计标高分别为:77.756米、65.356米、68.716米。若在变坡点K9+100处的竖曲线半径为3000米,试计算: (1)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 (2)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计算该竖曲线要素及起止点桩号竖曲线起点桩号=(K9+100)-64.5=K9+035.5竖曲线止点桩号=(K9+100)+64.5=K9+164.5
    (2)计算桩号K9+060、K9+150的路基设计标高。
    ①对于K9+060: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00)-(K9+060)]+0.100=66.696(米)
    ②对于K9+150:
    路基设计标高=65.356+[(K9+150)-(K9+100)]+0.035=65.991(米)

  • 第15题:

    公路设计线坡度发生变化的点叫做()

    • A、转点
    • B、变坡点

    正确答案:B

  • 第16题:

    线路纵断面上坡度的变化点,叫()。

    • A、变坡点
    • B、坡度
    • C、坡段长度
    • D、坡度值

    正确答案:A

  • 第17题:

    计算题:某公路纵断面设计,在K12+180设计一变坡点,标高为20.88,该变坡点前后的设计坡度分别为i1=-3.5%,i2=1.8%,设计的竖曲线半径R=5000m,试计算变坡点的设计标高和K12+200处的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竖曲线要素
    ω=i2-i1=1.8%-(-3.5%)=5.3%该竖曲线为凹性
    L=Rω=5000*5.3%=265m
    T=L/2=132.5m
    E=T2/2R=1.76
    (2)竖曲线起点桩号为:(K12+180)-T=K12+047.5
    竖曲线起点标高为:20.88+T*i1=20.88+132.5*3.5%=25.52m
    边坡点K12+180处
    设计标高为:20.88+E=20.88+1.76=22.64m
    K12+200处
    横距x=(K12+200)-(K12+047.5)=152.5m
    竖距h=x2/2R=152.52/(2*5000)=2.33m
    切线高程=25.52-152.5*3.5%=20.18m
    设计高程=20.18+2.33=22.51m

  • 第18题:

    单选题
    公路设计线坡度发生变化的点叫做()
    A

    转点

    B

    变坡点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9题:

    填空题
    坡度标设在线路纵断面的变坡点()处。

    正确答案: 变坡点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0题:

    单选题
    路线纵断面设计是在路线纵断面图上决定变坡点位置和标高,在变坡点处应设置竖曲线,竖曲线一般采用形式为()。
    A

    三次抛物线

    B

    双曲线

    C

    对数曲线

    D

    二次抛物线形式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单选题
    线路纵断面上坡度的变化点,叫()。
    A

    变坡点

    B

    坡度

    C

    坡段长度

    D

    坡度值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在进行纵断面设计时,相邻两坡段的交点叫变坡点。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问答题
    Ⅰ级铁路,某变坡点左坡—5‰,右坡+3‰,折点标高141.12m,变坡点里程DK10+240,求:(1)TSH,KSH(2)DK10+100,DK10+250,DK10+300处设计标高。

    正确答案: (1)i=,-5-3,=8‰>3‰
    Ⅰ级铁路:Rsh=10000m,
    竖曲线切线长5△i=5×8=40m
    竖曲线长度:Ksh=2Tsh=80m
    (2)DK10+100处设计标高为141.82m;
    D.K10+250处设计标高为141.20m;
    D.K10+300处设计标高为141.30m。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