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某乙为了打击班上成绩第一名的某甲,故意捏造谣言,声称某甲考试经常作弊,为人虚伪,还捏造散布某甲和学校某老师的“绯闻”。某乙的行为给某甲带来了极大的精神痛苦,某甲后来还大病一场,在医院休养了半个月。后某甲的父母得知情况后,向学校报告了某乙的行为,学校对双方进行调解,学校对双方进行调解。某乙表示愿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本案不适用的民事责任方式是()。
第1题:
某甲和某乙赌博,输给某乙3万元,某甲认为某乙作弊,不愿将钱给某乙。某乙未拿到这笔钱,将某甲打伤,将钱抢走。则某乙的行为属于( )。
A.正当防卫
B.紧急避险
C.防卫过当
D.故意犯罪
第2题:
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
B.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既遂
C.某甲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和帮助毁灭证据罪,属于想象竞合犯,从一重罪处罚
D.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未遂)和过失致人死亡罪,数罪并罚
第3题:
下列哪些情形应当受到追诉期限的限制:( )。
A.在人民法院受理了某甲故意伤害一案后,某甲不知去向
B.某甲因出国而未在法定期限内对某乙的侮辱案提出控告
C.某甲向公安机关报案,声称自己被抢劫,但接案人员对其报案怀疑而未立案
D.某甲得知同案犯某乙被公安机关抓获,遂逃逸
第4题:
某甲与某乙有仇,欲置某乙于死地。某甲趁某乙熟睡,用性能良好,子弹上膛的手枪对准其脑后贴近射击。某甲的心理态度是( )。
A.直接故意
B.间接故意
C.疏忽大意的过失
D.过于自信的过失
第5题:
某甲在与某乙争吵中捅了某乙一刀后扬长而去,某乙因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
第6题:
某乙在黑暗中误入某甲的院内,某甲的猛犬向某乙进行攻击。某甲明知猛犬正在咬人,却不予制止。后来,某乙被咬伤要害死亡。某甲的行为()
第7题:
与“并非如果某甲有罪则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第8题:
某甲为了勒索财物,从托儿所偷盗一男性婴儿,某乙为了出卖牟利,从医院产房也偷盗一男性婴儿,对某甲与某乙的行为应当认定为( )。
第9题:
某甲故意向某乙传授盗窃方法,某乙没有按某甲传授的方法去盗窃,甲的行为是:()
第10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或某乙有罪
某甲或某乙无罪
第11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第12题:
某甲构成绑架罪,某乙构成拐卖儿童罪
某甲与某乙都构成拐卖儿童罪
某甲构成拐骗儿童罪,某乙构成拐卖儿童罪
某甲构成绑架罪,某乙构成拐骗儿童罪
第13题:
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构成什么罪?
第14题:
第 78 题 某甲与某乙素日有仇,某日,某乙欲吃一碗饭,怀疑某甲下毒,恰从身边走过一小孩,遂将饭给小孩吃,小孩吃后中毒身亡,问某甲、某乙分别构成何罪?( )
A.某甲构成故意杀人罪
B.某甲构成故意伤害罪
C.某乙构成过失致人死亡罪
D.某乙构成故意杀人罪
第15题:
某甲与某乙所在单位要评选“先进工作者”,某甲认为某乙是其最有力的竞争者,为不让某乙评上,某甲即散布某乙有虚报成绩等谣言,使乙未能评上“先进工作者”,乙因此精神受到极大打击。某甲的行为侵犯了某乙的( )。
A.荣誉权
B.隐私权
C.名誉权
D.健康权
第16题:
某甲捏造某乙受贿5000元,并写成小字报四处散发、张贴,致使某乙名誉受到很大损害。某甲的行为属于()。
第17题:
“并非某甲或某乙有罪”等值的判断是()。
第18题:
某甲企图投毒杀害某乙,但因为使用的毒药没有达到致死剂量,所以仅导致某乙昏迷。某甲误以为某乙已经死亡,将“尸体”背到山中掩埋,致某乙窒息死亡。()
第19题:
某甲在行车中不小心将某乙撞伤,为了尽快逃脱,便将流血昏迷的某乙拖入路边树林。某乙失血过多死亡。对于某乙的死亡,某甲的行为属于()的犯罪。
第20题:
某甲与某乙因生活上的琐事经常发生纠纷。一日某甲一时义愤将某乙杀害,其将某乙的尸体装入一密封包中,对某丁声称这是一包毒品,委托某丁带至湖边。某丁依言而行。后尸体被发现。下列关于某甲和某丁的行为的表述,正确的是:( )
第21题:
某甲趁夜深人静时,窜入村民某乙家中窃取现金5800元,刚要离开,被惊醒的某乙发觉,某甲为脱逃而将某乙打伤。某甲的行为构成()
第22题:
某乙
某甲
乙、甲
张某不能起诉
第23题:
某甲和某乙都有罪
某甲和某乙都无罪
某甲有罪而某乙无罪
某甲无罪而某乙有罪
第24题:
直接故意
间接故意
疏忽大意的过失
过于自信的过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