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A、《办法》对构成“性骚扰”具体行为所作的界定,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解释B、《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C、《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变

题目

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 A、《办法》对构成“性骚扰”具体行为所作的界定,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解释
  • B、《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 C、《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 D、《办法》对“性骚扰”进行了体系解释

相似考题
更多“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相关问题
  • 第1题:

    2005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

    《办法》对构成性骚扰具体行为所作的界定,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解释

    《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办法》对性骚扰进行了体系解释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由全国人大制定的法律,对于法律的解释权(立法解释权),其享有者是全国人大常委会,而不是某省人大常委会,所以A的说法是错误的;所谓“变通或者补充规定”针对的是实行民族自治的地方的人大或者人大常委会根据本民族的经济状况和特点作出的规定,本题中,因为是某省人大常委会,所以可以排除“民族自治地方”的变通或者补充规定,C的说法也是错误的;所谓体系解释,就是将法律条文或者法律概念放在整个法律体系中来理解,通过解释前后法律条文和法律的内在价值与目的,来明晰某一具体法律规范或法律概念的含义,而本题中的《办法》的规定不符合体系解释的定义,所以D是错误的。本题的答案就是B ,《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效力低于《妇女权益保障法》。

  • 第2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的是妇女的权益,与用人单位没有关系。

    A.对

    B.错


    参考答案:B

  • 第3题:

    为什么要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是我国人权保护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权益保障法自1992年颁布实施十多年来,对促进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禁止性别歧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当时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妇女权益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权益保护的需要。认真总结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人权保护立法的有益做法,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完善,十分必要。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正,调动广大妇女参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 第4题:

    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是我国法律()明确对性骚扰说“不”。


    正确答案:首次

  • 第5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国家鼓励妇女维护自身权益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 第6题:

    在我国的法律中,率先明文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的是()。

    • A、《妇女权益保障法》
    • B、《刑法》
    • C、《民法通则》
    • D、修正后的《婚姻法》

    正确答案:D

  • 第7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在哪些条款中有保护妇女实行计划生育权益的内容?


    正确答案: 《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8条规定:“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妇女。”
    第50条规定:“离婚时,女方因实施绝育手术或者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处理子女抚养问题,应在有利子女权益的条件下,照顾女方的合理要求。”
    第51规定:“妇女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生育子女的权利,也有不生育的自由。育龄夫妻双方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计划生育,有关部门应当提供安全、有效的避孕药具和技术,保障实施节育手术的妇女的健康和安全。”

  • 第8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的是妇女的权益,与用人单位没有关系。


    正确答案:错误

  • 第9题:

    问答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确认和保障的妇女享有的六大权益是哪些?

    正确答案: 1、政治权利
    2、文化教育权益
    3、劳动和社会保障权益
    4、财产权益
    5、人身权利
    6、婚姻家庭权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判断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保障的是妇女的权益,与用人单位没有关系。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在我国的法律中,率先明文规定"禁止家庭暴力"的是()。
    A

    《妇女权益保障法》

    B

    《刑法》

    C

    《民法通则》

    D

    修正后的《婚姻法》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问答题
    为什么要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改妇女权益保障法有什么意义?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是我国第一部以妇女为主体,全面保护妇女合法权益的基本法,它是我国人权保护法律的重要组成部分。妇女权益保障法自1992年颁布实施十多年来,对促进男女平等、保护妇女权益、禁止性别歧视发挥了积极作用。但是,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立法当时所依赖的社会条件已经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妇女权益领域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妇女权益保障法已不完全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妇女权益保护的需要。认真总结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的经验,针对存在的问题,借鉴国内外人权保护立法的有益做法,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修改完善,十分必要。这对进一步完善我国的妇女权益保障制度,实现社会公正,调动广大妇女参与全国建设小康社会的积极性、创造性,促进经济、社会和男女两性的全面协调发展,提升我国的良好国际形象具有重要意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是以保障妇女权益实现男女平等为宗旨的基本法。()


    本题答案:对

  • 第14题:

    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A、《办法》对构成“性骚扰”具体行为所作的界定,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解释
    B、《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办法》对“性骚扰”进行了体系解释

    答案:B
    解析:
    《妇女权益保障法》属于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基本法律,应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进行解释,省级人大无权对基本法律进行解释,因此A错误。关于B,题中《办法》是省人大制定的地方性法规,当然是《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其效力较低,因此B正确。关于C,根据《立法法》第66条第2款的规定,只有民族自治地区的自治机关可以变通法律的规定,因此C错误。关于D,所谓的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显然该《办法》的解释并没有做到体系解释的要求,因此D错误。

  • 第15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特别强调禁止哪些非法侵害妇女权益的行为?


    正确答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9条第4款规定,禁止虐待老人、妇女和儿童。据此,《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2条第4款规定,禁止歧视、虐待、遗弃、残害妇女。具体而言,妇女权益保障法第38条规定,妇女的生命健康权不受侵犯。禁止溺、弃、残害女婴,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用迷信、暴力等手段残害妇女;禁止虐待、遗弃病、残妇女和老年妇女。《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口与计划生育法》第22条也规定,禁止歧视、虐待生育女婴的妇女和不育的妇女。禁止歧视、虐待、遗弃女婴。

  • 第16题:

    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有()章,()条。


    正确答案:9;61

  • 第17题:

    巫昌祯曾是《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专家组组长。


    正确答案:正确

  • 第18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中保障妇女的人格权是如何规定的?


    正确答案: 妇女的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肖像权等人格权受法律保护。禁止用侮辱、诽谤等方式损害妇女的人格尊严。禁止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或者其他方式贬低损害妇女人格。未经本人同意,不得以营利为目的,通过广告、商标、展览橱窗、报纸、期刊、图书、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网络等形式使用妇女肖像。

  • 第19题:

    1996年8月,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

    • A、《老年人权益保障法》
    • B、《军人权益保障法》
    • C、《妇女权益保障法》
    • D、《残疾人权益保障法》

    正确答案:A

  • 第20题:

    判断题
    巫昌祯曾是《妇女权益保障法》修正草案专家组组长。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问答题
    妇女权益保障法对国家鼓励妇女维护自身权益有哪些规定?

    正确答案: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第5条第1款规定,国家鼓励妇女自尊、自信、自立、自强,运用法律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填空题
    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于()开始施行。

    正确答案: 2005年12月1日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填空题
    修正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明确规定,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这是我国法律()明确对性骚扰说“不”。

    正确答案: 首次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4题:

    单选题
    2005年8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对《妇女权益保障法》进行了修正,增加了“禁止对妇女实施性骚扰”的规定,但没有对“性骚扰”予以具体界定。2007年4月,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规定“禁止以语言、文字、电子信息、肢体等形式对妇女实行骚扰”。关于该《办法》,下列哪一选项可以成立?(  )[2007年真题]
    A

    《办法》对构成“性骚扰”具体行为所作的界定,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立法解释

    B

    《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按照法律高于法规的原则其效力较低

    C

    《办法》属于对《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变通或补充规定

    D

    《办法》对“性骚扰”进行了体系解释


    正确答案: C
    解析:
    A项,我国由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立法解释权。本题中,某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为立法活动,某省人大常委会可以制定地方性法规,但是没有立法解释权。
    B项,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包括宪法至上原则、法律高于法规原则、法规高于规章原则、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等。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主要包括:①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②特别法优先原则;③后法优先或新法优先原则;④实体法优先原则;⑤国际法优先原则;⑥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的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本题中,《妇女权益保障法》为法律,《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办法》为地方性法规,根据法律高于法规原则,《办法》属于《妇女权益保障法》的下位法,其效力比《妇女权益保障法》低。
    C项,我国《立法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的人民代表大会有权依照当地民族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可以依照当地民族的特点,对法律和行政法规的规定作出变通规定,但不得违背法律或者行政法规的基本原则。本题中,某省人大常委会无权对法律作出变通规定。
    D项,体系解释是指将被解释的法律条文放在整部法律中乃至整个法律体系中,联系此法条与其他法条的相互关系来解释法律,题中情形不涉及法律体系,不属于体系解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