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题:
在具备刑事责任能力和无刑事责任能力之间,还有()责任能力的状况。
第2题:
抑郁症患者可发生所谓的“扩大性自杀”,在责任能力评定上,一般判定有责任能力。( )
第3题:
人格障碍患者的违法行为应评定为()
第4题:
男性,23岁,因破坏公共财产而被起诉,其律师辩称患者曾在精神病医院诊断为“反社会性人格障碍”,提请量刑时加以考虑。如诊断正确,该患者应为()
第5题:
生理醉酒后犯罪的人属于()。
第6题:
关于刑事责任能力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第7题:
刑事责任能力
第8题:
一个原本正常的人,多次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多次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
第9题:
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一个无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两个以上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
两个以上单位
有责任能力的自然人和单位
第10题:
完全责任能力
部分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
无行为能力
有行为能力
第11题:
完全责任能力
部分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
无行为能力
有行为能力
第12题:
具有责任能力相对性
完全无责任能力
减弱责任能力
有时是限制责任能力
第13题:
完全无刑事责任能力,又称无责任能力,还称作()
第14题:
精神发育迟滞患者,智商在50~69之间,出现违法行为应评定为( )
第15题:
责任能力
第16题:
共同犯罪不包括()共同实施的犯罪。
第17题:
刑事责任能力分为以下哪几种()
第18题:
一个原本正常的人,醉酒后意识障碍时出现犯罪行为,应评定为()
第19题:
对反社会型人格障碍者出现犯罪行为时评定责任能力描述正确的是()
第20题:
在有责任能力与无责任能力之间,刑法规定了()。
第21题:
第22题:
部分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
完全责任能力
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
第23题:
部分责任能力
无责任能力
视具体情况判定为无责任能力或部分责任能力
完全责任能力
视具体情况判定为部分责任能力或完全责任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