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自立案之日起()。”相关问题
  • 第1题:

    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行政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错

  • 第2题: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A、10
    B、8
    C、12
    D、6

    答案:D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行政诉讼的第一审普通程序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第3题:

    关于人民法院审理行政诉讼案件的一审程序,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由审判员或审判员、陪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成员应是3人以上的单数
    B.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在收到法院应诉通知书之日起10日内以书面形式提出
    C.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自受理之日起3个月内作出判决;有特殊情况需 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 法院批准
    D.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长审理期限,应当报给中级人民法院,由中级人民法院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


    答案:C,D
    解析:
    《行政诉讼法》第46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或者由审判员、陪 审员组成合议庭。合议庭的成员,应当是3人以上的单数。故A表述正确,不选。《行政诉讼法解释》第10 条第1款规定,当事人提出管辖异议,应当在接到人民法院应诉通知之日起10曰内以书面形式提出。可知,B 选项表述正确,不选。《行政诉讼法》第57条规定,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曰起3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 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 准。C项错误,是“立案之日”起,而非“受理之日”起。《行政诉讼法解释》第82条规定,基层人民法院申请延 长审理期限,应当直接报请高级人民法院批准,同时报中级人民法院备案。故D项错误,当选。

  • 第4题:

    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个月内审结。

    A3

    B4

    C5

    D6


    D

  • 第5题:

    根据行政审理程序,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

    • A、开庭审理
    • B、书面审理
    • C、书面审理或者开庭审理
    • D、以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辅

    正确答案:A

  • 第6题: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正确答案:错误

  • 第7题:

    人民法院应当在行政案件立案之日起()内作出第一审判决。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高级人民法院批准,高级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案件需要延长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批准。

    • A、三个月
    • B、三个半月
    • C、六个月
    • D、十二个月

    正确答案:C

  • 第8题: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

    • A、书面审理
    • B、开庭审理
    • C、书面审理或者开庭审理
    • D、以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辅

    正确答案:B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对行政诉讼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

    除特殊情况外,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

    B

    除特殊情况外,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

    C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以规章为依据

    D

    当事人不服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决的,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15日内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起上诉


    正确答案: C
    解析:

  • 第11题:

    单选题
    第一审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实行()
    A

    书面审理

    B

    开庭审理

    C

    书面审理或者开庭审理

    D

    以开庭审理为主,书面审理为辅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内作出判决。
    A

    1个月

    B

    6个月

    C

    2个月

    D

    3个月


    正确答案: B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个月内审结。

    A、3

    B、4

    C、5

    D、6


    参考答案:D

  • 第14题:

    下列选项中,有关行政诉讼的管辖规定,叙述错误的是()。

    A、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
    B、最高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
    C、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D、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

    答案:B
    解析:
    本题的考点为行政诉讼的管辖。(1)基层人民法院管辖第一审行政案件;(2)人民法院对管辖权发生争议,由争议双方协商解决。协商不成的,报它们的共同上级人民法院指定管辖;(3)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4)下级人民法院对其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认为需要由上级人民法院审理或者指定管辖的,可以报请上级人民法院决定。

  • 第15题:

    下列各项中,关于第一审程序和第二审程序的审限要求,说法正确的有()。

    A.人民法院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
    B.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中,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3个月
    C.在适用普通程序审理案件的第一审程序中,已因特殊情况延长后,还需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D.人民法院审理对原审判决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E.人民法院审理对裁定的上诉案件,应当在第二审立案之日起30日作出终审裁定

    答案:A,C,E
    解析:
    2020版教材P348 / 2019版教材P346
    适用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根据《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应当在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审结。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由本院院长批准,可以延长6个月;还需要延长的,报请上级人民法院批准。适用简易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3个月内审结。

  • 第16题:

    ()是指各级人民法院在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时的分工和权限。


    正确答案:级别管辖

  • 第17题:

    上级人民法院有权审理下级人民法院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也可以把自己管辖的第一审行政案件移交下级人民法院审判。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8题: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应当自立案之日起()内作出判决。

    • A、1个月
    • B、6个月
    • C、2个月
    • D、3个月

    正确答案:D

  • 第19题:

    根据《行政诉讼法》的规定,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民法院必须在立案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 B、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六个月内作出第一审判决
    • C、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应当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三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 D、人民法院审理上诉案件,必须在收到上诉状之日起一个月内作出终审判决

    正确答案:B,C

  • 第20题:

    人民法院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作出第一审判决。


    正确答案:3个月内

  • 第21题:

    按照行政案件的性质、影响范围、繁简程度来划分不同级别人民法院之间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分工和权限,称为()

    • A、移送管辖

    正确答案:D

  • 第22题:

    单选题
    人民法院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的案件,应当在立案之日起()个月内审结。
    A

    3

    B

    4

    C

    5

    D

    6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人民法院审理第一审行政案件的期限为自立案之日起()。
    A

    2个月

    B

    1个月

    C

    6个月

    D

    3个月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