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县公安局违法对张某进行了罚款,张某向甲县公安局的上级机关乙市公安局申请了行政复议,乙市公安局复议决定维持原处罚。如甲提出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为()。A、甲县公安局B、乙市公安局C、甲县人民政府D、甲县公安局和乙市公安局

题目

甲县公安局违法对张某进行了罚款,张某向甲县公安局的上级机关乙市公安局申请了行政复议,乙市公安局复议决定维持原处罚。如甲提出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为()。

  • A、甲县公安局
  • B、乙市公安局
  • C、甲县人民政府
  • D、甲县公安局和乙市公安局

相似考题
更多“甲县公安局违法对张某进行了罚款,张某向甲县公安局的上级机关乙市公”相关问题
  • 第1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
    问题:(1)县公安局的复议决定从程序上看是否合法?
    (2)如孙氏兄弟俩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他们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在诉讼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3)孙乙可否委托其兄孙甲为诉讼代理人?
    (4)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否公开审理?
    (5)如果一审法院判决撤销对孙氏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上诉?
    (6)如果县公安局撤销了派出所对孙氏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如可以,怎样确定孙氏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的诉讼地位?


    答案:
    解析:
    (1)程序上合法。《行政复议法》第28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①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②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③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b,适用依据错误的;c,违反法定程序的:d,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e,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④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23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条规定了行政复议决定有维持、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及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等几种形式。因而题中公安局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在程序上没有问题。
    (2)孙甲、孙乙为共同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张某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诉讼参加人,孙甲、孙乙因共同侵权行为被公安局处罚,县公安局虽然给他们分别以5日拘留的处罚。看似两个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但由于公安局是根据孙氏兄弟共同侵权行为而处罚,是基于同一事实,实则只有一个具体行政行为。如孙甲、孙乙起诉,应列为共同原告,如孙氏兄弟起诉,应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张某为诉讼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诉讼参加人。县公安局复议改变了派出所的处罚裁决,派出所的处罚裁决即失效,县公安局的复议裁决生效。孙氏兄弟俩不服起诉,应以作出复议决定的县公安局为被告。被侵害人张某由于被孙氏兄弟二人违法侵害,孙氏兄弟俩因此而受罚,张某与县公安局作出的拘留决定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中请参加诉讼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派出所的处罚裁决被县公安局改变而失效,与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没有利害关系,不是本案当事人。
    (3)孙乙不能委托孙甲为其诉讼代理人。
    根据《行政诉讼法》第30条的规定,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孙乙仅16岁,为未成年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而不能由其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孙乙的法定代理人(如其父或母)可以委托孙甲代为诉讼。如果孙甲为孙乙的法定代理人,直接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为诉讼。
    (4)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公开审理。
    《行政诉讼法》第54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涉及商业秘密的案件,当事人申请不公开审理的,可以不公开审理。所以,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不一样,关于未成年人的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也公开审理,
    (5)如一审法院判决撤销对孙氏兄弟的处罚,张某可以上诉。
    依照《行政诉讼法》第29条第2款的规定,人民法院判决第三人承担义务或者减损第三人权益的,第三人有权依法提起上诉。
    (6)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张某为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孙氏兄弟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当事人。如果县公安局复议决定撤销对孙氏兄弟俩的处罚,张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应以张某为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孙氏兄弟俩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当事人。如孙氏兄弟对第一审法院判决不服,也有权上诉。其中法理参见前面的分析以及《行诉解释》第12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属于《行政诉讼法》第25条第1款规定的“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①被诉的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②在行政复议等行政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③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④撤销或者变更行政行为涉及其合法权益的;⑤为维护自身合法权益向行政机关投诉,具有处理投诉职责的行政机关作出或者未作出处理的;⑥其他与行政行为有利害关系的情形。本案属于该条第④项的情形。

  • 第2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如果县公安局撤销了派出所对孙氏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如可以,怎样确定孙氏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的诉讼地位?


    正确答案: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张某为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孙氏兄弟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当事人。如果县公安局复议决定撤销对孙氏兄弟俩的处罚,张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应以张某为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孙氏兄弟俩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当事人。如孙氏兄弟对第一审法院判决不服,也有权上诉。其中法理,参见前面的分析以及《行诉若干解释》第13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①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②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③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④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本案属于该条第4项的情形。

  • 第3题:

    张某在甲市有一套住房属于违章建筑,他本人住在乙市,行政机关要求张某拆除,张某逾期拒不履行拆除,则()。

    • A、行政机关向甲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B、行政机关向乙市人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 C、向上级行政机关申请强制执行
    • D、等待张某自行拆除

    正确答案:A

  • 第4题:

    公安派出所查处张某赌博,张某被县公安局处以15日拘留并罚款2000元。张某不服,向市公安局申请行政复议,市公安局维持复议决定。于是张某提起行政诉讼,()是被告。

    • A、县公安局
    • B、市公安局
    • C、县公安局与市公安局
    • D、公安派出所

    正确答案:C

  • 第5题:

    甲县公安局民警李某现场处置斗殴案,发现张某正持刀砍人,李某鸣枪警告后,张某停止砍人。由于没有人员伤亡,李某可以不向甲县公安局汇报使用枪支情况。


    正确答案:错误

  • 第6题:

    下列关于人民警察使用武器的表述,错误的是()。

    • A、甲县公安局民警张某违法使用武器,造成围观群众洪某受伤。甲县公安局应当对洪某先行赔偿,然后再向张某追偿
    • B、乙县公安局民警李某依法使用武器,造成无辜人员财产损失,乙县公安局应予补偿,然后再向李某追偿
    • C、丙县公安局民警王某使用武器,制服犯罪嫌疑人。王某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向丙县公安局作书面报告
    • D、丁县公安局民警赵某在戊县依法使用武器造成犯罪嫌疑人受伤。赵某可以选择向戊县公安局报告或者向丁县公安局报告

    正确答案:B

  • 第7题:

    张某被县公安局罚款100元,张某不服,申请复议,复议机关市公安局决定罚款250元。后经确认,县公安局所作的罚款行政处罚违反法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李某可以请求县公安局赔偿250元
    • B、李某可以请求市公安局赔偿250元
    • C、李某可以请求县公安局赔偿100元,市公安局赔偿150元
    • D、李某既可以请求县公安局赔偿100元,又可以请求市公安局赔偿250元

    正确答案:C

  • 第8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如孙氏兄弟俩依法提起行政诉讼,他们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在诉讼中各处于什么地位?


    正确答案:孙甲、孙乙为共同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张某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诉讼参加人。孙甲、孙乙因共同侵权行为被公安局处罚,县公安局虽然给他们分别以5日拘留的处罚,看似两个同样的具体行政行为,但由于公安局是根据孙氏兄弟共同侵权行为而处罚,是基于同一事实,实则只有一个具体行政行为。如孙甲、孙乙起诉,应列为共同原告。如孙氏兄弟起诉,应以县公安局为被告,张某为诉讼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诉讼参加人。县公安局复议改变了派出所的处罚裁决,派出所的处罚裁决即失效,县公安局的复议裁决生效。孙氏兄弟俩不服起诉,应以作出复议决定的县公安局为被告。被侵害人张某由于被孙氏兄弟二人违法侵害,孙氏兄弟俩因此而受罚,张某与县公安局作出的拘留决定有利害关系,可以作为第三人申请参加诉讼或由人民法院通知参加诉讼。派出所的处罚裁决被县公安局改变而失效,与县公安局的处罚决定没有利害关系,不是本案当事人。

  • 第9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否公开审理?


    正确答案: 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公开审理。《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不一样,关于未成年人的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也公开审理。

  • 第10题:

    问答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如果一审法院判决撤销对孙氏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上诉?

    正确答案: 如一审法院判决撤销对孙氏兄弟的处罚,张某可以上诉。依照《行诉若干解释》第24条的规定,第三人有权提出与本案有关的诉讼请求,对人民法院一审判决不服,有权提起上诉。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多选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甲市乙县的张某因在乙、丙两县招摇撞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乙县公安局给予拘留7天的处罚,张某不服向甲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甲市公安局将处罚结果变更为罚款300元。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下列法院对本案有管辖权的包括()。
    A

    乙县法院

    B

    丙县法院

    C

    甲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

    D

    乙县法院、丙县法院、甲市公安局所在地法院均有管辖权


    正确答案: D,A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诉讼的一般地域管辖。《行政诉讼法》第17条规定:“行政案件由最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也可以由复议机关所在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A、C选项正确,B、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AC。

  • 第12题:

    多选题
    张某对处罚决定不服欲申请行政复议,下列为张某所提供的被申请人和复议机关正确的是(  )。
    A

    被申请人为丙乡派出所,复议机关为乙县公安局

    B

    被申请人为乙县公安局,复议机关为乙县人民政府

    C

    被申请人为乙县公安局,复议机关为甲市公安局

    D

    被申请人为乙县公安局,李某为复议第三人


    正确答案: B,C
    解析:
    《治安管理处罚法》第91条规定,治安管理处罚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决定;其中警告、500元以下的罚款可以由公安派出所决定。派出所有权以自己的名义做出警告和罚款的决定,具有独立承担法律责任的能力,能够成为行政诉讼的被告幅度越权并不导致被申请人变化。《行政复议法》第15条第1款第2项规定,对政府工作部门依法设立的派出机构依照法律、法规或者规章规定,以自己的名义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的,向设立该派出机构的部门或者该部门的本级地方人民政府申请行政复议。因此,本案被申请人是丙乡派出所,复议机关是乙县公安局或者乙县人民政府。

  • 第13题:

    甲市公安机关需要询问居住在乙市的违法嫌疑人张某,下列询问地点不符合《公安机关办理行政案件程序规定》规定的是()。

    • A、张某的住处
    • B、张某的单位
    • C、甲市公安机关
    • D、乙市公安机关

    正确答案:C

  • 第14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孙乙可否委托其兄孙甲为诉讼代理人?


    正确答案:孙乙不能委托孙甲为其诉讼代理人。根据《行政诉讼法》第28条的规定,没有诉讼行为能力的公民,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孙乙仅16岁,为未成年人,应由其法定代理人代为诉讼,而不能由其委托他人代为诉讼。孙乙的法定代理人(如其父或母)可以委托孙甲代为诉讼。如果孙甲为孙乙的法定代理人,直接以法定代理人的身份代为诉讼。

  • 第15题:

    某省甲市A县公安局和乙市B县公安局对发生在甲市A县而由乙市B县公安局先发现的一起治安违法行为人的行政处罚管辖权发生争议,应如何处理?()

    • A、由甲市A县公安局管辖
    • B、由乙市B县公安局管辖
    • C、由甲市A县和乙市B县公安局共同管辖
    • D、由该省公安厅管辖

    正确答案:D

  • 第16题:

    张某因强奸罪被判刑后在监狱服刑,在服刑期间脱逃至甲县。张某在甲县再次实施强奸犯罪时被当地公安机关抓获,此案的侦查机关为()。

    • A、张某服刑的监狱
    • B、甲县公安局
    • C、张某服刑的监狱和甲县公安局
    • D、张某服刑的监狱的上一级监狱管理机关

    正确答案:B

  • 第17题:

    甲县公安局违法对张某进行了罚款,张某向甲县公安局的上级机关乙市公安局申请了行政复议,乙市公安局复议决定维持原处罚。如甲提出国家赔偿,赔偿义务机关为()。

    • A、甲县公安局
    • B、乙市公安局
    • C、甲县人民政府
    • D、甲县公安局和乙市公安局

    正确答案:A

  • 第18题:

    甲县某公安派出所所长张某和民警小李一起到乙县抓捕王某,在实施抓捕时,王某持枪向两人射击,张某和小李未警告直接开枪击毙王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张某和小李在开枪前应当先行警告
    • B、张某和小李开枪符合法定情形
    • C、乙县公安局接到击毙王某的报告后,应当及时通知乙县人民检察院
    • D、张某和小李应当将使用武器的情况如实向甲县公安局书面汇报

    正确答案:B,C,D

  • 第19题:

    甲县公安局民警邓某在市场巡逻时当场对张某作出罚款决定,他应当在作出决定后24小时内将当场处罚决定书报甲县公安局备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20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县公安局的复议决定从程序上看是否合法?


    正确答案:程序上合法。《行政复议法》第28条规定,行政复议机关负责法制工作的机构应当对被申请人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进行审查,提出意见,经行政复议机关的负责人同意或者集体讨论通过后,按照下列规定作出行政复议决定:
    ①具体行政行为认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适用依据正确,程序合法,内容适当的,决定维持。
    ②被申请人不履行法定职责的,决定其在一定期限内履行。
    ③具体行政行为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决定撤销、变更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决定撤销或者确认该具体行政行为违法的,可以责令被申请人在一定期限内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A.主要事实不清、证据不足的.B.适用依据错误的;C.违反法定程序的;D.超越或者滥用职权的;E.具体行政行为明显不当的。
    ④被申请人不按照本法第23条的规定提出书面答复、提交当初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证据、依据和其他有关材料的,视为该具体行政行为没有证据、依据,决定撤销该具体行政行为。行政复议机关责令被申请人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被申请人不得以同一事实和理由作出与原具体行政行为相同或者基本相同的具体行政行为。该条规定了行政复议决定有维持、撤销、变更、确认违法及责令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等几种形式。因而题中公安局变更原具体行政行为在程序上没有问题。

  • 第21题:

    问答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如果县公安局撤销了派出所对孙氏二人的处罚,张某可否提起行政诉讼?如可以,怎样确定孙氏兄弟俩、张某、派出所、公安局的诉讼地位?

    正确答案: 可以提起行政诉讼。张某为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孙氏兄弟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当事人。如果县公安局复议决定撤销对孙氏兄弟俩的处罚,张某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此时应以张某为原告,县公安局为被告,孙氏兄弟俩为第三人,派出所不是本案当事人。如孙氏兄弟对第一审法院判决不服,也有权上诉。其中法理,参见前面的分析以及《行诉若干解释》第13条的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①被诉的具体行政行为涉及其相邻权或者公平竞争权的;②与被诉的行政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③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④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有法律上利害关系的。本案属于该条第4项的情形。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2题:

    问答题
    孙甲与孙乙乃兄弟,孙甲18岁,孙乙16岁。二人某日到舞厅跳舞,孙甲与张某发生口角并打了起来,孙乙帮其兄孙甲打张某。派出所对孙甲、孙乙每人处以罚款50元的处罚。张某不服,向县公安局申请复议,县公安局改处各拘留5日,孙氏兄弟俩不服。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否公开审理?

    正确答案: 本案如可提起行政诉讼,应公开审理。《行政诉讼法》第45条规定,人民法院公开审理行政案件,但涉及国家秘密、个人隐私和法律另有规定的除外。所以,行政案件与刑事案件不一样,关于未成年人的案件,除涉及国家秘密和个人隐私的以外,也公开审理。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多选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甲市乙县的张某因在乙、丙两县招摇撞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乙县公安局给予拘留7天的处罚,张某不服向甲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甲市公安局将处罚结果变更为罚款300元。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若张某想要委托诉讼代理人,则()。
    A

    张某可以委托一至三人代为诉讼

    B

    张某的胞兄可作为张某的诉讼代理人

    C

    张某提交的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

    D

    如张某解除或者变更委托,可以向人民法院口头提出


    正确答案: A,D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诉讼中的委托代理人。《行政诉讼法》第29条规定:“当事人、法定代理人,可以委托一至二人代为诉讼。律师、社会团体、提起诉讼的公民的近亲属或者所在单位推荐的人,以及经人民法院许可的其他公民,可以受委托为诉讼代理人。”因此A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5条规定:“当事人委托诉讼代理人,应当向人民法院提交由委托人签名或者盖章的授权委托书。委托书应当载明委托事项和具体权限。公民在特殊情况下无法书面委托的,也可以口头委托。口头委托的,人民法院应当核实并记录在卷;被诉机关或者其他有义务协助的机关拒绝人民法院向被限制人身自由的公民核实的,视为委托成立。当事人解除或者变更委托的,应当书面报告人民法院,由人民法院通知其他当事人。”因此C选项正确,D选项错误。正确答案是BC。

  • 第24题:

    单选题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问题。甲市乙县的张某因在乙、丙两县招摇撞骗,违反《治安管理处罚法》,被乙县公安局给予拘留7天的处罚,张某不服向甲市公安局申请复议,甲市公安局将处罚结果变更为罚款300元。张某不服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张某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本案中的被告是()。
    A

    乙县公安局

    B

    甲市公安局

    C

    乙县公安局和甲市公安局为共同被告

    D

    张某可任选乙县公安局或甲市公安局为被告


    正确答案: A
    解析: 本题考查行政诉讼中被告的确定。《行政诉讼法》第25条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直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经复议的案件,复议机关决定维持原具体行政行为的,作出原具体行政行为的行政机关是被告;复议机关改变原具体行政行为的,复议机关是被告。”本案中甲市公安局改变了原行政处罚‘,因此应以甲市公安局为被告。正确答案是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