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黄某,在对市场进行检查时,拿走一个体户刘某两条“红塔山”牌香烟且一分钱都未付。刘某对该工商行政管理局一直不满,且对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一些工作人员的这种行为早就厌恶,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赔偿经济损失。你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不应该负赔偿义务()A、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违法,侵犯了刘某的合法利益B、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黄某的行为属个人行为,责任应当由黄某个人负C、黄某的行为与职务相关,属于与执行职务相关的行为,工商行政

题目

某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黄某,在对市场进行检查时,拿走一个体户刘某两条“红塔山”牌香烟且一分钱都未付。刘某对该工商行政管理局一直不满,且对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一些工作人员的这种行为早就厌恶,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赔偿经济损失。你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不应该负赔偿义务()

  • A、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违法,侵犯了刘某的合法利益
  • B、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黄某的行为属个人行为,责任应当由黄某个人负
  • C、黄某的行为与职务相关,属于与执行职务相关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负赔偿义务
  • D、本案中刘某的损失明显与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内部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工商局应当负赔偿义务

相似考题
更多“某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黄某,在对市场进行检查时,拿走一个体户刘某两”相关问题
  • 第1题:

    刘某携10万元现金去外地进货,到了目的地以后,刘某感觉携带现金不安全,于是就把钱交给当地的一个朋友黄某代为保管。等到刘某要用现金找黄某要钱时,黄某矢口否认收到过刘某的钱,拒不归还该笔现金。黄某的行为属于()

    A.诈骗罪

    B.侵占罪

    C.盗窃罪

    D.民事侵权


    参考答案:B

  • 第2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参考答案:B

  • 第3题:

    1998年2月的一天,刘某因在大街上摆摊同城区工商所的管理人员发生争吵。随后,被工商所的管理人员以“妨碍执行公务”为由带到办公室,非法拘禁两小时。在此期间,由于管理人员的推搡、殴打,致使刘某身上多处软组织挫伤。刘某因此到医院治疗花费医疗费数百元。事后,刘某多次到索要医疗费,市工商局经调查了解后向刘某道歉并批评了工商所的管理人员,但对刘某所受损失未予赔偿。刘某遂于同年4月到深圳打工。2000年5月,刘某打工回来,到市工商行政管理局申请行政赔偿。该局审查后作出不予赔偿决定。本案中的刘某应否得到行政赔偿?


    参考答案:刘某不能得到行政赔偿。刘某与工商行政管理人员发生争吵后,被工商所的管理人员以妨害执行公务为由带到办公室拘禁两小时,并推搡、殴打刘某,致使刘某身体多处软组织挫伤。工商所管理人员已侵犯了刘某的人身权利,并给刘某的身体造成了一定程度的伤害,其行为是违法的,受害人刘某有依照国家赔偿法的规定请求行政赔偿的权利。但是,请求国家行政赔偿的权利是有时效限制的。如果请求人在法定期间不向赔偿义务机关请求赔偿,即丧失依法定程序获得赔偿的权利。国家赔偿法规定,赔偿请求人请求国家赔偿的时效为两年,自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犯之日起计算,但被羁押期限不计算在内。赔偿请求人在赔偿请求时效的最后六个月内,因不可抗力或者其他障碍不能行使请求权的,时效中止,从原因消除之日起,赔偿请求时效期间继续计算。由于刘某没有在法定的时效内向行政机关提出请求赔偿请求,且本案没有发生时效中止的事由,因此丧失了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 第4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对追赶黄某的人指错方向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包庇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C、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故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
    D、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答案:A,B
    解析:
    王、刘二人向他人错指方向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理由在于,包庇罪应限于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的行为,而不能泛化,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则是错误的。王、刘二人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另外,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王、刘二人已无法加入进来,因此也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因此,C项是正确的。

  • 第5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拿走黄某400元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
    C.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非法搜查罪
    D.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招摇撞骗罪

    答案:A
    解析:
    王、刘二人通过胁迫的方式强行取走黄某400元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因此A项是正确的。王、刘二人的行为已然达到压制黄某反抗的程度,不成立敲诈勒索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的行为不仅侵害了黄某的人身自由,而且侵害了黄某的财产,评价为非法搜查罪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既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又未实施欺骗行为,不成立招摇撞骗罪,因此,D项是错误的。

  • 第6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拿走黄某1200元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由于1200元是黄某主动给的,因此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构成犯罪
    B.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在先,因此,王、刘二人将其赃款截获的行为属于见义勇为的行为
    C.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
    D.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

    答案:D
    解析:
    王、刘二人明知黄某的1200元是盗窃所得而予以收受,其行为成立掩饰、隐瞒犯罪所得及其收益罪。因此,D项是正确的。王、刘二人并未实施暴力、胁迫或其他方法劫取财物,不成立抢劫罪,因此,C项是错误的。与此同时,认为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的A、B两项也是错误的。

  • 第7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偶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拣起石块将其头部砸成轻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况?(  )
    A.紧急避险
    B.正当防卫
    C.防卫过当
    D.对象错误


    答案:B
    解析:
    解析:对于利用动物、有意识的人攻击他人的行为可以对使用或唆使者进行正当防卫,本题即属此情形,刘某的行为成立正当防卫,故正确答案为8。

  • 第8题:

    2005年7月7日,某市发生一起抢劫案,公安机关在侦查中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对刘某的讯问中,刘某提出案发当日他一直在该市一个网吧和李某在一起上网,没有作案时间。那么如果李某作为证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不是刘某的近亲属
    • B、能够明辨是非、正确表达
    • C、身体没有缺陷
    • D、已成年

    正确答案:B

  • 第9题:

    某市工商行政部门的执法人员在身着统一制服的情况下对某饭店进行检查时,可以不出示其行政执法证件。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0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见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一边抵挡一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其头部砸伤,黄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不属于:()

    • A、紧急避险
    • B、正当防卫
    • C、防卫过当
    • D、故意犯罪

    正确答案:A,C,D

  • 第11题:

    单选题
    刘某是现役军人的妻子。黄某(有配偶)只知道刘某有丈夫,但不知其丈夫是军人。二人结婚。下列观点正确的是()
    A

    刘某和黄某是重婚罪的共犯

    B

    刘某无罪,黄某构成重婚罪

    C

    刘某构成破坏军婚罪

    D

    刘某和黄某分别构成重婚罪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久未谋面的老同事刘某从外地来访,黄某挽留刘某在家居住,某同,黄某偶然撞见刘某正注射毒品,颇感震惊,但碍于面子,没有制止,两天后,警察在刘某房内搜出毒品和注射用具,刘某也承认自己注射毒品。警察带走刘某,并对黄某处以3日拘留。根据《禁毒法》,黄某受拘留处罚的原因是( )。
    A

    他包庇贩卖毒品的刘某

    B

    他容留刘某吸食注射毒品

    C

    他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

    D

    他为刘某窝藏毒品


    正确答案: D
    解析:

  • 第13题:

    某市工商行政管理人员黄某,在对市场进行检查时,拿走一个体户刘某两条“红塔山”牌香烟且一分钱都未付。刘某对该工商行政管理局一直不满,且对工商行政管理局的一些工作人员的这种行为早就厌恶,因此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工商行政管理局对其赔偿经济损失。你认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不应该负赔偿义务()

    A.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工作人员的行为违法,侵犯了刘某的合法利益

    B.工商行政管理局不应当负赔偿义务,因为黄某的行为属个人行为,责任应当由黄某个人负

    C.黄某的行为与职务相关,属于与执行职务相关的行为,工商行政管理局应当负赔偿义务

    D.本案中刘某的损失明显与工商行政管理局的内部管理不善有直接关系,工商局应当负赔偿义务


    参考答案:B

  • 第14题:

    某工商局非法吊销个体户刘某的营业执照造成刘某损害的,刘某有权要求国家赔偿。()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参考答案:正确

  • 第15题:

    刘某偷得同事一张信用卡和身份证,向女朋友黄某谎称在路上捡到的。刘某,黄某根据身份证号码试出信用卡密码,持卡消费5000元,关于刘某,黄某的行为,下列哪一说法正确。( )

    A.刘某和黄某均构成盗窃罪
    B.刘某和黄某均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C.刘某构成盗窃罪,黄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D.刘某构成信用卡诈骗罪,黄某不构成犯罪

    答案:C
    解析:
    本题考查刑法的盗窃罪与信用卡诈骗罪。刘某偷得同事的一张信用卡并且消费5000元,根据刑法第一百九十六条第三款: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按照盗窃罪进行论处。黄某对于信用卡是偷来的并不知情,没有盗窃的共同意思联络,故不构成盗窃罪的共犯。而黄某与刘某试出信用卡密码后持卡消费五千元,属于冒用他人信用卡的行为,构成信用卡诈骗罪。因此,选择C项。A项:刘某和黄某没有对于盗窃有共同的意思联络,故不构成盗窃罪B项:刘某属于盗窃信用卡并使用的情形,直接按照盗窃罪进行定罪处罚。D项:黄某明知信用卡不是自己的依然冒用他人信用卡进行诈骗活动,违反了刑法规定,构成信用卡诈骗罪。

  • 第16题:

    下列哪些情形受诉人民法院不应当判决驳回诉讼请求?()

    A:刘某对县工商局决定不予颁发其个体户营业执照的行为不服起诉,受诉法院受理后经审查认为刘某符合颁发个体户营业执照条件
    B:刘某对县工商局决定不予颁发其个体户营业执照的行为不服起诉,受诉法院受理后经审查认为刘某不符合颁发个体户营业执照条件
    C:刘某对县工商局决定不予颁发其个体户营业执照的行为不服起诉,在一审期间县工商局决定对刘某颁发执照,但刘某仍不撤诉,受诉法院经审查认为刘某符合颁发个体户营业执照条件
    D:刘某对县工商局决定不予颁发其个体户营业执照的行为不服起诉,受诉法院受理后经审查发现超过法定起诉期限

    答案:A,C,D
    解析:
    选项A,刘某起诉县工商局不作为,而法院审理认为县工商局不作为违法,且实际履行还有实际意义,故应根据《行政诉讼法》第72条作出履行判决。选项B,刘某起诉县工商局不作为,而法院审理认为县工商局不作为合法,属于“起诉被告不作为理由不能成立”的情形,故应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9条判决驳回原告诉讼请求。选项C,尽管县工商局原先的不作为违法,但因已经履行,故不能再作出履行判决,而应根据《行政诉讼法》第74条第2款第3项,作出确认违法判决。选项D的情形,根.据《行诉法解释》第44条第1款第6项,受诉法院应当裁定驳回起诉。

  • 第17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对追赶黄某的人指错方向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错误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包庇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
    C.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故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
    D.王、刘二人的行为不成立犯罪

    答案:A,B
    解析:
    王、刘二人向他人错指方向的行为不成立包庇罪。理由在于,包庇罪应限于向司法机关作虚假证明的行为,而不能泛化,因此,D项是正确的,A项则是错误的。王、刘二人并非国家工作人员,也不成立帮助犯罪分子逃避处罚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另外,由于黄某的盗窃行为已结束,王、刘二人已无法加入进来,因此也不成立盗窃罪的帮助犯,因此,C项是正确的。

  • 第18题:

    村民王某与刘某二人在河边卖鸭蛋,忽然听到河对岸有人喊抓贼,同时看到黄某从河对岸涉水过来。王某随手拿起木棍向黄某打去,黄某内心害怕,就掏出1200元,表示只要不打自己就把偷来的钱给王刘二人。王某拿走1200元,并强行对黄某进行搜身,又搜出400元。黄某说这400元是自己的钱,但王刘二人置之不理。黄某躲起来后,河对岸追赶小偷的人问王刘二人是否看到有小偷,刘某谎称小偷已经朝某方向逃离。追赶的人走后,王刘二人放走了黄某,平分了1600元。
    对于王、刘二人拿走黄某400元的行为的定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抢劫罪
    B、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敲诈勒索罪
    C、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非法搜查罪
    D、王、刘二人的行为成立招摇撞骗罪

    答案:A
    解析:
    王、刘二人通过胁迫的方式强行取走黄某400元的行为成立抢劫罪,因此A项是正确的。王、刘二人的行为已然达到压制黄某反抗的程度,不成立敲诈勒索罪,因此,B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的行为不仅侵害了黄某的人身自由,而且侵害了黄某的财产,评价为非法搜查罪显然是不充分的,因此,C项是错误的。王、刘二人既未冒充国家工作人员,又未实施欺骗行为,不成立招摇撞骗罪,因此,D项是错误的。

  • 第19题:

    刘某携10万元现金去外地进货,到了目的地以后,刘某感觉携带现金不安全,于是就把钱交给当地的一个朋友黄某代为保管。等到刘某要用现金找黄某要钱时,黄某矢口否认收到过刘某的钱,拒不归还该笔现金。黄某的行为属于()

    • A、诈骗罪
    • B、侵占罪
    • C、盗窃罪
    • D、民事侵权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某市发生一起抢劫案,公安机关在侦查中确定了犯罪嫌疑人刘某,在对刘某的讯问中,刘某提出案发当日其一直在该市一个网吧和李某一起上网,没有作案时间。如果李某作为证人,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 A、不是刘某的近亲属
    • B、能够辨别是非、正确表达
    • C、身体上没有缺陷
    • D、已成年

    正确答案:B

  • 第21题:

    久未谋面的老同事刘某从外地来访,黄某挽留刘某在家居住。某日,黄某偶然撞见刘某正注射毒品,颇感震惊,但碍于面子,没有制止。两天后,警察在刘某房内搜出毒品和注射用具,刘某也承认自己注射毒品。警察带走刘某,并对黄某处以3日拘留。根据《禁毒法》,黄某受拘留处罚的原因是()。

    • A、他包庇贩卖毒品的刘某
    • B、他容留刘某吸食注射毒品
    • C、他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
    • D、他为刘某窝藏毒品

    正确答案:B

  • 第22题:

    问答题
    案例:2008年10月23日晚,被告人黄某与女友刘某在同村的王三梅家打牌。打牌过程中,黄、刘二人发生了口角,后两人一同回到同居的住处。第二天早上9时许,黄某离开该住处。上午10时30分左右,刘某的父亲上楼查电话线时,发现刘某已经被害。后经法医鉴定:刘某系被他人扼勒颈部并用单刃刺器刺伤左颈部致机械性窒息合并失血性休克而死亡,死亡时间约为2008年10月24日凌晨1时许。公诉机关以故意杀人罪起诉黄某(黄某不承认杀死刘某),证据部分如下:(1)证人刘某的父亲、王三梅证明黄、刘二人发生口角事实。(2)现场勘验:刘某遇害的现场位于二楼的西侧,为一室一厅居室,门锁完好,无撬压痕迹;室内的厕所外窗开启,纱窗关闭,未见攀爬痕迹。卧室西侧、南侧窗户均为铝合金推拉窗,未见攀爬痕迹。(3)鉴定结论:刘某死亡时间为当日凌晨1时到2时之间。问:作为本案辩护律师,应当如何为黄某进行法庭辩护? 

    正确答案:
    解析:

  • 第23题:

    单选题
    久未谋面的老同事刘某从外地来访,黄某挽留刘某在家居住。某日,黄某偶然撞见刘某正注射毒品,颇感震惊,但碍于面子,没有制止,两天后,警察在刘某房内搜出毒品和注射用具,刘某也承认自己注射毒品。警察带走刘某,并对黄某处以3日拘留。根据《禁毒法》,黄某受拘留处罚的原因是(  )。[2010年真题]
    A

    他包庇贩卖毒品的刘某

    B

    他容留刘某吸食注射毒品

    C

    他阻碍依法进行毒品检查

    D

    他为刘某窝藏毒品


    正确答案: A
    解析:
    《禁毒法》第六十一条规定,容留他人吸食、注射毒品或者介绍买卖毒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尚不构成犯罪的,由公安机关处10日以上15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3000元以下罚款;情节较轻的,处5日以下拘留或者500元以下罚款。

  • 第24题:

    单选题
    某日,黄某牵着狗在山坡上闲逛。恰遇平日与己不和的刘某,黄某即唆使其带的狗扑咬刘某。刘某警告黄某,黄某继续唆使狗扑咬刘某。刘某边抵挡边冲到黄某面前,拿石块将黄头部砸伤,黄某见头上流血,慌忙逃走。从刑法理论上看刘某的行为属于哪种情况?
    A

    紧急避险

    B

    正当防卫

    C

    防卫过当

    D

    对象错误


    正确答案: D
    解析: 正当防卫与紧急避险的区别。动物侵袭通常属于危险的范畴,但是被人利用具有不法侵害(工具)的性质,利用人属于不法侵害,故适用正当防卫制度处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