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中“畔”可以解释为背叛。
第1题:
(古文阅读)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孟子·公孙丑下》(天时地利人和章)
1)域
A区域
B限制
2)之至
A到了极点
B到
3)亲戚
A父母兄弟
B亲人
4)畔
A通“叛”
B边缘
5)有不战
A打仗
B要么不打仗
第2题:
A、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B、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C、见犯乃死,重负国
D、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第3题:
第4题:
第5题:
反映孔子教育民主思想的主要言论是()
第6题:
下列语句,哪一句体现了环境对人的影响()
第7题:
“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出自()
第8题:
有教无类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博学以文,约之以礼
第9题:
《论语》
《大学》
《孟子》
《史记》
第10题: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性相近也,习相远也。
第11题:
朱熹
墨子
荀子
孔子
第12题:
屈原放逐,乃赋《离骚》。
畔主背亲,为降虏于蛮夷,何以女为见?
见犯乃死,重负国。
子倍子之师而学之,亦异于曾子矣。
第13题:
此题为判断题(对,错)。
第14题:
体现孔子启发式教育的基本方法是
A.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B.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C.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
D.学而时习之
第15题:
第16题:
第17题:
下面哪句话是孟子说的?()
第18题:
孔子对教育在人的发展过程中起关键作用持肯定态度。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
第19题:
孔子的教学纲领是“博学于文,约之以礼”,基本科目是()。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第22题:
泥土
拘泥
涂抹
停滞
第23题: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