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对待犯罪问题上,儒家和法家遵循的原则的不同点在于()。
第1题:
春秋战国时期在服饰上主张“节用”、“尚用”的是()
第2题:
在中国文化中,主张兼爱互利的是()
第3题:
战国时期,主张“兼爱”、“非攻”的是()
第4题:
主张通过“严刑”、“重罚”来治国的是()
第5题:
()主张以德政教化治国。
第6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是()。
第7题:
中国历史上主张死刑的是()
第8题:
提出“非乐”的主张,并反对一切享乐,也包括反对音乐的是()学派。
第9题:
主张节用、节葬、兼爱、非攻的学派是()。
第10题: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第11题: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
第12题:
儒家主张“以刑辅德”、“以德去刑”;法家主张“厚商重罚”、“以刑去刑”
儒家认为“有治人,无治法”,法家认为“法者,国之权衡”
儒家提出“法先王,顺人情”,法家提出“不法古,不修今”
儒家强调“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法家强调“尚法而不尚贤,不用忠”
第13题:
关于儒家和法家的法律思想,表述不正确的包括()。
第14题:
儒家和法家的主张分别形成了中国历史上的王道和()。
第15题:
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思想文化空前繁荣的时代,主张用“刑罚”加强统治的学派是()
第16题:
()主张兼爱交利,尚贤尚同治国。
第17题:
()主张富国强兵,主张国富民贫,独重农业。
第18题:
在中国文化中,主张无为、崇尚自然的是()。
第19题:
提倡刑治是()的主张
第20题:
主张“兼爱”的是以下哪种学派()
第21题:
第22题:
法家
儒家
墨家
道家
第23题:
儒家反对用刑罚,法家主张用刑罚
儒家主张扼恶于未然之时,法家主张惩恶于已然之际
儒家反对检举揭发,法家鼓励检举揭发
儒家主张执法从宽,法家主张执法必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