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的“格”是什么意思?()
第1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第2题:
下面哪句话是孟子说的?()
第3题: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中“格”的意思是()
第4题:
“道(导)之以德,齐之以礼”
第5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论述应当出自春秋战国的()。
第6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
第7题:
政
礼
刑
德
第8题:
自觉性与他律性
自觉性与自律性
强制性与自律性
强制性与他律性
第9题:
教育的政治功能
教育的文化功能
教育的人口功能
教育的经济功能
第10题:
第11题:
规格、法度
人格
推究
格子
第12题:
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矣
食而弗爱,豕交之也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君子不重则不威,学则不固
第13题:
孔子认为,君主治理国家,如果想让人民有廉耻之心,达到良善淳厚的境界,则需要()。
第14题:
道之以(),齐之以(),民免而无耻;道之以(),齐之以(),有耻且格。
第15题:
简要分析以下命题或材料: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
第16题: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在这句话中,孔子将以下哪个选项的两种治国思想进行了比较和评价?()
第17题:
《论语·为政》指出:“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一观点反映了()。
第18题:
孔子说:“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这句话说明和法律相比,道德具有的鲜明特征是()
第19题:
第20题:
第21题:
上必无为而用天下
道之以政,齐之以刑
无为而治
道之以德,齐之以礼
第22题:
孝悌之心
遵纪守法
羞耻心
懂礼仪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