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中的“斗筲之人”是指精神贫穷的人。
第1题:
对第⑤段加点词语“这样的经验”,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
A. 富有与否,其实是个相对的概念。
B. 贫穷的人,有时远比物质富足的人快乐。
C. 一个人物质上越贫穷,精神上就会越富有。
D. 当地人对生活的热爱,使我感动和震撼。
第2题:
《论语·宪问》中“子路问成人”,这里的“成人”是指()。
第3题:
《论语》中的智(知),是指()。
第4题:
“当尧舜之时而天下无穷人,非知得也;当桀纣之时而天下无通人,非知失也。”中“穷人”的含义是()。
第5题:
健康的含义是指身体没病、精神愉快、有良好的人际关系。
第6题:
台湾“吃茶流”的主要精神中“()”是指通过修习茶艺来净化心灵,培养淡泊的人生观。
第7题:
《四书五经》中的“五经”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春秋》。
第8题: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大学》、《中庸》、《论语》、《孟子》。
第9题:
成年人
诚实的人
智者
完人
第10题:
孔子
老子
孟子
荀子
第11题:
知识
勇猛
智慧
理性
第12题:
困厄的人生境遇
经济贫穷只能自食其力的困境
写不出诗的困境
经济贫穷和身体有病的状况
第13题:
第14题:
“四书五经”中的“四书”是指()。
第15题:
《论语》中“用之则行,舍之则藏”的“藏”是指()。
第16题:
《论语·乡党》中言“唯酒无量”是指孔子酒量惊人。
第17题:
由个别原因造成的,是某一人口中较为特殊的现象,是指()。
第18题:
欧阳修提出“诗穷而后工”说,这里的“穷”应该诗指诗人()。
第19题:
下列人物中,曾整理过《论语》,并删减过《春秋》的人是()。
第20题:
《诗》《书》《礼》《乐》《易》
《诗》《书》《礼》《论语》《孟子》
《论语》《孟子》《春秋》《大学》《中庸》
《诗》《书》《礼》《易》《春秋》
第21题:
对
错
第22题:
个别贫穷
集体贫穷
相对贫穷
绝对贫穷
第23题:
孔子在音乐方面的成就与贡献
后人评价孔子时所存在的偏颇
艺术精神在乐教传承中的作用
《论语》作为文献的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