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哪项不是司马光所认为的对治国存在干扰的异端学说和行为?()
第1题:
秦朝治国思想源自于()
第2题: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都认为治理国家君主诚信非常重要,要做到诚信用人,法制诚信,“经世致用”,才能治国平天下。
第3题:
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世界观、人生观,为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奠定了基础。与儒家、墨家、道家、法家所崇尚的理想人格相对应的排列组合是:()
第4题:
()主张以德政教化治国。
第5题:
春秋时期“隐者”的来源包括()。
第6题:
“经世致用”是下列哪一个学派的传统()
第7题:
唐太宗在总结其治国经验时,提出“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的理念,同时又认为“夫安人宁国,惟在于君,君无为则人乐,君多欲则人苦,朕所以押情损欲,克己自励耳。”唐太宗的治国经验体现了中国古代哪些学派的主张()
第8题:
儒家
道家
佛学
墨家
第9题:
儒家
法家
道家
佛家
第10题:
王安石
朱熹
程颐
第11题:
儒家
道家
法家
墨家
第12题:
佛家
法家
儒家
道家
第13题:
()以“礼”治国。
第14题: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司马光都认为治理国家君主诚信非常重要,要做到诚信用人,法制诚信,“经世致用”,才能治国平天下。
第15题:
()主张兼爱交利,尚贤尚同治国。
第16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的幸福观。
第17题:
苏格拉底认为:“美德是知识存在的本质,知识是美德存在的充分条件,二者互为存在的前提和条件。”下列中国学派与这一思想接近的是()。
第18题:
“阳歌天钧”一说和()相关。
第19题:
道家认为人应该把下列哪项视为首要的:()
第20题:
仕途不顺的儒家门徒
对现实不满的没落贵族
贫穷的书生
受道家隐士文化影响的人
第21题:
王安石
朱熹
程颐
范仲淹
第22题:
虚伪的隐士
虚无的道家
经世的儒家
虚妄的符谶
第23题:
儒家
墨家
道家
法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