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根据《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中国目前唯一进入了信息社会发展第二”相关问题
  • 第1题:

    国家信息中心近日发布的《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2015》显示,2015年全国信息社会指数达到0.4351。从四个重点领域看,数字生活发展最快,2015年全国数字生活指数达到0.5038,同比增长9.79%。

    2011—2015年间,中国各领域信息社会指数中出现起伏变化的是:

    A.全国信息经济指数
    B.数字生活指数
    C.全国信息社会指数
    D.在线政府指数

    答案:D
    解析:
    第一步,本题考查简单读数比较。
    第二步,定位表格,“2011—2015年”数据。
    第三步,读数可知,国信息经济指数、数字生活指数、全国信息社会指数均逐渐升高,在线政府指数先减后增,有起伏变化。

  • 第2题:

    研究发展中国家的社会发展理论主要有()。

    A依赖理论

    B现代化理论

    C后工业社会论

    D信息社会论

    E世界体系论


    A,B,E

  • 第3题:

    简述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特点。


    正确答案: 不平衡性是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发展的主要特点(各少数民族社会形态复杂,表现极大不平衡性;某一个民族自身社会发展也极不平衡;不同地区民族之间的发展也不平衡)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缩影。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形态有四个类型:封建领主所有制、封建领主制、奴隶制、保留有浓厚的原始公社制残余。

  • 第4题:

    唯有(),中国才能突破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 A、创新
    • B、教育
    • C、稳定
    • D、合作

    正确答案:A

  • 第5题:

    举例分析中国行政区划演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对政治制度的影响:
    2、政区演变对经济发展的关系:政区划分考虑经济因素也影响其发展,如一体化形成体系,便于管理,促进发展等。正确的划分促进经济发展,决策失误则会干扰或影响经济发展,从另一个方面来讲,经济发展也影响着政区的划分,大小范围及级别的高低等(如深圳经济的发展变化与城市地位的提高、邯郸之成为“较大城市”、省会城市的副省级级别)。
    3、与文化发展的关系。
    4、与历史地名的关系。

  • 第6题:

    信息社会发展水平可以用“信息社会指数”(ISI)来度量,取值范围在0与1之间,ISI的值越高表明信息社会发展水平越高。


    正确答案:正确

  • 第7题:

    在中国,专业信息网络是中国网上信息资源的主力军,目前国内已经建成了一些专业的信息网络,其中()的缩写是CEINET。

    • A、中国经济信息网
    • B、中国医学信息网
    • C、国家科技信息网
    • D、中国金桥信息网

    正确答案:A

  • 第8题:

    唯有全面创新中国才能突破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正确答案:正确

  • 第9题:

    单选题
    唯有(),中国才能突破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A

    创新

    B

    教育

    C

    稳定

    D

    合作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0题:

    单选题
    根据《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当前世界上()国家的信息社会指数最高,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一个进入信息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国家。
    A

    德国

    B

    卢森堡

    C

    美国

    D

    中国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1题:

    填空题
    十八届()中全会明确指出唯有全面创新中国才能突破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2题:

    单选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信息报告分为内部信息报告及()两个阶段。
    A

    外部信息报告

    B

    监管信息报告

    C

    监测信息报告

    D

    固定信息报告


    正确答案: D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13题:

    统计是各级政府部门取得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状况的信息资料的唯一手段。()


    答案:错
    解析:

  • 第14题:

    社会改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


    正确答案:错误

  • 第15题:

    中国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立场


    正确答案: 中国一贯重视社会发展问题,积极参与各有关活动。中国对社会发展问题的立场:1,坚持各国和平共处,维护全球社会稳定。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2,努力加快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全面进步。经济发展是社会进步的基础;3、相互尊重彼此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大小国家一律平等,都有选择自己道路的权利,反对利用任何借口干涉它国内政;4、遵循平等互利原则,不断扩大国际合作。提倡平等协商,反对强加于人;提倡优势互补,反对互相排斥;提倡互利合作,反对动辄制裁;提倡着眼长远,反对目光短浅;5、富国承担更多责任,促进人类共同繁荣。

  • 第16题:

    试分析中国农业作物嬗变对中国社会发展的影响。


    正确答案: (1)气候变化与人口南迁对南方水稻种植的扩大,在粮食结构中地位的上升。中国蚕桑业有一个从石器时代的多中心(南北均有,南方如河姆渡文化)走向夏商周的黄河中心过程。
    (2)气候及人口南迁与种桑养蚕织丝业南移,(丝织业中心南北大易位),规模及影响扩大。如鱼得水,得天之利。——丝绸之国,之路,对世界,人类之贡献。
    (3)棉的引入与麻的退出,麻衣——棉衣(草棉——木棉),棉之前为丝麻,葛类纺织品。
    (4)茶叶:原生地在长江上游地区——长江下游地区。原因在于中国经济中心的南移(宋代)自此之后,茶叶,瓷器等成为中国对外出口的大宗。
    (5)外来植物的引入,婴粟,烟草,番茄,茄子,辣椒,花生,棉花以及占城稻(稻麦复种制成为可能),美洲高产旱地作物(影响见P232—234A对农业生产生态B对粮食结构C对人口增加D对生态环境之破坏—从宋元以后尤其是明代,高产旱地作物将种植范围扩大到山地,才有山地垦殖运动)。

  • 第17题:

    根据《全球信息社会发展报告》,当前世界上()国家的信息社会指数最高,是目前全球唯一的一个进入信息社会发展高级阶段的国家。

    • A、德国
    • B、卢森堡
    • C、美国
    • D、中国

    正确答案:B

  • 第18题:

    简述信息社会发展过程。


    正确答案:从媒介普及的角度,我们可以把二次大战后的社会信息化进程分为两个阶段,即初级信息化阶段和高级信息化阶段。初级信息化阶段是从50年代到80年代中期,在这个阶段,报刊、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媒介得到了高度普及,个人用的媒介也日趋多样化。社会的信息量倍增速度的骤然加快是相对应的。“高度信息化”阶段是从80年代末直到今天。特点是:
    ⑴大众传播媒介进一步发达,广播电视进入数字化多频道和卫星跨国传播时代;
    ⑵微型电脑普及到家庭,并迅速成为个人进行综合信息处理的媒介;
    ⑶以计算机、互联网络和多媒体为代表的新传播的发展,是不同媒介的功能出现了融合的新趋势。建设国家信息基础社会成为世界各国重要国策。

  • 第19题:

    中国邮政储蓄银行反洗钱信息报告分为内部信息报告及()两个阶段。

    • A、外部信息报告
    • B、监管信息报告
    • C、监测信息报告
    • D、固定信息报告

    正确答案:B

  • 第20题:

    单选题
    根据《中国信息社会发展报告》,中国目前唯一进入了信息社会发展第二个阶段的城市是()。
    A

    深圳

    B

    上海

    C

    广州

    D

    北京


    正确答案: A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1题:

    多选题
    下面关于信息化社会基本特征的描述,错误的有()。
    A

    信息、知识、智力日益成为社会发展的决定力量

    B

    信息技术、信息产业、信息经济日益成为科技、经济、社会发展的主导因素

    C

    信息劳动者、脑力劳动者、知识分子的作用日益减小

    D

    信息网络成为社会发展的基础设施


    正确答案: D,A
    解析:

  • 第22题:

    判断题
    社会改良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唯一出路。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

  • 第23题:

    判断题
    唯有全面创新中国才能突破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瓶颈。
    A

    B


    正确答案:
    解析: 暂无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