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愿,德之贼也”是()的观点。
第1题:
第2题:
“是”表判断的一项是()
第3题:
荀悦认为“世有三游,德之贼也”,三游指的是()。
第4题:
“廉者民之表也,贪者民之贼也。”这句话出自于()
第5题:
有人认为“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这一观点()
第6题: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解释患、使、贼。
第7题:
辨析带括号的“之”字在文句中的意义和用法。 公患(之),使鉏麑贼(之)/不忘恭敬,民(之)主也/贼民之主,不忠/弃君(之)命,不信。
第8题:
梁启超
章太炎
谭嗣同
康有为
第9题:
劳动贼之也中的贼
思虑扰之也中的扰
则绝嗜欲可以无死乎中的绝
则戒劳动可以无死乎中的戒
则屏思虑可以无死乎中的屏
第10题:
论资排辈
管理与监督并重
为才是用
任人为贤,德才兼备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第13题:
“两千年之政,秦政也,皆大盗也。两千年之学,荀学也,皆乡愿也”是谁的名言?()
第14题:
“乡原,德之贼也”中的“贼”是戕害的意思。
第15题:
孟子在()中对孔子所言“德之贼也”做了解释。
第16题:
明末清初学者唐甄在《潜书·室语》中说:“自秦以来,凡为帝王者,皆贼也……杀一人而取其匹布斗粟,犹谓之贼;杀天下之人而尽其布粟之富,而反不谓之贼乎?”与唐甄观点基本一致的是()
第17题:
说明下列句中黑体字在句中的意义 淫侈之俗,日日以长,是天下之大贼也。
第18题:
“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是司马迁在《资治通鉴》中选拔官吏的标准。用现在的观点来看,与公务员任用所坚持的()原则相一致。
第19题:
子曰:“乡原,德之贼也。”这句话的意思是一个人不讲原则的老好人,其实是道德的败坏者。
第20题:
孔子
孟子
包拯
左丘明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
杨朱
墨子
孟子
孔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