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赵襄主学御于王子期,俄而与子期逐;三易马而三后。襄主曰:“子之教我御,术未尽也!”对曰:“术已尽,用之则过也。凡御之所贵,马体安于车,人心调于马,而后可以进速致远。今君后则欲逮臣,先则恐逮于臣。夫诱道争远,非先则后也;而先后心皆在于臣,上何以调于马?此君之所以后也!”
第1题:
“前事不忘,后事之师”是张孟谈对谁说的?()
第2题:
韩愈的《师说》中写道:“孔师郯子、苌弘、师襄、老聃。”请问孔子向师襄学习了什么?
第3题:
翻译:鲁丹三说中山之君而不受也,因散五十金事其左右。复见,未语,而君与之食。鲁丹出,而不反舍,遂去中山。其御曰:“反见,乃始善我,何故去之?”鲁丹曰:“夫以人言善我,必以人言罪我。”未出境,而公子恶之曰:“为赵来间中山。”君因索而罪之。
第4题:
翻译:癸酉,师陈于鞌。邴夏御齐侯,逢丑父为右。晋解张御卻克,郑丘缓为右。齐侯曰:“余姑翦灭此而朝食!”不介马而驰之。卻克伤于矢,流血及屦,未绝鼓音。曰:“余病矣!”张侯曰:“自始合,而矢贯余手及肘,余折以御,左轮朱殷。岂敢言病?吾子忍之。”缓曰:“自始合,苟有险,余必下推车。子岂识之?──然子病矣!”张侯曰:“师之耳目,在吾旗鼓,进退从之。此车一人殿之,可以集事。若之何其以病败君之大事也?擐甲执兵,固即死也。病未及死,吾子勉之!”左并辔,右援枹而鼓。马逸不能止,师从之。齐师败绩。逐之,三周华不注。
第5题:
翻译:一曰道,二曰天,三曰地,四曰将,五曰法。道者,令民于上同意,可与之死,可与之生,而不畏危也。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高下,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之者不胜。
第6题:
豫让认为()“国士遇我”,所以要“国士报之”。
第7题:
春秋时期用计灭亡代国的历史人物是()。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异字异训
异名同实
复语单义
连类而及
第11题:
第12题:
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
韩康子魏桓子智伯瑶
韩康子智伯瑶赵襄子
第13题:
翻译:秦宗室大臣皆言秦王曰:“诸侯人来事秦者,大抵为其主游间于秦耳。请一切逐客。”李斯议亦在逐中。斯乃上书曰
第14题:
《左传‘昭公三年》:“昔文襄之霸也,其务不烦诸侯,今诸侯三岁而聘,五岁而朝,有事而会,不协而盟。”孔疏:“其命朝聘之故,吊葬之异,皆文公令之,非襄公也。”其中“文襄”属于()。
第15题:
翻译:韩厥梦子舆谓己曰:“旦辟左右。”故中御而从齐侯。邴夏曰:“射其御者,君子也。”公曰:“谓之君子而射之,非礼也。”射其左,越于车下;射其右,毙于车中。綦毋张丧车,从韩厥曰:“请寓乘。”从左右,皆肘之,使立于后。韩厥俛定其右。
第16题:
一向称为中原霸主的晋国后来被()瓜分。
第17题:
豫让“拔剑三跃而击赵襄子之衣”的行为表现出()
第18题:
赵襄子攻灭代国后派谁从代地出发攻打中山?
第19题:
第20题:
韩康子魏桓子赵襄子
韩康子魏桓子智伯瑶
韩康子智伯瑶赵襄子
智伯瑶魏桓子赵襄子
第21题:
第22题:
赵简子
赵襄子
赵武灵王
赵悼襄王
第23题:
第24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