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秋水》:“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句中“时”的意思是()。
第1题:
计四海之在天地之间,不似礨空之在大泽乎?(《庄子秋水》)“礨空”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2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者崖之间,不辩牛马。”解释句中“时”、“灌”、“溪”、“渚崖”。
第3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文中有几个人物,他们各是谁,什么身份?
第4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己。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曰。《秋水》文中景物描写的意图是什么?
第5题:
今尔处于崖涘,观于大海,乃知尔丑。(《庄子秋水》)“丑”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6题:
下列关于水的文句出自《荀子》的是()
第7题:
第8题:
第9题:
第10题:
第11题:
洞庭湖
湖泽湖
苏州河
黄河
第12题:
时常
按时
适时
及时
第13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于是焉河伯欣然自喜,以天下之美为尽在已。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望洋向若而叹……从这段看,庄子在《秋水》中运用了什么方法来讲道理?说明了什么道理?
第14题:
于是焉河伯始旋其面目。(《庄子秋水》)“旋”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5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庄子·秋水》)解释句中“时”字。
第16题: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泾流之大,两诶者崖之间,不辩牛马。句中“时”“灌”“溪”“渚崖”各是什么意思?
第17题:
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笃于时也。(《庄子秋水》)“笃”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8题:
第19题: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
秋水时至,百川灌河。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