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此段话的论据是什么?
第1题: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与“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两句中的“焉”字用法相同。()
第2题:
第3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论语•季氏将伐颛臾》) 这段议论采用了什么论证方法?
第4题:
翻译: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第5题: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中,孔子以“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为论据,来驳斥冉有推卸责任的思想。这种论据属于:()
第6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本段选文所用论据属于什么类别?
第7题:
翻译:季氏将伐颛臾。冉有、季路见于孔子,曰:“季氏将有事于颛臾。”孔子曰:“求!无乃尔是过与?夫颛臾,昔者先王以为东蒙主,且在邦域之中矣,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冉有曰:“夫子欲之,吾二臣者皆不欲也。”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
第8题:
名人名言、类比论证
事实论据、类比论证
名人名言、对比论证
事实论据、对比论证
第9题:
老虎狮子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焚毁
老虎犀牛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老虎犀牛挣脱锁链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密室里被焚毁
老虎豹子从笼子里跑了出来,龟甲美玉在匣子里被毁坏
第10题:
第11题:
第12题:
第13题:
在《季氏将伐颛臾》一文所运用的论据中,下列属于理论论据的是( )
A.陈力就列,不能者止
B.危而不持,颠而不扶
C.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
D.先王以为东蒙主
第14题:
第15题:
翻译: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
第16题:
阅读下列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文中“虎兕出于柙,龟玉毁于椟中”译成现代汉语的正确表述是()。
第17题:
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颠”“相”在句中是什么意思?
第18题:
《论语•季氏将伐颛臾》:“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几句中“相”字意思是()。
第19题:
孔子曰:“求,周任有言曰:陈力就列,不能者止,危而不持,颠而不扶,则将焉用彼相矣?且尔言过矣,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是谁之过与,”。“虎兕出于匣,龟玉毁于椟中”双重寓意是什么?
第20题:
第21题:
第22题:
春秋初期的鲁国
春秋初期的卫国
春秋末期的鲁国
春秋末期的卫国
第23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