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礼记·礼运》中孔子阐论的大同思想是儒家最高的社会政治状态。
第1题:
()中说“夫礼之初,始诸饮食”。
第2题:
《礼记•礼运》中提到的大同社会的总要求是()
第3题:
儒家创始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
第4题:
清末著名政治家、思想家、教育家康有为在所撰写的()一书中设计了一个理想社会的蓝图,主张对儿童实行公育。
第5题:
孔子学说和儒家思想的核心是()
第6题:
中国传统文化的主干是儒、道、佛三家思想,其中儒家思想是核心。因此,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首先应该了解儒学。下列哪一个选项不属于先秦儒家人伦()
第7题:
“大同”社会的福利观
“王道”社会的福利观
“小康”社会的福利观
“仁政”社会的福利观
第8题:
《新学伪经考》
《孔子改制考》
《大同书》
《礼运注》
第9题:
《礼记》
《礼经》
《周礼》
《仪礼》
第10题:
《周礼》
《仪礼》
《礼记》
第11题:
《礼记》是儒家五经《诗》《书》《礼》《易》《春秋》之一
《礼记》中的《仪礼》《周礼》《周官》合称“三礼”
《礼记》成书是在春秋时代
《礼记》的内容主要涉及了上古三代的礼仪制度
第12题:
对
错
第13题:
《礼记•礼运》中没提到()
第14题:
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学派从其“礼说”和“仁论”出发,构建了理想的()
第15题:
中国古代社会保障思想最早见于()
第16题:
《礼记》是战国至秦汉之间儒家思想文献的汇编,以对古代礼制的讨论与阐发为主要内容,其中还结集了如《中庸》、《大学》、《礼运》等蕴含深邃的思想内容的学术论文,它们是中国学术思想史上的名作,影响极其深远,是了解儒家的礼学思想的重要参考依据。
第17题:
“小康社会”是我国儒家的社会理想,它出自()
第18题:
儒家礼学的“三礼”是()。
第19题:
对
错
第20题:
对
错
第21题:
《仪礼》
《礼记》
《周礼》
《礼论》
第22题:
《诗经》
《礼记》
《论语》
《大同书》
第23题:
仁
义
礼
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