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
第1题: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是( )
A.维持货币币值稳定
B.维持物价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发展;
C.维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D.高增长,低通胀,低失业,国际收支平衡。
第2题:
第3题:
第4题:
在弗莱堡学派看来,只有稳定币值才能稳定物价、稳定市场、稳定经济,所以要稳定币值就应该严格控制货币供应量的增长,将其控制在最低限度。()
第5题:
货币政策方面,弗莱堡学派与货币学派最大的区别在于()。
第6题:
在货币政策方面,弗莱堡学派与货币学派最大的区别在于()。
第7题:
《中国人民银行法》明确规定,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第8题:
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不应该一成不变,要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货币学派则提出了货币供应的“单一规则”;
弗莱堡学派认为应该用利率作为货币政策中介指标;而货币学派认为应该使货币供应量;
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政策目标应该是促进经济增长,货币学派则认为应该是稳定币值;
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政策应该与财政政策搭配使用,货币学派则认为应该保证货币政策的独立性。
第9题: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促进经济增长
平衡国际收支
第10题: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平衡国际收支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国际收支顺差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产业结构升级
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充分就业与促进金融改革
第11题:
对
错
第12题:
稳定物价
充分就业
平衡国际收支
保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第13题:
我国货币政策目标的表述是( )
A.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增长
B.保持货币币值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C.保持货币币值稳定,促进经济增长
D.稳定物价,促进经济发展
第14题:
第15题:
第16题:
我国货币政策的目标是()。
第17题:
一般来说,一国货币政策的最终目标是()。
第18题:
我国通过法律的形式规定的货币政策目标是()。
第19题:
弗莱堡学派认为,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
第20题:
促进经济增长
保证币值稳定
平衡国际收支
充分就业
第21题:
促进经济增长
保证币值稳定
平衡国际收支
稳定物价
第22题:
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为经济发展提供足够多的货币;
货币供应的总原则是保证币值稳定;
从理论上来说,实行“商品本位制”是确保币值稳定的最佳方案;
货币供应的一条具体原则是保持商品追逐货币,因此,要尽量减少货币量;
货币供应的一条具体原则是货币供应与社会生产能力相适应。
第23题:
发展经济、稳定物价
发展经济、稳定货币、提高社会经济效益
稳定物价、经济增长、充分就业、国际收支平衡
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