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和我国海商法,确定救助报酬应当()。
第1题:
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和各国海商法,救助人为获得救助报酬,对被救船舶享有()。
第2题:
根据有关国际公约和我国海商法,具有海商法意义上的海难救助对象不包括()。
第3题:
根据我国海商法,参加同一救助作业的各救助方之间的报酬分配比例,应当()确定。
第4题:
船舶优先权
船舶留置权
船舶羁押权
A和B
第5题:
考虑收取救助报酬的可能性
考虑被救助人支付救助报酬的能力
体现对救助作业的鼓励
鼓励遇险方尽量实施自救
第6题:
无权获得任何费用
无权获得救助报酬
救助人可获得救助报酬以及救助报酬和特别补偿的差额部分
可获得所花费用130%的特别补偿
第7题:
应得的救助报酬
可得到的救助报酬
可得到的特别补偿
所花的费用
第8题:
纯救助和合同救助
雇佣救助和合同救助
纯救助和雇佣救助
有义务救助
第9题:
救助报酬
救助报酬及利益
救助报酬、利息及诉讼费用
救助报酬、利息、诉讼费用及设备的使用费用
第10题:
新劳氏救助合同格式
1910年救助公约
1989年国际救助公约
美国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契约范本
第11题:
根据救助合同
由当事人协商
根据船旗国的法律
根据1910年救助公约
第12题:
我国《海商法》和海事索赔限制公约的规定相同
我国《海商法》的规定高于海事索赔限制公约的规定
海事索赔限制公约的规定高于我国《海商法》的规定
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第13题:
通常,有关国际公约和各国海商法所调整的海难救助为()。
第14题:
根据1910年救助公约,参加同一救助作业的各救助方之间的救助报酬分配比例,应当()确定。
第15题:
我国《海商法》关于海难救助的规定,主要借鉴()。
第16题:
按各自在救助作业中所承担的责任风险确定
按各自救助的财产价值计算
按法定的确定救助报酬的因素确定
按参加救助作业的先后顺序比例确定
第17题:
完善了救助报酬的计算方法
鼓励保护海洋环境
明确了确定救助报酬时应考虑的因素
增加了救助人的责任限制
第18题:
考虑获得救助财产的价值
鼓励救助作业
海上风险
救助人的专业水平
第19题:
根据救助合同
根据当事人的协议
根据船旗国的法律
根据法院地的法律
第20题:
雇佣救助和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救助两类
雇佣救助和以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确定救助报酬的救助两类
纯救助和无效果无报酬救助合同的救助两类
雇佣救助和纯救助两类
第21题:
救助人在救助船舶、其他财产及人命方面的技能和努力
救助人所花的时间、费用及遭受的损失
救助人或其设备的责任风险及其他风险
以上都是
第22题:
雇佣合同救助
纯救助
无效果无报酬救助
无效果无报酬的合同救助
第23题:
纯救助和无效果无报酬合同救助
雇佣救助和以无效果无报酬原则确定救助报酬的救助
雇佣救助和纯救助
无明确规定